

赏析导语:
诗人静好的这组诗在当下一片欣欣向荣的气氛中带给我们多彩的景象和心情,有踏浪的潇洒和桂林山水中的悠游,有寂寞的思考和憧憬。不仅能享受莺歌燕舞的欢快,更能看淡爱恨,夏日的青春活力也无不激情四射,同时伴着梦的祈盼和回归更让人感同身受。这组诗无论景,情,寓都给人不一样的感觉和启悟(蒋雯,中国)。

莺歌燕舞(外四首)
作者|静好 (英国)
赏析|蒋雯(中国)
春暖花开旺
莺歌燕舞柳色盎
吟诗作赋畅
流水潺潺漾
风清月朗乾坤望
爱恨两相忘

蒋雯赏析:
《莺歌燕舞》是形容春天最美的词汇,让人陶醉。一个成语,一片兴荣之景。莺,燕之歌舞中,名词和动词的结合,让春天的画面灵动唯美,美好景致也在周遭无限延伸……这个成语让世人尝尽了新希望的美好。静好的此诗写的清爽透亮,一行是一行的意境,不拖拉不重复。花开,流水,明月清风皆在其中。而"乾坤"给人宽广的扩展更让人可遐思翩翩,似有望不尽的美好。此诗以物拟人,以莺燕为基调最终去衬托人的欢乐和胸怀才是其立意所在:"吟诗作赋畅,爱恨两相忘。"这是种怎样的胸怀,最后一句瞬间拉高了诗的品味,远远跨越于春色之上了,成了整首诗极富寓意的亮点。

2. 踏浪
沙滩暖阳光
广阔大海波澜漾
去心中忧伤
踏浪追逐欢
浪漫邂逅激情扬
让梦想飞翔

蒋雯赏析:
踏浪,是动词,有极强的跃动感,从而映入眼帘的是幅欢快的画面,又配着"沙滩,暖阳,大海"一望无垠,波澜荡漾。人置身于这样的广袤中,心如水洗,在此追逐,嬉戏,怎不开心?诗人同样把这份美好传递了出来,更妙的是不仅停留于表面,更是借此寓意飞扬的梦想亦在乘风破浪,扬帆远航。把现在的快乐和未来的憧憬放在一起抒发,给人积极向上的力量!

3. 夏
夏如青春年华
热情洋溢
个性张扬花果飘香

蒋雯赏析:
人,生于自然界中,所有一事一物都可赋予它特殊意义。这首微诗把人生青春年华比成夏季,又比作热情的花开。千古来一直引用,诗人之所以谓之诗人,就是能用特别的情怀去感受人生中的一朝一夕一花一木。
静好的《夏》,就是通过观察季节兴衰从而把人生的每个阶段和季节结合起来抒咏,极为形象,从春至冬,从兴至衰正如人之一生走向,可让人寄托隐喻,此首《夏》中,把青春年华通过夏季张扬向上的特点很好表现了出来,一幅欣然茂盛之景如人青春的活力四射,让人在热情的夏季中向上开怀。

4. 桂林山水
山水美天下
百嶂千峰凌云斜
沿岸飘香花
江晴映晚霞
桂林竹伐游河佳
归来客梦华

蒋雯赏析:
记得以前静好写过《黄河》,现在又一首《桂林山水》映入眼帘,证明祖国的大好河山不仅存于本国土的子民心中,也同样在国外的游子心中常萦绕。人虽远离,但记忆中的热爱从未远离,比如桂林山水中的"百嶂千峰,沿岸花香,竹伐游曳。"无不生动奇美,进入后让人难忘。汉俳几句,朗朗上口,画面优美,让人看后希望就永在其中不出来,可惜"归来客梦华″,最后一句抽身而出的现实,终落有遗憾,也揭示了再好的东西都不能永远拥有,聚散乃常事的规律,有景有悟。

5. 梦里不知身是客
仲夏夜凉风习习
月朗星稀
望着窗外闪烁的星星
枕着乡愁入梦
梦回朝思暮想的家乡
父母已做好可口饭菜
姐姐兄弟竟是少年模样
一家老小围桌而坐
边吃边聊温馨幸福
门前的梧桐树枝繁叶茂
像小时候,我敏捷地爬上树
躺在三角枝干上
听鸟鸣、望云卷云舒
晚上盖着母亲晒过的被子
有太阳的味道
母亲的温暖
幸福的我睡得很香甜
梦里不知身是客
梦醒泪流满面
今夕何夕?我在何处?
因为疫情,四年没回的故乡可安好?
家乡的亲人可无恙?

蒋雯赏析:
文章是思想的流露,静好旅居海外多年,思乡情节很重,我们也常能在诗中看到。比如这首诗《梦里不知身是客》就明显是思念故乡的诗,诗中"梦"是关键字,现实达不到,只有借梦去实现并再现当初场景,看后总不免伤怀。文字内容穿梭于当下与从前间,现实与梦恍惚又清晰,用回忆的手法把家乡的点滴及亲人再现,那一桩桩一件件那么清晰似乎伸手可触却又遥不可及,这就是从梦到现实的距离,咫尺亦天涯。
中国人的情感内敛,喜借物抒情,所以星月自古以来就是相思的寄托之物。我们从这首诗的开篇背景就能看出,望月寄心愿,往昔一幕幕似蝶若云翩翩而出,飘游到家人团聚的从前,似乎看到了从前哪里都是父母家人熟悉的味道和样子,温情再次从心底涌出。人,因家庭而幸福,因有人爱抚而温暖,所以树无论长多高,人不管漂泊多远,都离不开根。这种渴望对于多年在外的游子,是一种煎熬,而现实的距离和疫情让这种思念时时会在梦醒之间萦绕,此处之"梦"不仅在睡间,更在日夜呼吸的念念间,诗从实际生活出发,在"梦"中寄予了深深的渴盼,感人生动得让人唏嘘。


作者简介:
静好,原名王静,英籍华人。现任海外凤凰诗译社社长兼总编、世界名人会荣誉社长,作品散布在各网络平台及报刊杂志。多次获奖,中欧跨文化作家协会会员,联合国《世界生态》杂志顾问。

赏析人简介:
蒋雯,笔名云竹。多年从事文学创作,是美国华人诗会会员,澳华诗艺会会员,抚州作协,剧协会员。澳华国际文学协会任秘书长,[驭风者诗社]任副社长及专栏诗评,《英国文学》诗评师,《凤凰山诗刊》特约评审。有小小说,散文及诗歌等作品在《飞天》《长江文艺》《黄河文学》等数十家刊物及被海外《世界华人微诗选》及《海外华人爱情诗精华》多种书籍翻译录用,现一直有文章在发表。
诗观:心中有诗,生活才会如诗。
本期总编:静好(英国)

注:本期配图部分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