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文《我的老伴》
作者/高新文
我老伴苏桂英,白城市财政局农发办退休干部,今年72岁,比我大一岁,既是老伴,又是大姐,还是邻居和同学,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我们1977年步入婚姻殿堂,结婚3年时,我们有了一双聪明伶俐的儿女。那时,我在地区农机局任副局长,为了支持我的工作,她离开了洮南市东升乡小学从教8年的讲台,调到白城地区农机公司当调拨员,她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全力支持我的工作。

由于我工作繁忙,所以,全部家务和孩子的学习,都落在了爱人一人身上,当时两个孩子上小学了,家离学校远,她骑自行车接送,后背背着女儿,儿子坐在自行车前梁上,中午还要給两个孩子去学校送饭。晚上把所有家务做完,还要给孩子们辅导作业,每天都是忙到深夜,累得精疲力尽,稍做休息,还要赶夜缝补一家人的衣服,缝着缝着就爬在缝纫机上睡着了。多少次当我处理完单位工作回到家,看到的都是趴在缝纫机上睡着的妻子,作为丈夫的我内心那份自责,使我不由得眼眶湿润,心疼她又不忍心叫醒她,我便悄悄为妻子披上一件衣服,以免着凉,看着妻子那双与年龄不符的手,我内心的愧疚无法言表。

为了能让我一心无挂的干好工作,就这样她一直坚持到两个孩子小学毕业,用她的话说:“两个人都工作,家务负担重,必须拪牲一个。”桂英在单位是好职工,在家是好妻子,好母亲,是标准的贤妻良母,也是我几辈子修得的福分。
1993年我调到白城地区农业局,先后任副局长、局长兼党委书记,工作更忙了,还经常下乡或去省里开会,更顾不上家里的事情,她在洮北区农机监理站做内勤,在较好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她不但把孩子照顾的好,家里也打理得井井有条,除却了我的后顾之忧。

2003年,组织上派我去大安市,先后任市长和市委书记,工作了七年,为支持我工作,她再次调动工作,这次被调到大安市财政局农发办,我们在那租了房子,她不但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对我的照顾支持更加到位了,她有时也有公出任务,公出前,她会把不再家几天我要换洗几套衣服准备好,打好鞋油,系好领带,以便我随时更换。我公出时,她也像自己公岀差时一样,给我准备好行装;我在家就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整天她忙得不可开交,但她从不叫苦,不叫累,

后来,我的两个孩子都学业有成,儿子在长春工作,女儿在白城工作,孩子们长期在外工作,作为父母想孩子是情理之中的事,妻子为避免给我造成影响,她去看孩子或办私事,从来没坐过公车,一律坐大客车或火车。一次她坐火车去长春看儿子,在车上被大安老乡认岀来了,老乡很有风趣地说:“这不是大安第一夫人吗?你坐多少骄车没有,怎么坐火车啊?”她回答说:“我去长春看儿子,是私事,怎能公车私用呢。”此事很快在大安传为佳话。

我俩退休后,由于我身体欠佳,她仍然像在职时一样,无微不至的关照我。2019年,我俩因病同时住进吉大一院,我住8号楼高干病房,她住3号楼心内科,她始终惦记我,打完点滴就到病房看我,住院半个月,每天都是她为我到食堂打饭。凝视妻子步履蹒跚的背影,内心五味杂陈;这就是我两小无猜爱人。

我俩结婚46年了,可说是风雨46年,她为了我,为了这个家,几乎没享一天的福,而跟着我遭了不少罪,挨了不少累,吃了不少苦,可称之为典型的贤妻良母。我一个农民的儿子,能当上比芝麻粒稍大的官,与妻子默默付出是分不开的,确切地说她立下了汗马功劳!我暗暗告诫自己,在有生之年要好好珍惜她、关心她、爱护她,多承担一些家务,让她好好享受一下来自丈夫的爱,这辈子我做她的丈夫没有做够,来世我还娶她做妻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