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月鹃啼悲益友,秋天鹤淚哭良师。
癸卯仲秋朔日,田园稻熟,层林枫红,咸宁市老年大学秋季黉门初开,诗词班是日开课,在下近年因锁事缠身,无暇报名入学,深憾。更有甚者,令人心痛!--开课前,市诗联雷会长沉痛讣告:今晨5.50时,诗词班原授课老师、市诗联副会长沈俊杰先生溘然长逝,万分悲痛之余,学员和诗友们纷纷拿起手中沉重之笔,撰写挽联和悼念诗词。
我虽未入学,但还在班群中,当我进群时,已是午后,同学们和诗联领导已向沈老师作了遗体告别,我很是懊悔、沉痛,微信责怪胡华松诗友没及时告之我讣闻,未能与沈老师作最后的告别。
胡诗友也自愧一时疏忽,然与我作了简要的勾通,互嘱节哀。次日在群里见胡诗友《正宫.塞鸿秋.题沈俊杰老师病榻中楚楚挥手短视频》元曲一首,读后扼腕长叹!
今天下午,胡诗友定是哀师意浓,悲情尤烈,他将沈老师挥手的视频(附文后)和他自制的元曲一并发到我的微信中,我反复看了视频,仔细读了他的元曲,我忍不住涕泪双流…。
视频时间很短,仅10多秒钟,却蕴藏着无尽的信息,不了的情义,无尽的痛楚,不了的无奈,无尽的言语,不舍的亲人,学员、吟友、同事、领导、知交、旧友…。
静静想来,此视频非他人随意所拍,必是沈老师授意特地为之!是沈老师在其人生壮丽诗篇中亲手划上句号,亦是他人生舞台上庄重的谢幕!
也不知胡诗友对该视频反复回放了多少回,否则,他那看似平谈无奇,实则足以扣人心弦的元曲,制得如此悲切、老到!
附胡华松诗友元曲
正宫.塞鸿秋.题沈俊杰老师病榻中楚楚挥手短视频
万言千语难开口,使光全力穷挥手。了明日暮朝西走,盈怀痛楚何经受?榻边亲友辞,紧纽情丝扣,心伤尤是床中叟!
(词林正韵 2023、9、16)
不难看出,作者择曲牌,是经精心筛选了的,此曲牌切情切景,沈老师病危在秋,他原本能说会道,出口成章。为何视频中悄无声息,只有那只撰书作赋的右手在十分缓慢而毫无力气地来回摇摆,次数并不多。见此情景,已然看出,大限将至。喉咙已上了锁,难以发声,体内能量耗尽,已无动力,此乃是"万言干语难开口,使光全力穷挥手"之由。这两句曲词,如不受曲谱平仄韵的约束,则应为"万语千言口难开,使尽全力穷挥手"。作者当是按谱制曲,如此,亦有异曲同工之妙。尤其是作者着一"穷"字,用心良苦,所用见奇见妙,此穷,非无油盐柴米之穷,是无力之穷,无助之穷,是日薄西山之穷,是山穷水尽之穷也…。
难能可贵的是,当自已清楚了明自己正处于日暮西沉之时,还不忘向大家道个别,这其中的满腹痛苦、酸楚是何其难以经受啊!在榻边的,不在榻边的亲人、朋友再见了!我只能把亲情、友情、爱情等这些可贵的情丝紧紧缠纽成扣,牢牢拽在手中…,然而,伤心最苦、痛楚最深的不正是床上消瘦之人!
一个短视频,一支元曲,一师一徒,知苦知痛,见情见义。作者曲中所吟之句,看似淡俗,实则精炼老道,耐人品味,为人所爱。全曲45字,可谓字字珠玑,环环相扣。视频与元曲对话严谨,是难得的用心之作,可慰良师之灵也!
安息吧!尊敬的沈俊杰老师。
另附:胡华松老师挽联、诗词二首
沉痛悼念骚坛耆英沈俊杰老先生挽联
挽联(1)
年少边关戍,品优商海投,
世事风云就大方,文才德范居高地。
愁深暮雨寒,梦断秋山黯,
骚坛翁妪悲函丈,淦水波涛诉恸怀。
挽联(2)
以言惠再三,惟馀雅韵芳流,
堪叹,满腹经纶名楚惑;
嗟疾忧频叠,忍看高怀影落,
可怜,半生心血赋骚坛。
学员:胡华松泣挽
词:
千秋岁引.悼良师沈公俊杰
胡华松(咸宁)
昨夜西风,今晨白露,比雁归来一身素。东篱菊花焉不发,骚坛巨擘蓬莱渡,潜山鹤,鏡湖鲤,哀情诉。
怎奈病魔如猛虎,怎奈中西皆无补!痛別良师泪如雨,从今释疑何处是?从今问字阴阴阻。祈梦会,聆教诲,常能晤。
三:诗
深切缅怀沈俊杰(排律)
胡华松
惊闻一讣锁双眉,痛哭吟坛俊兢离。
春季开班神采奕,秋中觅影别情悲。

老生浅薄承恩露,夫子高深赐训辞。
曲赋千方倾橐舍,诗联百枝解囊施。
登名传道若存惑,下课向津随释疑。
屡制头条推后学,常回信息授真知。
如斯勋德天将佑,依旧文章志不移。
怎奈玉皇招附马,云车宝驾赴良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