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倒酒既尽 杖藜行歌
——余宜默画品小论
文 / 艾永晴
常读宜默兄之画,总有一种情感在笔底下翻腾。或浅唱低吟,或激昂高亢;或平静如水,或大江横冲;或汪洋恣肆,或人淡如菊......
读得多了,就有顿悟。难怪南朝齐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妙赞“神思方远”的宝贵:“思理为 妙,神与物游。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关键。”有了心中的神思与志气,宜默兄“登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意溢于海”,画出心中彼时彼刻的精思妙运,写下脑海此情此景的感怀悟道。
写得多了,就有妙悟。难怪南朝梁锺嵘在《诗品》中生发“摇荡性情”的珍贵:“气之动物, 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有了摇荡性情的丹青风帆,宜默兄方才写出感荡心灵的气韵大海。
画得多了,就有觉悟。生发于刘勰,延展于锺嵘,集大成者唐人司空图把情感抒发作为评品创作的文艺批评铁律。他在《二十四诗品》中精妙概括了 24 种创作境界,堪称艺品妙构和绝品天成。
且用司空图的宝瓶,去装宜默兄的新酒,我有四种小悟:
一曰冲淡。“素处以默,妙机其微。”宜默兄的淡雅黄菊、冬雪红梅、洗心养性、心清自声,都以平和之境,写冲淡之气,画淡泊之志,留淡雅之声。
二曰绮丽。“浓尽必枯,淡者屡深。”宜默兄的富贵牡丹、葫芦双福、石榴红籽、荷塘花开,皆以雍雍之象,写绮丽之韵,画瑰丽之味,留漫丽之情。
三曰疏野。“控物自富,与率为期。”宜默兄的溪蛙野趣、路野小鸟、竹石并生、潜渊深鱼,俱以自然之阔,写疏野之博,画狂野之大,留旷野之空。
四曰旷达。“倒酒既尽,杖藜行歌。”宜默兄的古松雄鸡、春梅大吉、花放秋饮、好事近了,全以酒酣之浓,写旷达之胸,画达观之臆,留闻达之名。
花甲轮回堪大幸,艺术长青又一春。有过一饮而尽的豪迈,有过浅酌低吟的聒静,有过大步流星的狂奔,有过杖藜而行的攀爬,有过经风历雨的摔打,有过彩虹秀美的流淌,一切都是最初的约 定,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一切都是最零的开始。
癸卯初夏,桃李满枝,荷风袅袅,又是一个盛夏果实丰盈酣畅的美好时节。
2023 年 6 月 于团城山
部分作品欣赏

静见真如性 68cmX68cm

得大自在 50cmX50cm

松鹰图 50cmX68cm

心清自声 50cmX50cm

梅鹤图 68cmX34cm

得鱼图 100cmX24cm

溪边野趣 50cmX50cm

一架葡萄满院香 100cmX24cm

鱼龙潜跃 34cmX50cm

一树浸溪红 100cmX24cm

趣 68cmX68cm

啸傲东轩下 68cmX68cm

秋声赋 100cmX24cm

洗心图 100cmX24cm

与雪同傲 50cmX50cm

暗香来 68cmX68cm

藏得乾坤 34cmX34cm
作者简介:

余卫国,字宜默,号可庐,1963年生于大冶虬川河畔。喜翻书、写字、画画,偶尔刻印和摄影。出版有《砚边余墨•余宜默书画作品集》和《中国高等美术院校教学范本•余宜默花鸟画作品精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