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是一座城市的灵魂,也是城市发展的不竭动力。自争创全国文明县城工作启动以来,鸡泽县瞄准新目标、锁定新要求、压实新任务,持之以恒抓治理,攻坚克难求突破,不断提升市民素质增加文明创建深度,不断聚焦民生实事拓展文明创建广度,推动文明县城创建与县城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增强。
今年以来,该县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充分发挥文明单位职能优势和示范引领作用,广泛开展文明单位帮扶创建活动,大力推进背街小巷整治、老旧小区改造提升等惠民工程,为促进文明县城常态长效创建贡献了巨大力量。
精雕服务品牌 打造文明创建载体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税收吗?我们常说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讲的就是税收。”志愿者董聪聪和同事们来到鸡泽县诗经学校,为同学们宣讲税法,这是鸡泽县税务局“税小蓝”帮帮团的日常活动之一。
作为省级文明单位,近年来,鸡泽县税务局以志愿服务为抓手,全面提升文明单位创建水平,精心打造“e税暖企”志愿服务项目,成立“税小蓝”帮帮团、党员先锋队、惠民实践团等志愿服务小分队,推出“遂”税随办便民办税举措,开展“精细服务”志愿服务活动,为重点纳税人提供点对点咨询服务,及时响应群众诉求,推动执法更规范、服务更便捷、监管更精准、风险更可控,持续增强纳税人获得感。通过创作录制快板《与税“童”行》MV,开展“税务小姐姐带我学税法”、联合开展税法宣传等活动,持续增强税收便民服务辐射力度及纳税人的幸福感。截至目前,鸡泽县税务局已累计志愿服务时长57000余小时。如今,鸡泽县税务局的志愿服务已成为当地一道靓丽的风景线。2022年鸡泽县税务局“e税暖企”志愿服务项目被评为邯郸市优秀志愿服务项目。
丰富文明阵地 夯实文明创建基础
走进鸡泽县人民法院综合审判楼,大厅长廊摆放该单位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成果展板,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建标识等融入其中,其中以“团结、担当”为主题的展板最为引人注目。毛遂文化和鸡泽文化相结合的八字院训引导法院干警在争创文明单位中践行人民法院核心价值追求,自觉将精神文明建设融入法院工作的全方面和各过程,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法治建设中,为维护辖区稳定、奋力推进新时代人民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连续多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省级文明单位。
同时,鸡泽县法院以常态化开展文明单位创建为契机,积极号召全体干警大力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和宣传教育活动,推动绿色、环保、低碳理念深入人心;打造无烟环境,致力创建无烟机关,在电梯、楼道、走廊等醒目位置设置禁烟标识,充分利用诉讼服务大厅电子大屏、内外网站等宣传平台广泛宣传控烟知识,大力营造和谐、无烟、健康、文明的工作环境;在单位食堂设置“文明用餐”“崇尚节约”“拒绝浪费”等温馨提示标语,让勤俭节约内化为价值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身体力行传达“人人参与文明创建、人人共享文明成果”的文明理念,争做文明单位创建的践行者、推动者、宣传员,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文明素养、传递文明理念。
提高服务水平 聚焦文明创建广度
“经过供电公司改造,咱们村电足了,糖房越做越大,外出务工的年轻人也回家创业了。”鸡泽县风正乡东北庄村村民陈英民对供电员工的服务竖起大拇指。
近年来,国网鸡泽县供电公司以深化省级文明单位创建为抓手,坚持开展美丽乡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积极筹措资金,对村内配电网、计量设施改造和“三线”搭挂专项治理;以村容村貌整洁化、电力设施规范化、供电服务品牌化、富民产业清洁化、创新模式示范化“五化”为目标,全面提升公司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水平;助力“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发展,为村内辣椒种植等特色产业品牌发展助力,开展低压设备及计量改造;主动排查村内老弱孤残和军烈属用户,向他们发放“敬老助残服务卡”和“便民爱心卡”,与老弱孤残用户确立帮扶关系;积极推广企业电气化项目,主动向有需要企业推荐智能电气化用电设备,为30余个乡村小微企业快速解决了用电需求,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到高效、快捷、优质的供电服务。
国网鸡泽县供电公司总经理董大志说:“我们始终坚持人民电业为人民的服务宗旨,肩负着‘为美丽乡村赋能、为美好生活充电、为乡村振兴助力’的使命担当,在文明城市创建和乡村振兴工作中超前谋划,高效助力乡村可持续发展。”
弘扬传统文化 丰富文明创建内涵
播种一粒文化的种子,让传承成为习惯,让文明得以培育。近年来,鸡泽县第二实验小学以“弘扬传统文化,打造儒雅校园”为主线,将毛遂文化、诗经文化、中华传统文化精髓作为学校德育核心内容,倾力打造毛遂故里、自荐阁下的“相信自己,世界因我而美丽”自信教育特色,让少年在儒雅环境中耳濡目染,引导学生成为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传播者,做儒雅文明之人。同时,该校利用主题月、节日庆典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在书香节传经典,师生《劝学》齐诵读;在艺术节舞民俗,传统歌舞引共鸣;练习非遗梅花拳、太极拳,让同学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此外,该校紧密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举办特色读书节、开学礼、开蒙礼、入队礼、毕业礼、红色主题活动等,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悟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坚定文化自信,擦亮人生底色。
截至目前,该校已连续6年被评为省级文明校园,学校以文化育文明,让文化成为文明的助推器,让孩子们在校园内“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传递服务温度 彰显文明创建形象
“感谢检察官扶贫济困。祝春节快乐!”。在鸡泽县检察院案件承办检察官季河滨的办公桌上,摆着一张被救助人员送上的节日贺卡。这是鸡泽县检察院认真落实为民司法理念、积极办理司法救助案件的一个缩影。
鸡泽县检察院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依法能动履行司法救助职能,立足于群众“急难愁盼”,与妇联、团委等部门衔接沟通、协作配合,积极构建妇女权益保护联动机制,为困难妇女儿童及其家庭撑起司法救助“暖心伞”。去年以来,该院以妇女、未成年人、残疾人等群体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对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的保护,办理司法救助案29件29人,发放救助金14万元,其中,被救助妇女儿童18人,占总数的62%。一系列司法救助案件的办理,体现了检察机关践行为民司法、文明服务的初心,切实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司法公正和司法温度。
“人民至上不是一句空话。我们要以省级文明单位创建工作为契机,群策群力推动司法救助工作,努力实现‘应办尽办、快办办好’,彰显党和政府关爱,传递司法温情,助力乡村振兴。”鸡泽县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莫建文的话掷地有声。
文明之花,馨香流溢;文明创建,未有穷期。“目前,我们已经成功创建了全国文明村1个,省级文明单位4个、文明校园1所、文明村2个,市级先进35个。今后,鸡泽县将以创建全国文明县城为契机,持续推动文明单位担当作为,为助推我县文明礼乐鸡泽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鸡泽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李胜林说。
图文:孙媛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