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淮阳讯(首席摄影师李贵民 助理古悦)在周口淮阳区邵波泥泥狗工作室,挖泥、摔泥、揉泥、捏塑、扎孔、晾晒、涂彩……十来道工序一气呵成,小泥巴在邵波手中华丽转身,一件件泥泥狗精品力作活灵活现,无不让人叹为观止。
据了解,淮阳泥泥狗,又称“灵(陵)狗”,简称“泥泥狗”,是淮阳区太昊伏羲陵泥玩具的总称,它用黄泥捏成,风格古朴奇异、古中见拙、拙中蕴古。淮阳泥泥狗产生于伏羲时代,它一开始为人们祭祀的崇拜之物,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艺术品。泥泥狗不全是狗,还有猴子、老虎以及各种小鸟造型,按造型的大小和着色的不同,淮阳泥泥狗可以分出人头狗、九头鸟、小泥鳖、小中板、娃娃头、大花货等几百个品种。

目前,泥泥狗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邵波是一位土生土长的周口淮阳人,自幼受父辈熏陶,十分喜爱泥泥狗艺术,凭借自己的执着,传承泥泥狗的文化内涵,近百种泥泥狗产品问世,已经发展成为集研发、创作、生产、销售、研学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泥泥狗文化传承基地。

由于传统的泥泥狗泥塑产品不易保存,邵波就大胆创新,利用现代高温烧制工艺,将泥捏产品进行炉烧,使其华丽转身瓷化,不但外观更好看,还更容易保存,深受社会各界人士青睐,邵波泥泥狗也成了当地远近闻名的一张名片。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邵波泥泥狗作品屡次获得大奖,荣获联合国教科文国际民间艺术组织评为“民间艺术家”称号,淮阳区泥泥狗协会主席等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