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三 讲

第十章 气与经络的关系
经络是人体气,血,精液运行的主要通道,是人体各个部分之间相互连接的途径,它遍布于全身。《难经》上说:“经络者,行血气,通阴阳,以荣于身者也。”人体所有的脏腑,器官,孔窍以及皮毛,筋肉,骨骼等组织,就是依靠经络的沟通和联结,而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经络包括经脉和络脉两个部分,经脉是经络中的主干,大多循行于人体深部,有一定的循行径路,络脉是经脉的分支。《医学入门》中说:经者径也,经之支脉旁出者为络。经脉可分为正经和奇经两类。
正经有十二条:
1,手太阴肺经;
2,手阳明大肠经;
3,足阳明胃经;
4,足太阴脾经;
5,手少阴心经;
6,手太阳小肠经;
7,足太阳膀胱经;
8,足少阴肾经;
9,手厥阴心包经;
10,手少阳三焦经;
11,足少阳胆经;
12,足厥阴肝经。合称十二经脉。
奇经有八条:
1,任脉;2,督脉;3,冲脉;4,带脉;5,阴翘脉;6,阳翘脉;7,阴维脉;8,阳维脉。合称奇经八脉。
在络脉之中,沿着经络途径运行的气,称为“经气”,其表现为经络的反应性以及传导作用,针灸治疗时出现的“得气感(引发肢体别处的流动反映)”,就是经气运行的一种表现。外邪侵犯肌体,通过经络而由表入里,传入内脏。《素问之缪刺论》说:“邪气之溶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脉(经络中,大的称为别络,浮行于浅表的称为浮络,细小的分支称为孙络),再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敛五脏,散于肠胃,阴阳俱盛,五脏乃伤,此邪气从皮毛而入,及于五脏之次也。”这就说明了,气与经络关系非常密切,因为经络之气是沿着经络运行的,经络是经气运行的主要通道。
在练气过程中,让经络之气畅通于十二经脉的一种功法,大周天运行法,让经络之气畅通于任,督二脉的一种功法,叫“小周天运行法”,这两种功法,有的书上也叫“周天搬运法”,让气以丹田为基地,使丹田之气循经络运行全身,称丹田运气法。气功锻炼方法虽然不一,但都是为了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达到增进健康的目的。因此,经络与气的关系非常密切,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它起着行气血,通阴阳,养脏腑,煦筋骨,利关节等作用,气与经络,在生命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