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印记之四:
在海南“吃”茶
文/青山依旧
因为飞机晚点,到达海口时已经将近夜里10点。接站的朋友启动车子后,第一句话就是:“走,咱们找个地方吃茶去。”
我想,朋友是不是搞错时辰了。错过了晚餐,饿久了的肚子早已“咕咕”在叫,现在最当紧的是找个吃饭的地方填饱肚子,茶不茶的并不重要。然而,初来乍到,客随主便,我也不好多说什么,朋友怎么安排就怎么办吧。
左拐右拐,朋友把车开进了一条繁华的街道。尽管到了夜晚,这里依旧灯火辉煌,人声鼎沸。临街开了许多茶店,有点像北方城市街边经营烧烤的大排档。朋友把车停在路边的一个车位上,然后带我们到一家店铺前。看我们是外地人,老板娘操着半生不熟的普通话热情接待。我们一行三人加上接站的朋友,正好四人围坐一桌。 “你们吃什么茶?红茶、绿茶、白茶、清茶,或者其它什么茶,我这儿都有。”果然是到了“茶店”,老板娘开口先“问茶”。
“咱喝什么茶?”海南的朋友征求我们的意见。随行的一位同事说:“天气热,还是来点儿绿茶吧。”
不多时,老板娘把盛了绿茶的茶壶放到了桌面上,同时放下的还有一壶开水。接着,在每人面前摆放了茶具。
我掂起茶壶就要倒茶,朋友却出手阻止。他说:“慢,慢,别急。”说话间掂起开水壶,在每个人的茶具里倒了滚烫的开水,随后晃了晃把开水倒掉,这才掂起茶壶,给每只杯里斟满了茶水。之后的日子里,我发现每次喝茶,海南的朋友都务必要先用开水把茶具“烫”一下,这是他们的一个习惯。无疑,这个习惯对于防范细菌感染有很好的作用。 “吃什么?吃什么?”老板娘在催着点吃的东西。朋友点了文昌鸡、虾饺、糯米烧麦、凤爪、肠粉、蒸排骨等几样风味小吃,还从旁边的门市上拎了一瓶海南特产的海马酒。海吃海喝一番之后,每人又吃了一碗水煮米线。这个时候我终于恍然大悟,怪不得海南人把“喝茶”称作“吃茶”,在茶店里所“吃”的不仅仅是茶,还有丰盛的“茶点”,这其实就是“用餐”了,一次茶会无异于就是一场小型宴会,只是比北方人用餐时更在乎的是“茶”。
据说,除了广东人之外,没有比海南人更酷爱喝茶的了。海南与广东原本就是一家,它与广东分门立户也不过仅仅三十多年,其趣味相投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海南人几乎一天都不离茶,除了早茶,还有下午茶、晚茶。不同层次的人喝茶也分不同的档次。有钱有身份的人大都走进高雅的茶楼,嚼着名贵的山珍海味细酌慢饮。普通人来到街边的大排档,往陈旧的桌子旁一坐,要一壶粗茶,来几碟简单的茶点,照样“吃”得津津有味。对这种在街边大排档里喝茶的方式,海南人有一个特别的称谓——“老爸茶”。
据说,老爸茶的兴盛与渔民有关。海南人称呼成年男人为“老爸”,这有点儿如同北方人所说的“爷们儿”。从前,被称作“老爸”的男人们摇着木船出海捕捞,连续数月在海上漂泊,经历风吹浪打千难万险,一旦满载而归安全登陆,终于可以松口气了,这些疲惫不堪的“老爸”们便尽情享受难得的清闲时光。他们擦去裤管上的鱼腥味,走进小茶馆,三五一伙围成一桌,来那么一壶热乎乎的茶水,信马由缰地扯谈,天南地北地神侃,仿佛要把在海上憋了几个月的话一股脑儿都倒出来。于是,人们就把这些“老爸”们喝茶的情景称作“老爸茶”。再后来,不仅“老爸”们喜欢喝茶聊天,“老妈”们也来凑热闹,“老爸茶”成为海口市街面上最靓丽的一道风景。 海南人喝“老爸茶”不求名贵,只图实惠,一般也就是绿茶、水满茶、苦丁茶、香兰茶、八宝泡茶、鹧鸪茶这样的大众茶种,其中喝得最多的要数鹧鸪茶。鹧鸪茶是一种奇特的野生茶叶,纯手工制作,主产于冠有“世界长寿之乡”美誉的海南山区,最早是山区百姓上山时顺手采了茶叶带回家直接泡茶喝。至于名字的由来有这样一个说法,相传一位山民养了一只心爱的鹧鸪鸟,鸟儿患病奄奄一息,山民采这种野茶泡水给鸟儿喝,这只鸟儿竟然奇迹般活了下来,于是人们就给这种野茶取名为“鹧鸪茶”。 一位朋友介绍说,鹧鸪茶被称作“灵芝草”,具有降压、减肥、健脾、养胃等多种药效,她从家里取了一大包送我。 在海南的日子里,我每天都泡这种茶喝,在水土不服的异地居住多日,身体竟然未出任何大小毛病,这或许正是鹧鸪茶的功劳。
吃茶是海南人普遍的生活习惯,也是重要的社交方式。茶桌旁一坐,欣欣然品一口茶,悠悠然点一支烟,话匣子也就打开了。国家大事,家庭琐事,社会变迁,人情世故,天南地北,海阔天空,什么样的话都可以说,什么样的信息都可以发布,无遮无拦,畅快淋漓。人们赋予了“吃茶”广泛的社交功能,一桩买卖,一单生意,一场合作,甚至一门亲事,说不定在这不经意的“茶聊”间就敲定了。
一天早晨,朋友带我们到一家老店去吃“早茶”,让我真实地见识了“老爸茶”的热烈场面。临街的茶坊里,摆了几排简陋的桌凳,茶客中上了年纪的“老爸”“老妈”们居多,他们或老友相约,或老夫老妻结伴,或携一家老小,也有子女(亦或是保姆)搀扶着来的,有两位腿脚不便的耄耋老人竟然是被用轮椅推到茶桌前的。这家的茶点非常丰盛,菜蔬、海鲜、肉食、甜点品类繁多,凉拌、热炒、清炖、笼蒸应有尽有。几个服务员穿行在茶桌的空隙间,将盛满各色茶点的餐车推到茶客面前,任凭各人随意挑挑拣拣。 我们找空闲的茶位坐了,要一壶鹧鸪茶,外加一壶咖啡,又点了七八样茶点,融入这热热闹闹的氛围中,如那些“老爸”“老妈”们一般闲闲静静地“吃”起来,身边是浓浓的人情味和烟火气。
行笔至此,忽然想起在茶店中看到的一副对联:
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且喝一杯茶去。
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再拿一壶茶来。
吃茶是岛民的嗜好,茶文化是海口重要的文化现象,“老爸茶”则是其中最具特色的文化元素。海南人“吃老爸茶”,吃的不是茶,而是生活的惬意。
如果你到了海南,想融入这个远在天涯海角的社会,不妨到街头去吃一吃“老爸茶”,品一品泡在茶水里的风俗人情。 【作者简介】青山依旧,本名郝永渠,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人,大学学历,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邢台市作协会员。中学高级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原邢台县浆水中学校长。有多篇作品在《中国教师报》《散文百家》《邢台日报》《牛城晚报》等报刊杂志发表,著有散文集《青山情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