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淮滨县持续发挥职能作用,整合资源、深化服务、拓展平台,通过“五个一”优质服务,聚焦民企“心事”,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和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

扎实推进“1+3”包联责任体系见效,由县处级领导领衔,选派一名相关单位负责人作为“首席服务官”、一名优秀(后备)干部作为“首席服务员”、一名主办银行负责人作为“首席金融官”,对全县5127家企业(项目)实行“1+3”责任包联全覆盖,与企业面对面共商所需政策,逐企建立政策帮扶台账。
依托统战系统民营企业诉求响应智慧平台,把企业诉求受理窗口、热线电话、交流微信群、企业诉求163信箱等渠道收集的问题,全部纳入平台统一管理,采用“红黄绿”排行榜标示问题清单,红色为督办、黄色为催办、绿色为已办,通过专人受理、分类管理、跟踪办理三级联动,形成解决问题的责任闭环,确保企业有诉必应、有难必帮。
制定民营经济“两个健康”考核方案,将“两个行动”纳入重点督查内容,设立工业服务创优奖励,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每年评选产生3—5个“服务企业发展优秀单位”;开展服务争创活动,评选服务之星,记入领导干部实绩档案,作为提拔重用的参考依据,让亲商、安商、富商、重商成为各级部门的行动自觉。
印发并落实《民营经济“三大计划”“十大行动”工作方案》,持用足用好激励支持示范县二十项优惠政策。引导支持淮滨县纺织服装商会、豫商联合商会积极争创“全国四好商会”,全县19个乡镇(街道)商会争创规范化商会。对29家帮联企业进行优化调整,确定了王店乡宋营村等5个“万企兴万村”示范点。
“今年上半年,我们依托格局商学院,开展线下学习4期,参加培训人员247人。开展线上6期,近740余人次参加网上学习。”淮滨县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杨杨说,“民营企业的难点、痛点、堵点就是我们工作的切入点。我们将持续做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引领和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