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啟超
歌颂黄陂籍开国将军(部分)
开国大将徐海东
一
从小贫寒做瓦工,怒笞纨绔志锄穷。
投身革命忘生死,领袖夸评有大功。
注:徐海东小时曾反击欺侮他的地主的儿子,立志要参加革命。毛泽东赞扬徐海东是“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 ,是“工人阶级的一面旗帜” 。
二
夏店新燃点点红,长矛子弟敢争雄。
黄麻起义援军领,史册留名徐海东。
注:徐海东出生黄陂夏店(今属大悟县) ,参加了北伐战争。大革命失败后,他被派回家乡组织武装斗争,在窑工中建立中共支部。1927年11月,徐海东率领农民自卫队参加支援黄麻起义。
三
百战扬骁愈奋强,指挥若定胜疆场。
仰头亲自吹军号,可敬元勋九次伤。
注:一次战斗中,徐海东所部司号员牺牲了,命令无法传达,徐海东亲自吹军号指挥。
四
称誉军中老虎名,三番让位诉衷情。
功勋卓著廉风在,膝下女儿仍稼耕。
注:共和国十位大将中,徐海东是出身最苦的一位,也是战斗中负伤最多、最重的一人,在军中人称“徐老虎” 。曾有三次谦让职位的美谈。解放后,他仍让大女儿留在家乡务农。
开国中将杜义德
一
塔耳山村放过牛,举鞭怒向土豪投。
那年率部家乡过,扶起娘亲直磕头。
注:1947年冬季,时任第二野战军第六纵队政委的杜义德随部队打回大别山,攻下黄陂,腊月二十九,回到了阔别18年的家乡,见到了他的老母亲。
二
少小离家不转头,南征北战志方遒。
历经浩劫雄风在,名将神威戍雍州。
注:1966年至1973年“文化大革命”中杜义德受迫害。1980年,杜义德任兰州军区司令员。古雍州在我国今西北一带。
开国中将韩伟
一
率团韩伟攻长汀,带出闽西精壮兵。
浴血长征多死难,英雄感念弟兄情。
注:攻打长汀是韩伟诸多战绩之一,他在长征中担任后卫时所率队伍主要为闽西人,在湘江战役中绝大部份壮列牺牲。
二
纪念铜碑金字题,将军也恋故乡泥。
愿陪烈士长眠地,忠骨安栖福建西。
注:韩伟生前对儿子说:“湘江战役,我带出的闽西子弟都牺牲了,我对不住他们和他们的亲人……我这个将军是他们用鲜血换来的。我活着不能和他们在一起,死了也要和他们在一起,这样我的心才能安宁。” 1992年8月,将军的骨灰送到闽西革命公墓安放。黄陂长乐园陵园为韩伟、杜义德将军敬立了纪念雕像。
开国中将陈庆先
贫苦农家碾子岗,一身百战炼金刚。
功成不恋名和利,虎将生前最恋乡。
注:2009年,陈庆先中将的儿子参加父亲铜像的落成仪式。陈永安告诉记者:“父亲生前的愿望就是将骨灰安葬在黄陂,所以我们在2000年特地将父亲的骨灰迁回黄陂安葬。”
开国少将童陆生
一
北伐先锋争奋强,西安统战促张杨。
渝宁谈判谋深远,儒雅将军建馆藏。
注:童陆生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参加了北伐战争,参与了西安事变。解放战争时期,他历任重庆、南京谈判中共代表团军事组长,新中国成立后,任军事科学院院务部副部长兼军事图书馆馆长等职。
二
将门虎子跃军坛,三次授衔传美谈。
戴帽两番心热赤,北疆雪地见真男。
注:1941年第十八集团军总部成立高参室,童陆生被任命为少将高参,抗战胜利后,经彭德怀提名、中央军委批准,童陆生以少将高级参谋的身份参加国共谈判。1955年,童陆生被授予少将军衔,这是他第三次被授少将军衔。1942年,整风运动中童陆生曾被定性为"特务"。1959年,童陆生在“反右倾”中被扣上“右倾机会主义”和“阶级异己分子”的帽子,被开除党籍、军籍,发配黑龙江北大荒。
三
直言刚正炼如金,卸甲从医入杏林。
洗去冤名辞爵德,悬壶义务献琴心。
注:童陆生在北大荒农场劳动改造,劳动之余,他钻研中医,并义务行医。1981年,童陆生被恢复党籍和军籍。一位中央领导曾建议给他安排一个较高的职位,他婉言谢绝了。他离休后,全身心倾注于中医,登门求医者络绎不绝。
四
文化浇根乡土心,献书万册用情深。
名瓷赠送辉乡梓,一片热忱胜万金。
注:童陆生曾给家乡赠书近万册,并古瓷瓶一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