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行信记
金鸡峡——一个你去过还想去的地方
信义庄
7月11日晚,群里众驴友吵吵闹闹,天太热了,去“药乡”避暑吧。晚近十点,队长在群里发布:7月15日周六,李子峪水库、黄尖子山 、鸡冠子峰,深山沟大树遮阴,人少景好,不一样的角度看药乡,避暑休闲9公里500米。早5:00出发。看到这样的安排,群里瞬间鸦雀无声,取而代之的则是纷纷接龙,报名参加活动,人数竟一下达到了从未有过的十五人。
哪知道,队长这是虚晃一枪。周三的一场大雨,竟让队长悄悄改变了主意。
周五晚六点四十,队长突然在群里发出了“金鸡峡看水”的指令,并将集合点“位置图”同步发布。
也许是习惯,也许是信任,大家对队长的突然变动,竟没有丝毫的质疑和反驳,异口同声地表示:服从命令听指挥。
金鸡峡,这是一个济南人很少知道的地方,但绝对是一个你去过还想去的地方。
沿济莱高速一路狂奔,到达集合点钢城区乔店水库的时候刚好六点。一行人,停好车收拾停当,背起行囊,迫不及待地向旷野奔去。
一场大雨,不仅让沟满库平,连空气中都弥漫着湿润清新的味道。寂静的晨曦,行走在空旷悠长的乡间小路上,尽情嗅闻着庄稼和青草的芳香,或远或近的“啾啾”鸟鸣,不时传来,这一切的一切,就像一首优雅的大自然奏鸣曲,令人自由、放松、清爽、陶醉。
乔店水库水面氤氲,仙气飘飘,云影徘徊,惹人喜爱。来不及细细品赏玩味,匆匆的拍照留念,大踏步向“金鸡峡”挺进。
在一片茂盛的玉米地中穿行不过百米,转弯处,一个“野人谷”的牌子迎面跃入了眼帘。不是去“金鸡峡”吗,怎么还“野人谷”?心里不仅泛起了嘀咕。看队长已经走远,也无法询问,只能一路跟进。
长征,北上就是正确的方向;驴行,踏着队长的脚印行走一定没错。果不然,大约一千米后,刻有“金鸡峡”三个红色大字的巨石,赫然横卧在峡谷的路边。
路不知不觉探到了谷底,转眼视野开阔,一片狭长的水面进入了视线,天井峪水库到了。如镜的水面青山倒影,水天一色,波光粼粼,煞是好看;偶有野鸭在水面嬉戏,划出一道道欢快的水线,引来众驴友的阵阵惊呼。
越过水库,步行不远,踏上不大的一处人工堤坝,峡谷中最动人的乐章,突然在眼前奏响。听,山崖上水流飞下,叮叮咚咚;小河中溪流欢唱,清脆悦耳。时而深沉,时而激越,时而舒缓,大自然美妙的乐章动人心魄。
队长说:大家在此休息片刻,补充下能量再走。如此美景,谁还顾得上休息,每个人喝口水,几乎都来到了河边,更有那心急的女驴友,迫不及待地踩着卵石,扭来扭去地站到了河中,玩起了“水中伫立”。此情此景,《诗经》里的那“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情景仿佛就在眼前。
好久没有见过这样清澈透明的溪水了,注目着河道岩石间欢快奔流的溪水,凝望着山崖松林下飞溅的瀑布,瞬间梦回童年。儿时与小伙伴,在故乡北沟小河中,嬉戏玩耍的画面一幕幕浮现在了脑海。
掬一捧溪水亲吻面颊,洗尽岁月的铅华;撩一把溪水回望岁月,感恩世间的美好。
“队长、队长,快看,这树上还有杏哪。”驴友“小燕”的喊声,把我从梦中惊醒,循着“小燕”的声音望去,只见河边一棵不大的杏树上,真的竟挂有几粒金黄的山杏。不知谁说了一句“这能吃吗?”话还未落,只见那杏早已塞进了几个驴友的口中,逗的队长抿着嘴偷偷哂笑。
看来,这峡谷的生态真的独特,暑热的日子竟还有金黄未落的山杏,想来那传说中的“金鸡”,之所以在此筑巢下蛋,必是看中了这地的山清水秀,清幽自在,觅食无忧。
最美的风景永远在路上。经过一处芙蓉花开的院落,穿过一座斑驳沧桑的小桥,一行人沿河畔继续前行。
此处河段,沿山势蜿蜒,路在河畔忽东忽西、忽南忽北,不时要踩着河中卵石来回跳跃穿行,十分的开心有趣。遇到河中没有可踩之石时,那探路先锋“老李”,总是身先士卒,一马当先,不惜以身试水,采石铺路,然后指导大家安全过河。队中少年驴友“侯哥”,最是好玩,初次过河时还规规矩矩、小心翼翼,几番之后,竟故意做出东倒西歪、摇摇欲坠的模样,引的众驴友阵阵惊呼,而其却在惊呼中不慌不忙,飘然而过。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在一处水面宽阔,水草丰美之地,这“侯哥”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忽从卵石上一脚踏入了河中,然后任凭大家呼喊,竟充耳不闻,甩着胳膊,在溪流中欢蹦乱跳地趟水前行,喜的大家一片笑声。
听过古琴曲《流水》的朋友,当你走近这段溪流的时候,你一定会想到《流水》中“承部”的旋律。这淙淙潺潺的溪流,这蜿蜒绵长的溪水,这水与草的缠绵,石与水拥抱、起舞,其形、其声、其意象,与那琴声是何等的相似。来到此,我劝你,一定要放慢、再放慢脚步,最好停下来,坐在河边,闭上眼睛,用心聆听这自然的声响,细细品味这自然的乐章,那种天人合一、遗世独立的美妙会让你如痴如醉,流连忘返的。
离开此处的那刻,我的心中突然涌出一个梦想。我一定要学琴,待到明年的此时此刻,我要携琴在此“弹琴复长啸”,让我的琴声与这自然的声响一起合奏,让“流水”的乐章响彻峡谷,荡涤尘埃。
如此壮观的瀑布,如此神秘幽深的潭水,怎么就起了个“回渔湾”的名字,实在不得要领。求教队长及众驴友,皆不得而知。想来想去,大概应是因河里的小雨游到此处,就是拼尽全力也无法跃过“龙门”,只能在此乖乖回游罢了的缘故吧。
看大家如痴如醉的样子,队长立刻发令暂停前行,在此休整,饱览美景。
一开始,大家只是在沙滩上走来走去,指指点点,欣赏评说着这独特的风光,但很快就有人忍不住下水撒欢了。毕竟这里最大的特点就是溪水、沙滩了,不下水,怎能领略其中的美妙。先是那小驴友“侯哥”,不管三七二十一,刚到沙滩,就急不可耐地蹦跳着进入了水中,一会狂奔,一会漫步,任溪水溅湿衣衫全然不觉。随后,队长、老李、“叶子”等驴友也纷纷“老夫聊发少年狂”,三下五除二脱下登山鞋,扔掉登山杖,挽起裤腿,开始了水中徜徉。那一刻,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孩子般幸福的笑容,似乎都回到了童年时光。
队伍在此盘桓二十几分钟后,在前行方向上出现了分歧。看北面褐色崖壁上“金鸡谷”三个红色大字,有人提议应向东前行。但看其山谷形态和溪流微弱的状况,似乎又不是“金鸡峡”正确的方向。沿金色溪流朔水而上吧,可溪边却又无路可循。怎么办?队长说:我去东面山谷探探,我说:我沿溪流前行找找。
背上包,提着鞋,毫不迟疑地踏入了溪流。松软的黄沙轻轻摩擦着脚心,痒痒的让人十分惬意,时有透明的小鱼跑来轻轻问候,打一声招呼即迅速离开,不停地与你玩着“捉迷藏”的游戏。一回头,“侯哥”不知何时跟了上来,竟毫不畏惧地向深水区奔去,就在我刚要喊出“注意安全”时,这“侯哥”却突然蹲入水中,然后猛的一下嘻笑着站了起来,全方位的来了一次亲水行动,直看的我目瞪口呆,全然忘却了探路的任务,只想回到童年,也像这“侯哥”一样,肆意的玩耍。
这片金色水面,长有二百多米,宽有三十至五十几米的样子,据说“金鸡”时常在此戏水,这大片的黄沙,都是“金鸡”从远方一粒粒含来,洒落此处。从北向南,水面越走越窄,水下沙子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慢慢变成了一块块大小不一的顽石,踩在上面,脚心生疼。彷徨之际,突然发现,溪边岩石杂草之中,似有人工路基的痕迹。走近察看,果不其然,原来这溪边,不知何年竟有人工修筑的一条小路,大概因为山洪冲刷,年久失修,少有游客的缘故,这路渐渐荒废,慢慢也就隐于杂草和乱石之中了。
有人工修筑的路面,说明这一定就是正路,见此,我赶紧招呼队长及众驴友朔水前行。来之前,队长在群里提醒,此次驴行,有可能涉水,请大家务必准备好涉水的凉鞋。但看水中驴友,除“侯哥”一家外,几乎每位都是赤脚大仙,那群驴举鞋涉水的场面,真有点让人忍俊不住。
从溪水中上岸,大家穿戴整齐,又开始了在溪流中左右的穿行。此段峡谷与之前所过之处,又有不同。峡谷忽宽忽窄,最宽出二十余米,最窄处也就三米的样子;两岸松林对峙,植被茂盛,鲜有人工雕琢的痕迹;水流潺潺,清澈到底,整个河床如一块大的岩石,而这些岩石又随山势变化颜色各异,水流之上斑斓多姿,煞是养眼;断崖残壁,平滩深谭,曲径通幽,山重水复之时,往往柳暗花明。沉浸其中,颇似那《流水》的收势,聆听过后,令人上头、痴迷。
探路先锋“老李”最是会玩。就在大家走马观花之际,他却一跃跳到水中一块岩石之上,盘腿打坐,玩起了“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游戏。人家姜太公钓鱼,好歹还有一副直直的鱼钩,而我们老李别说鱼钩,就连那鱼竿都是用登山杖假冒,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峰回路转,不知不觉中,大家来到了一处深潭。只见潭水幽深,目测深达有五米之上,潭壁岩石褐红,水流之处黝黑;深潭上游,松林茂密,清清溪水悠悠注入潭中,哗哗啦啦,柔美、婉约。这情景、这画面,不由使人想起了那“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优美诗句。
就在这么一处美好所在,却意外发生了一点小小的事故。一位女驴友脚下拌蒜,突然后仰滑入了溪流,整个人全部没入了水中。若不是驴友老李手疾眼快,极可能掉入深潭,后果不可设想。好在上苍保佑,驴友除了湿身及登山杖落入深潭之外,一切正常。不得不说,户外驴游,任何时候永远是安全第一。
继续前行,溪水的流量有所减小,流速也有所减缓,但峡谷中的树木植被却愈加的茂盛。临溪松树郁郁葱葱,让队长赞不绝口,不停地用手机拍照留念;大片的芦苇亭亭玉立,婀娜多姿,诱惑的我与“老李”忍不住冒险前去探究。一汪一汪或碧绿、或金黄、或斑斓的溪水,倒影着蓝天白云、青山绿树,五彩缤纷,乐的驴友“小燕”合不拢嘴。
从“金色沙滩”步入此处峡谷,驴行已经五公里之多,这峡谷居然还没到头,有点超出想象。在行到一处无路可寻之地,看峡谷尽头似乎遥遥无期,有人就建议队长,是否选择路线退出。队长看时间已近中午,也似乎有些犹豫,可路线在哪啊?!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驴行以来,“坐看云起时”已有数次,这“行到水穷处”还从来没有,今天来峡谷有此机缘,无论如何也要努力一把。我说:队长,我们还是继续前行吧,沿峡谷走一定有路,你看这溪流已经越来越缓,说明离源头应该越来越近了。到了源头,我们应该也就走出了峡谷。
一番纠结,队长还是采纳了我的意见,队伍继续沿峡谷前行。此时阳光越来越加强烈,虽有绿树遮荫,流水相伴,但无风的峡谷,让人感觉越来越闷热难耐。好在众驴友大都是资深户外,且有美好愿景引领,这点状况都能承受。一路急行,大约一公里之后,在峡谷一处分叉之地,队伍停了下来。不知谁一扭头,突然发现了“金鸡窝”三个红色大字,引来众驴友一片惊呼。原来这“金鸡峡”里真有“金鸡窝”啊!队长说:大家再仔细看看,“金鸡窝”里是不是还有“金鸡蛋”。打开手机手电筒向“金鸡窝”里照去,果然有一枚硕大的石蛋,只把众驴友乐的笑逐颜开,一身的疲惫一扫而光。
走到“金鸡窝”,峡谷基本到了尽头,队长说,时间不允许我们继续前行了,这里有路,我们就此右转沿这处峡谷上山返回,那“行到水穷处”的愿望,同样也可实现。
队伍沿密林小路开始攀升,“金鸡峡”渐行渐远,水声渐行渐无,在一路野花、野果的陪伴下,很快到达了山顶。蓝天白云下回望“金鸡峡”,一时竟有许多的不舍,无尽的感慨。“智者乐山,仁者乐水”,“金鸡峡”我一定还会再来的。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军旅大校书法家书法宋忠厚独家销售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