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悟婷,文学爱好者,中华诵读联合会会员。一位普通生灵。不为虚名!所以,所有作品不参赛、不打赏。
只是【现代诗歌精品汇】【东方诗歌有声传媒】东方【品语亭】【世界诗歌有声传媒】今日头条 都市头条 【蝉鸣荷塘】天天快报【寒江烟柳】【杏林雨落】百度百家号【航宇诗刊】的常驻作者。
作品散见于今音中外诗选、相约诗情雨墨、文学杂谈、百度网等网络平台及书刊!用声音和文字传播大爱无疆。
在暴雨中等待亮光
作者悟婷
暴雨还在下着
空气中弥漫着忧伤
一种莫名的愁绪锁住眉宇
千思万虑包不住内心的恐慌
心被撕开而不愈
我尝试着掩饰
想要穿越恐怖的高墙
暴雨在眼前纷飞
无奈只能在雨里
等待那通向光的方向
你还在雨中
雨水毫不留情
打湿了无奈的心房
我只希望
你的出现给我带来亮光
车在水里排成长龙(车水马龙)
行人川流不息步履匆忙
脚步啪嗒啪嗒像雨柱落在地上
冷酷与疯狂
绝望与希望
都在这猛烈的暴雨中
汇聚 交锋 彷徨
2023—07—21(雨中见闻)
选诗歌朝有利于健康的一面去运作
今音评论:
悟婷这首《在暴雨中等待亮光》如果选择焦虑的心态去创作,好像对自身的健康不利,尤其对已经退休的作家而言,需要谨慎对待。这首诗和原来的创作手法有了些改变。比如诗风一改由原来的婉约、细腻和娓娓道来,而直接面对突如其来的毫无创作的蓄情准备。这属于挑战自身和突破的有为做法。这个有为的意识短暂和立即适应环境的要求,它的自然是来自于自觉以及反应灵敏。
比如第一段第一行,以情感的变化来自然带出文字的结构。这样的切入,会改变诗歌的平面效果。对平面的认识,主要原因和陈述方法有关,而平面和诗歌所需要的跳跃,是属两个端面的行为,它取决于作者的认识深度和角度不同,比如,这首诗第一段第一行,所能感受到的语言内在的出处,是人物的心率在起作用,它直接作用于语言的诞生,甚至划时代。
谈到诗歌语言的凝练,一是场景,二是语境,三是心境的合而为之。对自身的好处是创作手法的改变,也因此获得了三观的自我小结,一是壮观,是指能够掌握双栖的创作能力和手法,既能写小桥流水的缠绵,又能创作出暴雨袭来的最初体验。二是客观,比如用心率来结构诗歌语言,使其切入更加自然,由此,表现出来的语境,会打动一部分人,而不是全部。三是微观,指创作情绪的自我调整,以达到用文字来保护和呵护自己,这就是文学的力量和魅力所在,拥有它,会受益。如,每变动一个文字,就是在撬动另一个世界。
这样做,不是把自己逼着向专业化靠拢,其实,业余的诗歌创作,也没必要专业化,只要有利于自身健康就好。
从这个角度看,诗歌是用来娱乐的,而不是用来找难受的。
作者:悟婷
荣誉顾问:关敏仪 然空 萧潇
秋秋 胡晶清 施国标
评论:今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