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欲望(二十六)
文/乐天(北京)
村里有一位精通易经的老先生。
一天晚饭后,村里的几个小伙伴,相约去老先生家。老人家教过私塾,是村里有名的文化人。据说他会看相,而且“非常准”。
孩子们说请老人家预测一下自己的前程。俺在村工厂累了一天,本来不想凑这个热闹。无奈大家非拉着俺一起去,没办法只能随同前往。俺知道自己身份卑微,就静静地躲到了一个角落里。
老先生精神矍铄,鹤发童颜。七十多岁的年纪,腰不弯,眼不花,耳不聋。一眼看上去,就觉得不是俗人。
他知道了俺们的目的后,环顾了一眼屋里的孩子们,微笑着跟大家说:“好好劳动吧孩子们,早日娶妻生子安家立业。”
老先生冲俺招招手,俺犹豫了一下慢慢来到他面前。老先生轻捻长须,微眯双眼,抑扬顿挫地朗朗念道:“岂是绣绒残吐?卷起半帘香雾。”
俺知道,老先生念得是《红楼梦》第七十回中,史湘云的《如梦令》。此时,俺已明白了老先生的意思。
老先生继续道:“纤手自拈来,空使鹃啼燕妒。且住,且住!莫放春光别去!”这首表面看来借景言情的词,实是暗喻做人应该旷达乐观。
老先生当着众人的面,不好意思明说,于是借诗言志,鼓励俺把眼前的事情看开看淡,自有美景在前程。
俺谦卑地背了一句“真名士,自风流!”
老先生知道俺懂了。稽首言道:“然也,然也!”
俺一看老先生如此,马上深鞠一躬:“不敢,不敢!”
大家呆呆地看着俺与老先生,一头雾水。
第二天,俺正靠在风箱上啃山药面饼子。厂长从办公室里走出来跟俺说:“孩子啊,今年征兵工作开始了。俺跟支部书记商量了,决定今年咱村就让你一个人去体检。”
俺回想起去年应征的往事。
当时,俺和全村十多个适龄青年,参加了公社武装部组织的体检,俺是两名初检合格者之一。在后来的县体检中,俺是俺们村唯一一名各科体检都合格的应征青年。事后,县武装部军事科长告诉俺,如果政审没问题,你就等着换军装吧。
政审中,村里一个在公社初检中被淘汰的人,跑到公社向接兵部队首长反映情况。他说他爷爷是八路军战士,在一次战斗中牺牲,他说他们家是烈属。他是烈属子女。他质问为什么不让根红苗正的人当兵?
他还无中生有地伪造说,俺爹的的哥哥是汉奸,在日本人的炮楼里为日本人做饭,出卖八路军。总之,他充分地发挥了自己大脑的形象思维能力及想象力,罗列了非常多“莫须有”的罪名。在那个政治挂帅的年代,他终于成功地实现了“不让我去,谁也去不成”的目的。
入武名单确定了,俺因政审没通过没有入伍。
接兵部队的首长心感蹊跷,就专程来俺们村党支部了解此事。当核实俺爹的哥哥一事时,支部书记和大队长异口同声地说,孩子他爹根本就没有哥哥,他们家辈辈单传。
部队首长哭笑不得。只好把反映情况的人如实告诉了党支部。书记马上接过话题:“他不是烈属子女,他爷爷也根本就没有参加过革命,也不是什么八路军战士。而是村里宗族冲突中的骨干分子。”
部队首长愕然。
他中肯地向党支部建议,这种人不适合去部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