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场人间禅话
——第二届东楚禅诗创作研讨笔会慈光精舍“诗里话禅”雅集侧记
文/曹红燕 图/吴建新

“为了“诗与远方”,为了“禅之妙乐”,今晚,我们坐在了这里!
今晚,北京、上海、浙江、河南、成都、河北、江苏、江西、广州及我们湖北的近40位诗人,从全国不同的省市千里迢迢冒着暑热奔赴而来。
慈光精舍,是一处深受诗人喜爱的有诗有禅的雅致的文化净地,第一届东楚禅诗创作研讨笔会也是从这里聚集,从这里出发,向光而行。
第二届东楚禅诗创作研讨笔会,我们又是荣幸地来到了这里,从这里集合,从这里出发,去探寻我们的诗心、我们的禅心。
感恩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湖北省佛教协会会长、黄梅五祖寺方丈、黄石东方山弘化禅寺方丈正慈大和尚的慈悲!打开慈光精舍的大门,一次再次对我们的接纳。对诗歌的接纳,对文化的接纳!……”
7月21日晚,慈光精舍五明讲堂里,正在“诗里话禅”。

这是第二届东楚禅诗创作研讨笔会进行的第一个主题活动。这场雅集由著名主持人徐燕玲主持。

诗人们在慈光精舍禅意满满的五明讲堂,在正慈法师书写的“与谁同坐”壁挂前,与正慈法师同坐,与来自五祖寺及各寺院的禅者同坐,与来自全国不同地方的诗者同坐,与以茶修禅的茶人同坐,与以古琴修禅的琴家同坐,与演唱“菩提树”的歌者同坐。
诗人们沉浸于禅的意境之中:

慈光合唱团演唱者用优美的声音唱起了禅者神秀和慧能的诗偈《菩提树》及歌曲《古梅》。
慈光读书会成员朗诵了正慈法师的禅诗《梨花赞》,及第一届东楚禅诗笔会中创作的多首优秀禅诗。

武汉音乐学院副教授宁晓静表演古琴曲《良宵引》《阳关三叠》等。
诗人们沉浸于禅的意境之中:

每一位茶席都有一位禅者般的茶人,茶人胡冰、肖玉慧等十几位茶人,她们始终在安定的状态中,为诗人们添水续茶。诗人们一杯一杯品饮,于茶中悟禅。

雅集中,来自浙江湖州、祖籍湖北大冶的诗人李浔代表诗人们发言,他说,举办东楚禅诗创作笔会,是一件对社会对诗歌创作都有积极意义的活动。

东方山弘化禅寺监院智维法师在雅集中对参加笔会的诗人表示了热烈的欢迎,他对诗人们说:什么是禅,佛陀拈花,迦叶尊者笑了,这就是禅。什么是诗?各位老师的诗写好了,读者笑了,这就是诗。智维法师还朗诵并解读了他自己的禅诗《太阳》等。
最后,著名主持人徐燕玲朗诵了正慈法师在这次笔会举办前夜写的禅诗《雨水珠子与泪水珠子》。正慈法师在《雨水珠子与泪水珠子》这首诗中表达了一位禅者的慈悲之心。徐燕玲在朗诵这首诗里,眼里也闪动出泪光。

正慈法师在写这首诗时写了这样一段话:诗人,是心怀理想的人,禅人,是心怀慈悲的人。如果诗人的理想与禅人的慈悲,如愿能化作一种自带光芒,那就是诗人的理想之光、禅人的慈悲之光。这场雅集中,诗人与禅者同坐,完成了诗人的理想之光与禅人的慈悲之光的交织转化。

正慈法师感叹,这场雅集即是一场“人间禅话”!
雅集之后,诗人们这夜就住宿于慈光精舍。这晚雨特别大,雷声不断,诗人们从精舍的雨声雷声中再次听懂了这场“人间禅话”!
来自江苏的诗人雷默住在慈光精舍,听着这雨声雷声,当晚写诗一首:
《夜宿慈光精舍,听雷》
那一刻
雷醒了,雨醒了
山溪江河一起醒了
那一刻
花醒了,树醒了
东方山脚下的我
也醒了

这晚,经过一场“人间禅话”,万物醒来!诗人们,醒来!醒来,便自带光芒!

精舍全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