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有“西凤”凤型酒,东有“东凤”葡萄酒。位于陕西省丹凤县商山脚下、丹江河畔的东凤酒庄,是丹凤1911年始创葡萄酒以来历史久、影响大的“东凤”牌商标传承者,是陕西东凤酒庄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青宁59岁回乡所建,他的目标就是酿秦岭深处好葡萄酒。

续注“东凤”牌商标
保护丹凤葡萄酒老品牌
陕西东凤酒庄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青宁,1957年8月出生在青海省西宁市,祖籍在陕西省丹凤县。在他6岁时,便跟随父辈去了黑龙江省,1975年,年满18岁的王青宁进入黑龙江省八五二农场五分场修配厂工作,后来还任团委书记、工业场长。1986年,他陪父亲回到了家乡丹凤,被分配在陕西丹凤葡萄酒厂任供应科科长,经营副厂长,一干就是6年。这时他开始和丹凤葡萄酒有了交集。

谈论起葡萄酒,王青宁打开了话匣子。“丹凤葡萄酒始于1911年,由意大利传教士安西曼教徒华国文引入欧洲工艺,在丹凤龙驹寨建立“美利酿酒公司”从事果酒酿造,至今已有111年历史,是继1892年张裕葡萄酒之后,中国第二个葡萄酒生产企业。”王青宁说,丹凤葡萄酒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达到鼎盛时期,年产量达到1万吨,风靡全国,产品曾出口欧洲、日本等国家。其间,丹凤葡萄酒使用过‘共和牌’‘工农牌’‘丹江牌’等品牌商标,直到最后‘东凤牌’。

“那个时候,光是酒厂门口来运酒的卡车能排几十辆。十分有幸那个时代我参与过。到了1997年,酒厂再次改制,丹凤葡萄酒开始没落了,直到2000年停产。”自豪的同时,王青宁话语间也难掩失落。

据王青宁介绍,“东凤”得名于丹凤藉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1991年所题写“秦为古龙地、自有双凤舞”,西有“西凤”凤型酒,东有“东凤”葡萄酒,双凤呈祥,代表了陕西酒类的品格,构建了中华凤的文化。不忍心老品牌就此消失,2001年,在外地工作的王青宁续注了“东凤牌”,成立了丹凤东凤酒庄有限公司,后更名为陕西东凤酒庄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葡萄酒代销等。

59岁回乡创业
融资1.58亿建酒庄
“从以前在酒厂工作,到后来代销葡萄酒,我这几十年就没离开过葡萄酒,老了老了,总觉得不太圆满。”于是,2016年,59岁的王青宁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回乡创业,重振丹凤葡萄酒雄风。

在丹凤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他融资1.58亿元打造东凤葡萄酒庄,集葡萄酒酿造、贮藏、文化展示、消费体验于一体,同时还设有红酒品鉴区、红酒休闲接待区、葡萄种植游憩区等,在提供就业岗位的同时,还带动旅游经济发展。
王青宁说,建设东凤酒庄是他一直以来都想干的事。“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提升的眼光看待问题,要根据时代发展不断运用先进科学继续提高产品质量,得到消费者认可,东凤酒庄就是一次尝试和创新。”

在王青宁看来,酿造出好的葡萄酒,除过优质的原料和先进的设备外,适合藏酒的酒窖也非常关键。为此,东凤酒庄选用国内一流葡萄穗选、粒选前处理设备及三连体灌装机,采取区间温度控制法,利用冷冻机智能传导进行智能发酵。同时,为了更好的储藏葡萄酒,因地制宜打造了洞藏酒窖,温度常年保持在13~15℃,恒温恒湿,冬暖夏凉,可使用长时发酵工艺,利用洞藏岩体透气、瓶体和岩体直接接触等优势,实现了酿造世界一流葡萄酒的客观条件,得到了法国、意大利、澳洲、葡萄牙等国外专家的称赞。
佩服王青宁的果敢和远见,同时也感慨他的情怀。为了传承和弘扬丹凤葡萄酒文化,推进葡萄酒产业健康发展,他在酒窖还建设了文化博览室,充分挖掘历史资源,展示了酒庄文化,让“东凤”这一品牌深入人心。

不忘初心、勇往直前
酿秦岭深处好葡萄酒
如何让消费者和市场认可产品?这是大多数创业者面临的一个问题,王青宁也不例外。但他告诉记者,因为拥有卓越的品质、优质的服务和多元化的产品,所以这个问题他有信心、有决心,也有能力去解决。
但其实最让他头疼的问题还是市场供求。王青宁说,目前酒庄有年份珍藏干红、特级珍藏干红、陶罐自然甜等几十个品种。正常情况下,酒庄年产酒5000吨,也就是666.5万瓶,产值超亿元。“但是目前市场需求和我们的生产力不匹配。只能是市场上需要多少,我们生产多少。”他表示,对于这个问题,政府部门也很重视,把葡萄酒当作一项产业来做,同时他们企业自己也在努力尝试开发市场。

如今选择创业的人越来越多,王青宁对此有自己的看法。创业不是个简单的事情,创业初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因此一定要建立信心。王青宁坦言,商场上浮浮沉沉的经验告诉他,勇往直前的精神最可贵,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要忘记自己的目标。“我的目标就是酿秦岭深处好葡萄酒,重振丹凤葡萄酒雄风,让这一“百年老字号”焕发新生机,为当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应有贡献。”(华商报记者 程娟 编辑 刘靖 薛创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