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珠
序
文/荆杰
演播/光辉 乔乔
总编/王公普
执行总编/吴玉磊
监制/蒿军强
龙珠从古至今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神物,具有丰富的寓意和象征。古人有“龙珠在颔”的说法,把龙所戏的珠子称为“龙珠”。而龙珠多为夜明珠、珍珠类,自古及今,龙珠被尊崇为是一种宝珠,可避水火。在传统文化中,相传“龙珠”是龙吐出来的,有“二龙戏珠”,“群龙戏珠”,“云龙捧寿”等,都是表示祝愿平安与长寿的寓意。龙珠,已然成为中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符号。
濮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颛顼遗都”、“帝舜故里”之称,被中国古都学会命名为“中华帝都”。1987年出土的距今6400多年的蚌塑龙形图案,被誉为“中华第一龙”,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据此命名濮阳为“华夏龙都”。卫国在濮阳建都388年,诸侯14次在此会盟。孔子周游列国14年,其中十年在濮阳。濮阳人杰地灵,英才辈出,造字圣人仓颉、天文学 家僧一行、一代名相商鞅、《吕氏春秋》的编撰者吕不韦等 历史名人均诞生在这里。濮阳还是中国姓氏的重要起源地之一,张、范、姚、秦、顾、孟、骆等姓氏均发源于此。濮阳杂技享誉中外,是“中国杂技之乡”。

既然“龙珠”是龙戏之物,做为中国传统神物,万灵之长的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上下五千年文化的代表,底蕴更是丰富而深厚。据说龙形有“三停九似说”。自首至膊,膊至腰,腰至尾皆相停也,谓之“三停”。九似者: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相传龙能识宝,兴云作雨,降妖伏魔。是英雄、权威和尊贵的象征,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被视为吉祥。因而龙所戏之珠(夜明珠、珍珠)又称为火龙珠,寓意财富和光明。
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坚定的话语指引未来:“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何以文明?何以中国?
横竖撇捺点折钩,多少绝续兴替,岁月深藏;多少传承创新,生生不息。中华文明,星河璀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的研究成果,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

龙珠既是吉祥之物,也是珍稀之物。从来都是既神秘又难得到,唯机缘巧合者方可。相传,龙的舌头上有一个小孔,龙珠便藏在其中,当龙打算吐出珠子时,它会张开嘴将珠子吐出来,并用自己的气息将珠子推送到高空中,随后颠簸、旋转,最终落入有缘人家。龙珠会散发出瑰丽的七色光芒,得之者非富即贵。故历代帝王都视之为王权的象征。
“龙珠”象征龙的力量和权力,天珠指的是天的玉珠,代表着上天的祝福。龙珠和天珠除去它神秘之外还是有着许多功效的。①防辟邪恶:传说龙珠天珠有辟邪驱鬼,消除恶气的作用。②调节身心:龙珠和天珠能够改善身体健康状况,调节身心,增强体质。③招财旺运:龙珠天珠能够帮助人们招财旺运,增加好运,让人们事事顺利。④提升人气:佩戴龙珠天珠能够提升人的人气和地位,给人们带来更多的荣誉和尊重。⑤增强信仰:龙珠天珠有助于人们增强信仰,提高人的修养和境界。更重要的是龙珠天珠是中华民族的尊崇神物,龙的传人佩戴后有助于凝聚民族合力,增强爱家爱国爰中华的情怀!

岁月绵延,时光流转,千百年来,在中华大地上围绕着龙的主题上演了一幕幕可歌可泣英雄事迹,龙的文化也越来越丰富,推陈出新。每当传统佳节如春节、元宵节、二月二龙抬头、端午赛龙舟、各式祭祀、庙会、中秋等节日中,都少不了龙文化的元素,可以说“龙”已根植于中华民族,溶进血液里,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彰显着龙的传人对先祖的尊崇与敬畏,骄傲与自豪,表现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追求美好生活,共创和谐世界的伟大胸襟。
2023年7月18日
作者:荆杰、中共党员、山东大学毕业、优秀党务工作者、著名撰稿人、词作家。
演播:光辉 国家级著名播音员。
演播:乔乔 国家级著名播音员。
责编/刘欣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