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惠孟学,陕西富平人士,现居湖北十堰市,平日酷爱历史文学。希望自己的作品能给大家带来快乐,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顺意!
◎《我的老父亲》(原创)
◆惠孟学(陕西)
“我的老父亲,我最亲爱的人,这辈子作你的儿女我还没作够,期望还有下辈子,再作你的儿女”。此刻,把刘和刚的这首歌放在这里那就再恰当不过了,完全是我内心所想要说的话。
二零一八年农历三月初七凌晨一点四十二分父亲因病去世,终年六十六岁,辛苦操劳了一生的父亲终于可以好好的休息了。万般不忍,却又无可奈何。 
村里人听到父亲去世的消息,都说“多好的人怎么就没了,可惜了”“他妈的阎王爷不长眼,放着那么多恶人大坏蛋不收,专捡好人收”.......
父亲一生为人忠厚实在,办事小心谨慎,持家勤劳节俭,那都是在村子里和亲戚里出了名的。
父亲常说“做事不能亏人,亏人没有好下场”,有了这个指导思想以后,家里的日子想大富大贵那是不可能了,但凭着父亲吃苦耐劳、勤俭持家的精神,一家人吃饱穿暖还是不成问题的。父亲不管干什么事首先考虑别人有没有吃亏,至于自己吃点亏,父亲叫做积福行善,说不定哪一天老天爷高兴了,会给我家的院子里降落下一个大大的红包。
父亲年轻时学过泥瓦匠的手艺,村子里谁家的墙破了屋顶漏雨,请到了父亲都会去帮忙,而且尽心尽责一丝不苟,都是乡里乡亲的分文不收。父亲还会砌灶台,而且砌的非常好,那在村子里是非常有名气的,以至于村子里十家有九家的灶台都是父亲砌的。砌个灶台一般大半天时间,砌好后父亲还要等主家生火做饭后,看那里有毛病再修理一下,就好象在给自己家砌,生怕哪里有毛病影响了自己的好名声,当然也是分文不收,算是给乡邻们帮忙了。后来我才想明白,那不是什么父亲的手艺好,而是父亲的人好心底好。
村子里不管谁家有红白喜事,只要请到了父亲,父亲都会去帮忙,哪怕家里有天大的事他也不管。父亲总是早早的去,晚晚的归,认认真真地干好主事人分给自己的那份活,用父亲的话说就是“应人事小,误人事大”。有时我也问父亲“你何必那么认真呢,我们家快四十年了都没有办过红白事”,父亲说“这事吗,太阳门前照,家家都有一回,现在没有,我去世了你还不要请人家帮忙吗?”。还真应了父亲的话,父亲去世后,乡亲们都是自带工具自愿前来帮忙,忙前忙后非常尽心尽力。和那些拿着好烟好酒去请别人,别人实在掰不开情面才去帮忙的人家比起来,那真是天壤之别。
父亲是农民种了一辈子地,庄稼地里的活样样在行,平时将自家的六亩五分地打理的井井有条。那个年代种地没有大型机械,地里的活大都靠人力完成,父亲和乡亲们一样过着日出而作日没而归,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只有不断的辛苦劳作才能解决一家人的吃饭问题。在父亲的眼里,农民种不好地是要被笑话的,收到家的粮食要拿一部分交给国家,要不我们的解放军吃什么,谁为我们保家卫国。农闲时,父亲还要到附近的工地上打工补贴家用,早出晚归风吹日晒,干着最脏最累的活,拿着最低最少的收入。父亲那么不容易,而我上学还要大把大把的花钱,有时心里十分难受就产生了退学的念头,父亲知道后说“就你这身体,不要说干活了,就是在工地上站一天你都受不了,你还是好好上学吧,要不前面花的钱都打水漂了”。对于来钱快的人,子女上学那是再平常不过的事,可对于我的父亲来说那实在是太不容易了,这难道不是好父亲吗?
父亲常说的一句话“花钱容易,挣钱艰难”,所以父亲平时非常节俭,哪怕是花一分钱,也要在心里盘算上十来遍。
小时候有一件事我现在还记忆犹新,我和姐姐在街道上看到别的小孩吃西瓜,那西瓜可真是香甜可口,就缠着父亲要买。父亲当时一言不发,不打我们也不骂我们,脸上流露出十分无奈的表情。后来自己做了父亲,才理解了父亲当时的心情。天下的父母谁不疼爱自己的儿女,父亲当时或是嫌贵,或是钱不够,或是有钱但还有更重要的事去办,实在没有办法,现在回想起来还后悔不已。
父亲吃饭从不讲究,只要能吃饱就行,穿的衣服破的实在不行了,邻居们看不过眼就会把自己感觉过时的衣服给父亲,父亲就接着穿了。父亲闲暇了,就是喝喝茶、抽抽烟、听听秦腔戏,高兴了再吼上几句。喝的茶叶当然是商店里最便宜的茶叶,父亲认为茶喝起来越苦越好,最好是喝后能听到肚子里叽里咕噜的响声。父亲从不抽纸烟,只抽自己种自己制作的旱烟,说是抽旱烟比纸烟过瘾,但我认为父亲应该是心疼钱吧。在父亲的影响下,我也养成了勤俭节约的习惯,从不乱花一分钱,深知花钱容易赚钱艰难的道理。
父亲的葬礼是在农历三月十一日举行的,正是五一节的前几天,天气不冷不热。那一天我永远也忘不了。
父亲的好仿佛感动了上天,在灵柩出殡的前一日下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雨,苍天也为父亲落下了伤心的泪水。在举行葬礼的那天早上,天空湛蓝,空气清爽,金色的阳光铺满大地,田野里鸟语花香。
上午七时整,出殡仪式正式开始。村里的一群年轻小伙子小心翼翼轻手轻脚的将父亲的棺木抬出家门,缓慢前行,并稳稳的放在灵车上,生怕一不小心就会惊醒沉睡中的父亲。十二人组成的鼓吹乐队在前面奏乐开道,灵车缓缓的紧随其后,灵车后面是一排排孝子贤孙,本家的哥哥姐姐弟弟妹妹都来了,再后面就是村里的男女老少,路上黑压压的一片,乡亲们都来送父亲最后一程,都没有忘记父亲的好。从家门口到坟地二里多长的路边摆满了鞭炮烟花,灵车缓慢前行,路边的鞭炮烟花也依次燃放,鞭炮震耳发聩,烟花直冲云霄。父亲生前吃了那么多的苦,从没有乱花过一分钱,死后也让父亲风风光光的走上这一回,也算是做儿子尽的最后一片孝心。
愿父亲在地下安息!
写于湖北十堰2021.3.16后记:可怜天下父母心, 愿天下的儿女都能孝敬自己的父母,做父母的都不容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