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中秋节赋
时维八月,节届中秋。明月中天兮朗照,千家团聚;长河子夜兮新晴,万户欢讴。对歌把盏,欲共婵娟兮起舞;结社吟诗,相娱伯仲兮唱酬。最是寻常之百姓,走亲送礼;躬临普遍兮九街,宴客交流。豪门大宅,燕舞莺歌兮永夜;陋室草庐,炊烟灶火兮长愁。月饼不知兮何味,长歌当哭;口粮漫说兮下餐,每日惟忧。诗人高会,抒发黎民之感慨;骚客空前,阐明家国兮智谋。
木兰山樵诗曰:
齐家庆贺大团圆,代代无穷忆往年。
细说当今青黛者,冰霜华髪奈何天。
【注释】:
①中秋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为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一年有四季,每季三个月,分别被称为孟月、仲月、季月三部分,因此秋季的第二月叫仲秋,又因农历八月十五日,在八月中旬,故称“中秋”。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中秋节一般有吃月饼以及赏月的习俗。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后中秋节赋
词源周礼,节说玄宗。羽衣神曲,挂酒月宫。神话之嫦娥偷药,飞天诡谲;传奇兮玉兔下凡,寻秘朦胧。春秋阶段,天子率先以拜月;秦汉时期,官员如法兮跟风。登科及第,比喻兮堪翘凤阙;上榜占魁,引伸兮摘桂蟾宫。台榭贵家以结社,品茶嚼饼;城楼黔首兮登高,把酒临风。银蟾光满,玉露凉生兮送爽;丹桂香飘,弦歌鼎沸兮举盅。贫富倾城兮祭月,焚香叩首;尊卑良夜以相酬,作揖鞠躬。彩云初散,儿女喧哗于佳节;鲜果纷呈,天灯熠烁以当空。香案高燃以红烛,合家团聚;钱塘怒起以雪涛,拍浪心胸。张灯结彩,不啻于琉璃之世界;说爱谈情,猜谜于浪漫兮花丛。烧塔燃烟兮起义,反元信号;堆柴抗法兮灭夷,歼敌英雄。
木兰山樵诗曰:
发明月饼说成功,裴寂军粮自不同。
月饼充饥生巧构,反清队伍说从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