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寿正书
文/王建申
大约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的一天中午。当时我在县公安局工作等执行完任务,回来的时候,食堂已经开过饭了,于是我准备在附近的一家小饭店里就餐,正在这时候正好遇到宋芳卿老师。
记得第一次与宋老师认识还是在在八十年代的末期,县里成立了书画协会,宋芳卿和董五星二位老师(任书画协会的负责人)到公安局办理刻制协会公章和备案手续。当时我在县公安局治安科分管这项业务,他们找到我以后先做了自我介绍,并说明来意。
当我听说是书画协会的负责人,又因为我从小爱好书法,十二岁就帮父亲为乡亲写春联。当时我停下正在写的一份材料,热情的接待了二位老师。
那年月公安局的办公条件很差,我们治安办公室和刑警队是隔壁,隔壁的墙,是芦苇和秫秸隔的一道墙,抺的一層白灰泥,坑坑洼洼的,特别粗糙,我用白报纸写了一幅字画,贴在墙上以弥补粗糙的墙面,至今仍记的是七张条屏,分别用正草隶篆行五种字体加上一幅对联共七个条屏把这整个粗糙的墙面裱糊的严严实实,虽说咱的字写的不怎么样,也不断受到一些爱好书画者的夸奖……宋老师和董老师见到这幅字画后,他们问我这是谁写的?因为这二位老师对隆尧县大部分爱好书画的人都比较熟悉,当然对我这个无名小卒的书法作品有点生疏啊,宋老师问我这是谁写的呀?我说甭管谁写的,你就先给提提意见,有什么缺陷?并希望二位老师多多指点。这时这位宋老师微笑着说:“听口气,好像是你写的吧!”我说:让二位老师笑话了!”接下来他又重新对我打量一番说:“写的不错,真的,而且是正草隶篆行各种字体还很全面,了不起呀!”并且非常诚恳的对我提了一些建议……
这算是我和宋董二位老师正式认识。后来我也加入了我们县的书法协会,从此和宋老师就有了联系。
其实我真正第一次见到宋芳卿老师时,那是在1966年3月,那时邢台地区一场强烈的地震将隆尧县震的房倒屋塌,周恩来总理和李先念副总理到隆尧进行视察,李副总理对当时在牛家桥的桥头墙壁上书写大标语的宋芳卿老师做了赞杨,当时我去那里救灾,虽说没见到李副总理。但是见到宋老师在写标语,记的内容好像是:隆尧人民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还有周总理的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发展生产,重建家园,的指示等大字标语,大家都在议论纷纷说老宋真的了不起!连李副总理都称他大书法家……
这次我在这个小饭店里又碰见了宋老师,我问他:"你也到此吃饭吗?”他说:“今天我生日,邀了几位书画友在我的寒舍一聚,正好又碰上了你,走!咱们一块到我家吃顿便饭,于是我便对饭店的老板说宋老师要的这些菜肴,我结账,都是老熟人了,结了账寒暄了几句,就和宋老师一块到他的家里。记得他的家住县城东西大街路北一农家小院里。

到他家后我见到书画协会的董五星,唐景胜,范吉祥范余祥等还有几位陌生的面孔,大约有七八个人吧,摆了一张桌子,摆上酒,菜,大家一块儿一边喝酒,一边谈论书画方面的知识,我的年岁最小,再说了,我也向来滴酒不沾,理所当然我就负责掂茶倒水斟酒,端菜,并且静听各位老师的高谈阔论……酒足饭饱以后,宋老师摆开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大家一块儿现场书写,一块儿互相切磋。这些文友互相之间也非常客气,每人纷纷留下珍贵墨宝。最后,宋老师对那几个我比较陌生人说:“我来介绍一个书画新秀,这位是公安局的王建申同志,也非常喜欢书画,来!小王,你也写一幅,面对这些书画界的老前辈,我真的有点犯怵,不过宋老师的盛请我也难以推脱,我想了想,趁此机会也让些行家里手给指点指点,于是我先给这些老师鞠了个躬接着便说:“诸位都是老前辈,晚辈班门弄斧了!”心想虽然自己写不好,但是,也要拿出点新鲜玩意儿,记得过去有位电影明星叫赵丹的,在报刋上发表过一幅寿字,是倒着写的,当时我感到很稀奇,于是就练习了几次,这时我把笔墨纸砚准备好,就开始写了,我将一大笔沾好墨汁在砚台上又转了一下,(因夀字的落笔时要出现飞白。)因为是倒写,大家一开始都不知道我写的是什么字,后来,我用宣纸把余墨沾了一下,轻轻颠倒过,掂起来,让大家看,这时候大家突然发觉我写的是一个大寿字,因刚开始写时是倒写的,大家没有发现,后来大家发现了是一个大大的榜书草体的寿字,当时我的心情也非常激动和兴奋,我觉得这个寿字发揮的还差不多,因为各位老师见我是倒写的,也感到非常新奇,便为此带来一阵热烈掌声。宋老师称赞我说:"看来我们县的书画界后继有人呀!这位书坛新秀虽然是拿枪杆子的公安战士,我觉得他对这个寿字写的还是挺潇洒的,而且利用了一种新鲜形式倒写出来,实属罕见,可喜可贺! ” 我说:“希望各位老前辈多提宝贵见!!”这时候记得好像是一位河北省书画协会的老师他和宋老师是同学,拍了拍我的肩膀,示意我出来,于是我就同这位老师走到门外,他小声说:“小王啊!喜字可倒贴,福字可以倒写,寓意喜到了,福到了,可是这寿字可不能倒写呀,含意着人的寿命已经到了,这样是不太吉利的。”当时我的心里猛一惊。瞬间翻江倒海,心乱如麻,怎么办呢?怎么挽回这种败局啊?当时也在年轻,大脑反映的也比较快,脑海里思绪万千,又马上平静下来,想出一个挽回这种败局的措施。当我想好以后,重新回到我写的这个寿字旁边,对各位老师说,我这个作品还不完整,需要落个款吧!于是我就换了支小笔落款道:倒寿正书返老还童,南山东海冬去春归!并写上年号和姓名。接下来我说:"这个寿的含意是祝宋老师返老还童,今年60岁明年59岁,后年就是58岁……越活越年轻!!这时又一阵掌声。宋老师夸奖我说,不愧是干公安的,脑子就是快,这时,宋老师拿了两个小夹子,夹起这幅寿字,挂在他的墙上,笑嘻嘻的说,借其吉言,这就等于是小王对我祝寿的作品,作为一个纪念,越活越年轻。 有人提议说,最好用红色把白纸再喷染一下,我笑了笑说:“其实用白纸也有一定的意义,白和百是谐音,祝宋老师长命百岁!再者说白字是百字去了一(横)说明100-1等于99。所以白就标志九十九!让宋老师活到99,力争一百岁!!这时候又一阵掌声打断了我的话,当时我的心非常紧张,又非常兴奋,但又怕别人再给我出难题,我就顺坡下驴的对大家说:“我是干公安的,不能在外久呆,我要回去了,再见了,各位老师。”
从此以后,我常到宋老师那里玩儿,后来他又搬到邢台铁路桥头的时候,我还去过几次。现在宋老师虽然去世了,但是他那高大魁梧的形象和大气磅礴的书法墨宝,仍然留在我的心目中,
同时这个《倒寿正书》的故事,也深深的刻印在我的脑海里,永不磨灭……
【作者简介】王建申,字魁寿,笔名渐深,中共党员,河北隆尧县人,退休公安干部,大专文化,中国老年书画协会会员,中国老年书画研究协会会员,2019年曾获中国文学作家名人榜文学实力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