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丹桂飘香,实名姚学俊,上海人。上海浦东作协会员,上海海上风、长衫、新声等诗社会员。爱在诗里散步,喜欢文字,用真情记录生活。
想起戈壁滩
文/丹桂飘香
广袤,苍凉
常有落日滾动
孤烟升腾
缺水
日子如一枚卷曲的枯叶
骆驼草顽强地生长
早出晚归
这一镐砸下
肯定又是石头
不气馁
细心梳理每一寸土
用汗水滴灌
终于长出了庄稼
玉米、大豆、高粱
戈壁穿上了新衣裳
一群鸟飞过
撂下一段清唱
诗歌的创作定力是这样获得的
今音评论:
《想起戈壁滩》第一段精彩,第二段跑粗,第三段收拢,不拖泥带水。第二段也是对比和衬托第一段的精华,就是人生怀念中的经历过的那一个瞬间的感悟。简洁明了,诗点集中,没有散开。有的人第二段把握不住,就容易散开,然后就收不拢了。这首诗没有这种现象,比如,能捏得住诗歌的走向,不离题,不偏题。
第三段是多元结构和认知,其寓意不作过多解释,也是布景的辽阔和打开想象空间的手法。三段之间的轻重缓急也展示出来了,比如,第一段重,第二段次重,第三段趋弱化处理。比如弱在“飞过”,就好比余音缭绕。
诗歌创作不但能写,而且认识到位,用写与识同步来彰显定力,这作为内在关系的掌握,真正实现了创作中的自由与翱翔,比如不会受制于人。现在,受制于人的诗歌也有,而这首诗歌写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别人不一样, 这个不一样就是新。比如,新在对铺垫的灵活应用是用倒铺手法,改变了常规的逐层正铺的将诗点置后亮相,而是把诗点置前凸显,比如第一段第一行和第二行的手法,就是如此,有点类似于演绎法。
作者:丹桂飘香
荣誉顾问:关敏仪 然空 箫潇
秋秋 胡晶清 施国标
评论:今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