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遗梦
第二十七章 灵魂抵达(续)
至美
现在想想,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仍旧会记着那个温暖如春,其乐融融的场面,那个叫苏雅兰和七根冰棍的故事。
年轮在时间的记忆中点亮每一个平淡或精彩的日子,我就在这样温馨的环境中慢慢地长大。”
高山听到这里,眼圈红红的说:“我真的没有想到,你成长的家庭氛围这么好,真是令我感动。”
苏雅兰说:“现在,我也经常为自己成长的氛围感到幸运,我有一个幸福的原生家庭,这是上天给与我得恩赐。虽说,我成长的环境在别人眼里是很一般,但在我的眼里,它是一个最美丽的地方。那时,春天会来的格外晚,哪怕已经是三月初,气温也老上不去,整天阴蒙蒙的。路上的野花,野草还没有一丝绿色,万物复数的迹象压根不存在,一个月人们见不着几回太阳,连队的男人女人们,也不能像往年那样能够在外面赛一赛太阳,聚一聚聊聊东家或西家谁的新闻了。
但是大人们依旧要早早备好春播用的种子,这是一块极好的种植宝地,伊犁原本素有塞外江南之称,早在十九世纪初,俄国人侵吞了这块宝地,后来,被左宗棠带兵将北边收回,但以伊犁河为界的南边老伊犁却无法收回,也就是今天的哈斯克斯坦等小国。现在,靠近伊犁河这块黑土地尤其富饶,自从把几千年的荒地开拓出来后,现在是种什么长什么。种上小麦,小麦成长后,远远望去,似一根连绵起伏的绿带,麦浪迎风过来,又迎风过去,好看极了。 在我的成长画面里,经常是躺在麦田地里看天边的云彩。当我躺在绿油油的麦田地里时,看到天空飘过来的云彩,似一匹奔腾的马儿,又好似朵朵盛开的牡丹花,又好似神话故事里衣袂飘飘的仙女,在这样的环境下,展开我头脑中的所有知道的素材,很好地培养了我丰富的想象力。
如果说我的童年是无忧无虑的话,那么我的少女时代是苦涩而美好的。”
苏雅兰滔滔不绝,话匣子一旦打开,便有刹不住车的架式,她问高山:“我说这些你没有感到烦吧,如果你不想听了,我就不讲了。”高山正聚精会神听她讲着,听她这样问,便立刻说:“你说下去,我正听得津津有味呢。”
苏雅兰继续回忆:“过去新疆的冬季很冷。令我记忆深刻的是,有一天清晨,寒风呼啸,万物被肆虐,那风仿佛要撼动周围的一切。
苏雅兰看看高山聚精会神地摸样,忍不住笑:“呵呵,你现在可以尽情打开你丰富的想象力,假如是一部电影,会是这样一个画面,天刚蒙蒙亮,路上没有行人,一切都笼罩在白茫茫中,前一天晚上,雪下了有二十厘米厚。公路的拐角处出现了一个蓝点,慢慢地放大成一个蓝色的少女身影,正顶风前行。那正是十六岁的我,独自,深一脚浅一脚的,行走在通往高中学校的路上。
女大十八变,那时的我是十分自恋的,知道自己已变成了一个端庄秀丽,亭亭玉立的高挑女孩。那天我的马尾扎得很高,顶着我的白头巾像一个雪人头,一定会映着我漆黑的双眸和冻红的脸颊,分外醒目。
那天走在路上,我感觉屋里屋外的确是两重天。但此刻,家里的温暖如春已被抛在身后。高二已是非常重要的年级,每天的课程老师都排得很紧,但今天究竟还是要迟到了。我不能怪昨天晚上,妹妹苏雅云旧病复发,引起她一晚上都没有睡觉。那时,家里的孩子只有我和妹妹了,也只有爸爸妈妈和我来共同照顾妹妹。
大哥前年去了外地工作。刚开始,大哥考虑到妹妹的病不想走,可是妈妈不愿意。
妈妈告诉他说:“老大,你在外面找到工作不容易,可千万不能耽误了前程,你放心去吧,家里还有我和你爸,再说雅兰现在也长大了,也可以帮我们不少忙。”
大哥一看妈妈坚持让他走,话不多的他便到离家六十公里外的地方工作去了。每个月,他都会回来,回来后的任务就是帮着家里干活。每次走之前会把水缸里的水担满,劈一堆够烧一个月的柴火。而且,他每次回来还会给我和妹妹买小礼物,比如小手绢,发卡之类。我一直认为大哥就是中国人家庭里的老大典型风范,比如说吃苦耐劳,孝顺父母,爱护弟妹等等很多让我值得敬佩的优点。
二哥去年也上大学走了,只有假期才能回来。他回来时会给我带我喜欢看的各种书籍,例如《红楼梦》,《嘉莉妹妹》,《封神榜》此类书。但在我眼里,二哥还是有些爱耍滑头。我听过同学们议论说一般家里的老大老实忠厚,老二狡猾懒惰,我认为此评价也非常正确。二哥只要一提到干活,就会找各种理由推三阻四。比如说,他跟同学约好了,没有办法去了,要不就是说他现在肚子痛等一等之类推脱话。如果去地里干活,等大家把活都干完了,发现他却在地头睡觉,让人啼笑皆非。可是,他嘴甜,哄得爸爸妈妈在男孩子里面还是最喜欢他,护他最多,好吃的也给他最多。
三哥去年参军走了,这个除爸爸之外唯一的劳动力去广阔的军营接受锻炼,开启他新的人生去了。
现在,由爸爸妈妈和我来照顾妹妹,虽然有些累。妹妹十岁时,得了一场叫做重症肌无力的病,令全家陷入悲伤之中。我发现,自妹妹病后,爸爸妈妈的笑容越来越少。妹妹以前懂事乖巧,聪敏可人,长着一张红红的苹果脸,是一个善良可爱的女孩子,而且还是我忠实的小跟班。我的语文和英语成绩,在学校一直名列前茅。四年级时我就写过一篇以妹妹苏雅云为原型的作文,名叫“我的妹妹”。这篇作文常年被班里,学校列为范文。每一届的新生上学,都会有语文老师朗诵我的这篇作文,直到我后来上高中还是。作文里的妹妹是美丽可爱的,生活里的妹妹更是机灵可人的,赢得了人人的喜爱。 然而,仅仅四年的时间,病魔不但把妹妹的生活完全改变,病痛的折磨还让亲爱的妹妹变成另外一种模样。前两年妹妹还能坚持上学,后来已经辍学在家,十四岁的芬芳年华,只能在家养病。昨晚的一场旧病复发,折腾一家人到深夜三点。
那天早晨,公鸡叫了头遍,勤劳的父亲和母亲按时起床,早早开始一天的劳作。清晨静悄悄的,他们没有舍得叫我起床,想让我多睡会儿,我知道他们心疼我,知道我太累了。当我醒来后,还是嗔怪了妈妈两句:“妈,你怎么不早叫我呢,今天要迟到了。”
那学期新来的班主任相当严厉,最讨厌学生上课迟到。他每天早早来到自习课堂上,一旦有人迟到,就会被请到黑板旁边罚站一节课。众目睽睽之下,老师讲课,迟到的人便背着书包低头站在边上,亮相全班同学。这种罚站方法极度伤害着少男少女们的自尊,让你感到无地自容,下辈子都不敢迟到了。但妈妈不会知道这些,平时我总是提前到校,也没告诉过妈妈这种情况。
我能理解妈妈为我着想的苦心。那时,我相当一路小跑,朝着学校的方向在奋力赶时间,已经气喘吁吁了。家里到学校约有五公里的距离。我平时八点起床,八点半离开家门往学校走,九点半到校,学校九点四十五早自习,我会提前预习当天的课程。只是我有些苦恼,无论怎样努力,都会偏科,数理化对我来说,幽若看天书。所以,高二分科时我毅然选择了文科。
今天我出门时已经九点一刻了,按正常走路,不但早自习赶不上,第一节语文课我还会迟到起码十五分钟,我暗自祈祷阿弥陀佛,今天到校千万不要见到班主任。我决定跑步,跑一阵停下来走一阵儿,走一阵儿又开始跑。就这样我节约了十分钟的时间。 第一节课已经上了五分钟,我怯怯地敲高二《三班》的门。
一声浓重的男低音“进来”,是语文老师吴文起的声音,我怯怯地推门进去。
吴老师看了看虽是冬天,却满头大汗的我,只是轻轻地说了声“下去坐吧”。
我不敢用正眼看老师和同学们,低着头,垂着眼走到座位上轻轻坐下,拿出课本,进入听课状态。
吴老师讲到的是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七言绝句《锦瑟》。
吴老师说:“昨天我让你们提前预习这篇文章,要求最好会背,现在你们谁会背?”
我刚把书拿出来,偷眼一望,只有两个同学举手,一个是语文课代表,另一个是班长。
而我昨天在中午休息时预习过这篇文章,已经背会了。
于是,我也慢慢举起右手,没想到吴老师看过来,说道:“苏雅兰,你来背”。
我甩掉刚才的惶然,理了理思路,用人们常说我清脆亮丽的声音,声情并茂地背诵起来“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苏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我背诵完,看着吴老师。感觉大家屏息静听,连自己也觉余音袅袅,有回旋室内感。
吴老师对我赞许点点头说:“好,坐下”。
接着用严肃的语气对大家说:“我希望大家都能够按照我的要求去做,这对你们有好处。今天只有三位同学举手会背,这说明什么问题,说明你们没有认真对待自己的学习。你们要像这三位同学学习,尤其是苏雅兰同学,她的背诵是用了心得,富有感情与理解力。你们的路还很长,学好语文对你们今后的生活和工作非常重要。”
我看到吴老师停了一下,看着桌下我们五十多个年轻稚嫩的脸庞继续感慨:“正是因为年轻,现在有许多孩子不懂得珍惜年轻,这是年轻人的通病啊。虽然我们子校的师资力量不是很好,尚不至于误人子弟。你们赶上了时代,比我们年轻时要好很多啊,假如我的人生可以重新开始,我一定会比现在还努力。”继而,他回过神来,清清嗓子接着开始讲课。 我听到吴老师表扬自己的话,心里还是有些窃喜的,这多少掩饰了刚才迟到所带来的恐慌感,毕竟十六岁的少女自尊心是非常强的。
下课了。女同学方小雨走过来,搂着我说:“苏雅兰,今天你怎么来晚了,自习课时,孙大圣还查来着”。
我的眼神顿时暗淡,我想起了病重的妹妹,但是又不能多说什么,我那时害怕同学们会看不起我。况且,这是家里事,又有什么好说的。我只能不好意思地笑笑说我昨天睡得晚。
剩下几堂课,我在听课时偶尔会分散精力,眼前总是出现妹妹发病时可怕又可怜的样子。我无法理解妹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病,又是如何得的。我问过妈妈,妈妈也叹气,但说不出原由。我突然想到,妹妹的病是不是应该与当年抗战回老家有关呢,那年在老家妹妹得过肺结核大半年才好,但这个念头也只是一闪而过。
我青春期的苦涩,如同诗词里所体会的那样,“为赋新词强说愁。”十七岁的我有一个秘密,藏在日记里。从外表看,我文静,学习又好,性格腼腆,一门心思扑在学习上。然而,每个人的青春无法抵御内心对异性的萌动,我也不例外。
我把心事默默地放在心里,把每一天的所见所闻都写进日记本。高二下学期,我暗暗喜欢上班里学习委员杨天星。我以为自己隐藏得很好,可我的心神却总是被杨天星的举动牵引,甜蜜而痛苦。
我会用余光静静地观察杨天星的行动,总会下意识地想知道杨天星在干什么,内心又会在想些什么。
少女的心似那六月的天,难以捉摸,而且非常敏感,我的思想会时不时在课堂上抛锚,陷入自己的幻想中去。我幻想着自己和杨天星在一起相处的各种情景,有在公园的,有在大学里的。反正,都是美好和激动人心的。
一段时间后,我的成绩开始下降。老师和父母的担心让我感到问题的严重性,我意识到自己陷入了一种老师和家长最恐惧的早恋中。还好,自己患上的是单相思,这种情况也是刚开始,不至于太严重。 班里的钱晓丽休学了,她和高二《六班》的一个男生早恋偷吃禁果,怀孕被家里发现。钱晓丽的妈妈来学校找校长讨个说法,学校找来那个男生的父母进行训诫,希望家长负担起教育好自己孩子的责任。此事闹得沸沸扬扬,后来那个男生被学校开除。
我清楚知道,自己要把这个念头在萌芽阶段灭掉,必需用理智强行来控制自己才行。不过,我真的做到了,高二下学期末,成绩上去了,我用学习和课外书,把在脑子里整天盘旋的杨天星,挤到一个慢慢变小的空间去了,只是偶尔会想一想,然后笑笑摇摇头。
我知道,自己来自连队,家里穷。爸爸妈妈从农村老家出来,现在只拿着兵团职工基本工资二十多元钱。爸爸虽是转业军人,比妈妈要高几块,但家里孩子多,这么多嘴要吃饭穿衣,还要供三个哥哥和自己上学。况且还有妹妹的病,那是最令人头疼的。爸妈每月还要给农村的爷爷奶奶寄钱,每月如有额外支出不够时,还会向关系好的李阿姨家借上几块钱来应应急。
有一天,我特别想买一双白球鞋上体育课穿,鼓起勇气给妈妈说了,妈妈给我五元钱。我小心翼翼地揣在身上三天,都舍不得买。第四天,我发现那五块钱丢了,犹如晴天霹雳,回家给妈妈说钱丢了,妈妈没责备她,只是叮嘱我以后要小心些。但我的心里整整难受了一个月,只要想起那五块钱,心里就会疼,会责怪自己的大意。
青春期,其他女孩夏天有裙子穿,可是我一条也没有。初中时,我常常穿着妈妈穿过的一件黄上衣,一条大哥穿过又被妈妈改了的黄裤子。衣服和裤子穿脏后,晚上妈妈会洗干净,第二天接着穿。偶尔,衣服在第二天早晨还会有些潮的时候,妈妈就在做饭时双手举着衣服在炉口轮流烤干,再让我穿。我穿上后,可以闻到衣服上有一股柴火烟味。如果是那样,我下课后很少去外面,会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不敢到处走动,免得被同学闻见笑话。在最渴望美丽衣裙的少女时代,我是在母亲或者哥哥改小的衣服中度过的。
关于这一点,我内心有着强烈自卑感,虽然我的成绩好。我常常会做一个梦,梦里的我穿着漂亮的裙子,在草地上旋转,像一只美丽斑斓的蝴蝶,快乐无比!
梦醒后,我常常会想,等我长大能挣钱了,一定要买许许多多漂亮的裙子。人性就是这样,缺失的方面,当有能力了就会去弥补。就像前面高叔你的那样,当我后来选择服装设计专业时,和这也有一定关系,应该算是下意识对自己的一种补偿心理吧。
青春期的我,无法跟班里那些穿着漂亮裙子的团部女孩相比,身上有太多沉重的东西压着我,敏感促使我无法开朗活泼起来,于是我在业余时间拼命看书。书本里面男女主人公的各种遭遇,让我觉得自己的生活还不是最差的,我还是可以通过学习和上进改变自身的命运,这让我又有了新的想法。
我暗自下决心,只要好好学习,上了大学就可以寻找到自己的理想。
那么,我的理想又是什么呢?似乎有些模糊。那时,已经十七岁的我会一次又一次审视自己的内心世界。原来,自己是如此的渺小,真的像一棵小草被现实这股大风所掌控,一旦意志不坚,就会被刮得无影无踪。就像李丽芳,马煜几个初中女同学那样,考不上高中,直接回家。由家里报批工作后分地,过两三年后结婚生子,在这块土地上过着波澜不惊的生活,直至生老病死。
这种生活,不是我愿意要的。我始终认为,自己不属于这里,我还有更广阔的世界需要去探索,我一定要掌控自己的命运,不被命运主宰,我要做自己命运地主人。不论现在所处的环境是怎样,我决不能屈服。那时,刚看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感觉保尔血液在自己的血管里跳动,保尔的精神在激励自己不断向上,向上。 理想总是会在人的心灵生根发芽。在所有或深或浅的日子,我用自己特有的执着与坚韧成长着。到了高三,学习更是紧张起来,家里这两年的负担减轻多了。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家乡,政府在周围建了几个大型工厂。
我考上了上海一所本科学校,所学专业是服装设计。在连队里能上本科已经很不错了,我是连队第一个高考学服装设计的人。接到录取通知书的当天,全家高兴,爸爸专门买了两公斤猪肉,让妈妈换着花样做。
我望着只有过年才能吃上的粉蒸肉,红烧肉,梅菜扣肉,红烧鱼,和其他大盘小盘,再看看喜笑颜开的父母,哥哥和妹妹,心里装着满满的幸福。如果说人生是一个旅程,我愿意让这种浓浓的亲情永远伴随,这是我来到这个世间最温暖的记忆。而一个人活着最重要的意义,就是可以拥有记忆的存在。
为此,我爸妈请了六桌客,屋里和院子里全坐满了人。大家纷纷祝福道:“看,老苏家的闺女争气,上大学了,咱们连队飞出了金凤凰。”父亲母亲笑呵呵的招待大家,眉开眼笑。想当年,二哥上大学时还没有这么的热闹。
我知道自己的命运从此发生了改变,以后呆在家乡的时光会越来越少,倒有些恋恋不舍起来。年少的我又哪里知道,未来的岁月,这里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讲到这里,苏雅兰从回忆中回到现实,感慨流年逝水,她知道还有很多故事,再讲下去,一天的时间都不够,要说的事,时间还长着呢,以后可以讲。当然,有些事情也不必讲了,比如说方国力的事,吴子轩的事,这些事讲了也没什么意义。对她来讲,已是过去时,对高山来讲,还不如不讲。有些事,不说还好,保留双方相处的纯洁之地,谁还没有个过去。从现在开始,她和高山在一起共同面对未来的一切才是最重要的。 她问高山:“奇怪,我竟然给你说了这么多,犹如竹筒倒豆子般。想一想,二十年的岁月一转眼就这么过去了,留下的只能是记忆。那么,我们活着就是一个记忆的过程吗,还是来体验生命的呢。尼采、黑格尔、苏格拉底这些哲学家们所研究的问题,经常让我陷入这个命题。”
高山看着苏雅兰,眼光如炬,他表情凝重地回答她:“雅兰,感谢你对我的信任,给我讲了这么多。现在,我更加爱你,敬佩你。一路走来,你真的不容易。人们只看到你的光鲜一面,不知道在你成功的一面要经历多少艰难。的确,关于生命的意义,这是一个哲学的范畴。自人类存在以来,这个问题就会存在,我个人认为,人的终极意义,就是来这世上完成自己的使命。”
苏雅兰问:“谢谢你懂得我!那你说我们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呢,我常常在想这个问题。”高山无比坚定的语气回答:“我认为,我俩的意义就是在茫茫人海中认识对方,然后一起完成一个使命,至于这个使命是什么,不急,我想时间很快给我们一个答案。”
苏雅兰兴奋起来,说:“你的想法跟我一样。”高山朝她微笑:“所以我说时间是最好的东西。”
由于回忆,这顿饭吃得时间很长,吃完饭,苏雅兰开始收拾厨房,高山转进厨房门口与继续她聊天,他说:“我想去看看你父母,你看什么时候合适呢?”
苏雅兰想想说:“等一等吧,我明天要去一趟北京。”
高山说“去北京,你前面没给我说,是出差吗?”
苏雅兰说:“是的,是关于一家歌舞团定制特色服装的事,这也是昨天临时决定的,等我回来后,我们商量去看我父母的事。”
高山知道,苏雅兰能够这样说,一是考虑好了他们的未来,而且一定是抱着必须成功的决心才给他说了去看父母的话。
他用疼爱的眼神看着她说:“我多么想陪伴你去啊,可明天中达公司深圳总部要来人,三天后才走,你一个女孩子路上一定要小心才好!”
苏雅兰的心霎时温暖起来,她像个小女孩般调皮起来,右手举起来,朝高山进了一个礼说:“是,长官。”
高山说:“好,我等你回来。”
窗外的月色挂上了树枝,映着他们彼此拥抱的身影,他们依依不舍,想让时间能够长一些,更长一些。(本章完)
作者简介
魏彩霞,笔名至美,祖籍四川。法律本科毕业,从事法律工作、自办文化公司多年,曾获“2006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创新人物”等多项商界荣誉称号。系新疆作协会员,新疆昆仑诗词学会会员。1987年开始从事诗歌创作,现已创作诗词800余首,撰写散文、短篇、中篇、长篇小说、剧本等百万余字。出版诗集《青春集》,作品多刊于《今日新疆》、《昌吉文学》、《回族文学》、《北方诗刊》(曾为封面人物,同期配以组诗发表)、《翠苑》、《润州诗词》、《圌山诗词》、《江都日报》等。作品反映生活面甚广,崇尚真善美,尤擅情诗,以婉约见长,颇受英国女诗人勃朗宁夫人之影响。
编辑:叶子 贺宝璇美编:惜缘
文字审核:惠玲玲
制作:瀛洲居士
图片音频源自网络
投稿请加总编微信
中华诗经阁总社
荣誉顾问 张文汉 韩春见 熊静中 沈阳 石生 郭仁炳 浬鎏洋 王亚中 秦玉才 周镇添
总社长兼总编 瀛洲居士王连社 副社长 胡乃华 副总编 惠玲玲
总监 蓝天
文化总监 铃龙
中华诗经阁江苏分社社长 泰然 荣誉社长 陈立新
副社长兼总编 辛谷 副总编 汪雯 编审 铃龙
中华诗经阁内蒙古分社社长 夏青海
副社长 牛素梅 主编兼群管 刘东华
中华诗经阁陕西分社社长 惠玲玲
副社长 张培良
总编 李广远 副总编 翟英
中华诗经阁山东分社社长 赵芳香
总编 铃龙
宣传部
部长 刘建荣(河北) 副部长 左福启(河北) 副部长 明雪琴(河北)
宣委 李宗平 张志国 唐生平 刘莹心 王素香 李绍芝 王杰侠 暴金娈 赵富娥以及所有编辑部成员
诗经部
部长 董杰(河北) 副部长 卢华山(河北)
编委 韩爱华(河北)惠玲玲(陕西)刘书琴(河北)毛恒昌(上海)石富城(重庆)李延军(陕西)杨莹(陕西)彭小毓(陕西)刘德生(陕西)王荣(辽宁)张建民(陕西)(添加中)
楹联部
部长 白公平(河北)副部长 李彦蓉(河北)
编委 泰然(江苏)邱百灵(甘肃)周富成(江苏)(添加中)
音频部 特邀部长 巧丽(新疆)
部长 于冰(河北) 副部长 骏马(河北)副部长 梦露(黑龙江)
编委 香乡(北京) 冬日艳阳(黑龙江) 田浩(天津) 心语心声(山西) 碧海青天(河北) 喜洋洋 英子 张志国(河北)枫叶(宁夏)悠闲(湖北) 山涧红枫 李严 惠玲玲(陕西)冯文静(陕西)刘崇甫(陕西)李民龙(陕西)陈莉(陕西)谢丽(陕西)孙琦(黑龙江)宋淑平(山东)杨海荣(陕西)月儿(黑龙江)李红琴(北京)王秀茹(陕西)杨晓红(陕西)穆涓涓(陕西)默韵(陕西)贾景华(陕西)高晓莉(陕西)凌子(黑龙江)莫莉(陕西)婉清(陕西)张卫静 张颖 孟繁燕(秦皇岛)张晓凤(陕西)谢艳芳(陕西)罗玲珠(陕西)程亚利(陕西)大囡(河北)贞礼(陕西)杨海静(陕西)乔晓莹(陕西)姜雅范(黑龙江)
格律部
部长 翟英(陕西) 副部长 夏青海(内蒙古)副部长 刘激扬(河北)
编委 秋禺(江苏)乡音(湖北)孙春梅(河北) 刘淑芬(辽宁) 槐增良(河北)佘正发(湖北)么忠文(北京)白公平(河北) 马到成功(河北)李庆山(河北)李曼秀(河北)郝福生(河北)田永香(广东)孙上舒(黑龙江)娄洪魁(河北)朱建美(江苏)钟家奇(湖南)陈天培(广东)凌远科(广东)冯新民(陕西)(添加中)
词曲赋部
部长 汪雯(江苏) 副部长 文墨冰言 副部长 胜利(河北)
编委 周镇添(广东)张永庄 (河北) 李杰猛(湖北)连丙堂(河北)李振汉(辽宁)陈立新(江苏)铃龙(江苏)蒋兴国(江苏)葛君(海南)付胜光(陕西)冯宝哲(陕西)(添加中)
古风部
部长 李元超(河北) 副部长 魏增才(河北)
编委 闫俊山(河北)成俊峰(陕西)唐永恩(上海)李德宛(陕西)(添加中)
新诗部
部长 胡乃华(辽宁) 副部长 张荫成(河北)
编委 杨慧月(湖北) 卢庆学(河北)吴萍(安徽)赵雪梅(吉林)杨永振(北京)邓自然(湖南)赵芳香(陕西)王苍洲(陕西)李耀国(天津)攸春仙(山西)钟家奇(湖南)刘小奇(陕西)许增正(陕西)(添加中)
散文部
部长 莹心(山东) 副部长 李华(河北)
编委 铁裕(云南) 王玉(河南)清风月(河北)王新平(陕西)李东林(陕西)(添加中)冷月(北京)潘远芬(天津)袁占凯(河北)田方芝(山东) 李密林(河北)齐英华(山西)陈新安(陕西)王全峰(陕西)
小说部
部长 贺宝璇(山东) 副部长 张合军(河北)副部长 任春铭(山东)
编委 王振伟(吉林)李拴强(陕西)(添加中)
杂文部
部长 熊静中(河北) 副部长 王俊颖(河北)
编委(添加中)
书画部
部长 胡胜利(北京) 副部长 王栓柱(河北)
编委 王春阳(河北) 邢富强(河北)仇建庄(陕西)刘进海(陕西)周继业(陕西)支铁锤(陕西)姚万杰(陕西)许炳荣(陕西)雷鸿飞(陕西)计泽潭(河北)雷百计(陕西)乔永胜(陕西)岳七虎(陕西)田小弟(陕西)毛凯(陕西)齐宝田(山东)卢绪高(山东)冯登厚(陕西)张培良(陕西)贺志明(陕西)潘琦(陕西)徒超(陕西)周君明(陕西)王学艺(陕西)(添加中)
影视部
部长 耿进柱(河北) 副部长 高聪英(河北)
编委 宋闯(黑龙江)许毅斌(陕西)任山泉(陕西)(添加中)
榜书部
部长 胡兴民(陕西) 副部长 郭青凡(陕西)
编委 雨田四郎(陕西) 程引岳(陕西)田德有(陕西)张学印(陕西)赵云斌(陕西)胡玉全(陕西)肖红斌(陕西)陈宏伟(陕西)张培良(陕西)刘进海(陕西)潘琦(陕西)陈兴顺(陕西)齐宝田(山东)
美编部
部长 王彩维(陕西) 副部长 郑翠利(陕西)
编委 婉萍(山东) 王申未(陕西) 梁聪苗(陕西)赵香利(陕西)孟五利(陕西)(添加中)
诗评部
部长 秦本云(湖北) 副部长 宋京平(四川)
评委 刘朝智(陕西)李剑东(黑龙江)刘丰彦(陕西)高润南(陕西)(添加中)
直播部
部长 李海龙(陕西)
编委 李民龙(陕西) 任隽(陕西)
中华诗经阁——传播诗经文化,弘扬正能量,以公益为宗旨,以奉献为准绳。诸子因兴趣爱好而志同,因传统文化而道合。期待国内外才子佳人入驻,尽情展示您的风采!
温馨提示:投稿、荐稿、组稿、音频配制、赞赏、点赞、留言、转发、推介等均属友情体现!衷心感谢!
【免责声明】
1、本平台基于弘扬国学、传播诗经文化、发挥正能量之目的,发布链接,但并不意味着支持赞同所有诗、文的观点和态度,并不意味着保证其内容的真实性和文学的艺术性,并不意味着文体文本合格或合乎要求。诗、文是否原创,无法考证,坚持奉行文责自负之原则。
2、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平台下载、或以其他形式复制、使用本平台链接图片等,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本平台所采用的音频图片等,如有不妥,请及时通知予以删除。如无意中侵犯了某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信或来电告之,本平台将立即删除。
4、本平台对于涉及政治、文化、权益等一切责任概不承担,均由相关作者或单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