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堑洛长城”今何在?
冯宝哲
万里蜿蜒于中华大地的长城,以其无比宏伟的雄姿久闻于世,像巨龙般腾越在崇山峻岭、沙漠戈壁之中,是一道高大、坚固而且连绵不断的长垣,用以限隔敌骑的行动。长城不是一道单纯孤立的城墙,而是以城墙为主体,同大量的城、障、亭、标相结合的由城关、城墙、敌台、烽火台等构成的防御体系,它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几千年来,由各族人民反复多次修筑而成,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力量和坚强意志,成为我国古代文明中的一项光辉灿烂的瑰宝。
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发生在首都镐京(今陕西西安)的著名典故“烽火戏诸侯”就源于此。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霸,互相防守,长城修筑进入第一个高潮,但此时修筑的长度都比较短。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秦始皇连接和修缮战国长城,始有万里长城之称。明朝是最后一个大修长城的朝代,今天人们所看到的长城多是此时修筑。
经历了长久的岁月和人为的破坏之后,许多古长城已到了十分零落的程度。但是它在不同时代、不同地点、因险制塞、呈现着千姿百态、无一类同的奇丽景观,体现了建筑上的艺术才思。长城内外我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交往,终于突破人为的分割阻碍,已凝结成统一团结和睦友爱的中华民族大家庭。长城作为我们中华伟大文明古国的象征,既是我们民族感到自豪、也为世界各地人民所向往,它将为增进各国人民的友谊作出重大的贡献。长城资源主要分布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河南、青海、宁夏、新疆等15个省区市。其中河北省境内长度2000多千米,陕西省境内长度1838千米。根据文物和测绘部门的全国性长城资源调查结果,明长城总长度为8851.8千米,秦汉及早期长城超过1万千米,总长超过2.1万千米。现存长城文物本体包括长城墙体、壕堑/界壕、单体建筑、关堡、相关设施等各类遗存,总计4.3万余处(座/段)。
1987年12月,长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其具体所指一般认为当是嘉峪关至山海关之明长城。但是作为关心历史的读者诸君可曾知道战国时期秦国修筑最早的“堑洛长城”在哪里吗?笔者愿与大家共探其详。
春秋战国时期,在陕西省北部甘肃省东部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等地区,居住着很多的少数民族,在古代文献中,他们被称作“戎”或“西戎”。早在西周末年时,西戎势力就日益强大,公元前771年他们协助申侯杀死西周最后一个王——周幽王,颠覆了西周的政权。后来,西周之地的大部分地区都被戎人占据。秦襄公原本只是西周王室的附庸,属于卿大夫级别,但他率军英勇作战,打败了西戎,并且护送周平王迁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市)建立了东周,他随后被封为诸侯,建立了秦国。据说,秦国刚形成时是比较落后的一个国家,为此,秦国经常受到附近的魏国的攻击。秦东部黄河、洛河之间的土地屡被魏攻占。为了抵御魏国,公元前408年秦退守洛水西岸,沿河修筑长城,并筑重泉城用来自保。司马迁在《史记》中即有“堑洛,城重泉”的记载。“堑洛”何解?按汉辛氏所撰《三秦记》中的说法:“在蒲城东五十里,秦筑长城即是堑洛也。”“堑”就是掘的意思,这段长城的修筑方法是筑墙与削掘崖岸相结合,所以史书上称作“堑洛长城”。它是战国时期秦国修筑最早的一段长城。比魏国的河西长城(滨洛长城)早56年。秦堑洛长城的位置走向,史念海先生根据《水经注》有关记载,并结合实地考察,已经找到踪迹。这条秦长城的南端起于陕西华阴县东南华山之下的小张村,逶而向东北,经华阴庙东北,跨过沙渠河而至渭河之滨,渭河以北则沿洛河南岸向西,入蒲城境内,再沿洛河西岸向北延伸至白水县黄龙山麓。目前,只有渭河以南华阴县小张村至华阴庙东城子之间保存着低矮的夯土墙可以辨认。
蒲城县旧志载,县东南五十里有秦长城。上世纪80年代,发现县城东南20公里处平路庙乡后阿坡村西南洛河北岸的堑夯长城遗址。1982年9 月,经历史地理学专家、陕西省师范大学副佼长史念海教授亲临考察,断定为堑洛长城遗址。城墙长324米,宽11米。1992年,中国长城学会会员、秦汉史、长城史专家彭曦教授对秦之堑洛首次系统考察中,又发现钤铒至蔡邓乡烽燧18处、常乐村南长城断续城墙800多米、晋城村堑夯遗址400多米和长城内侧的多处障塞遗址。在这些遗址中,发现大量战国时期的绳纹瓦片、云纹瓦当、生活器皿陶片、陶下水道管、陶水槽残体。残存城墙多为下堑上夯,夯层厚约8~10公分。烽燧有单烽及城上烽。烽现残高4~6米,体积庞大。烽顶多残留20~30平方米的平台,说明建烽之初,烽上均有覆瓦建筑。
对于“堑洛”的研究目前尚有几种看法:一方面是主流认为"堑洛"的本质是长城,是秦简公时期为了防御东方国家而通过铲削洛河沿岸形成的长城,该长城的作用是加强当时的秦国东部边境的防御,分布在黄龙山以南关中平原东部洛河沿岸,与渭河以南华阴的夯土长城共同将关中平原东部的缺口封堵。另一方面有研究者则认为堑洛的本质并不是长城,而是一项水利工程。但是这种认识多是一些十分不确定的结论,“所以‘堑洛’当解作挖掘疏浚洛河,削整洛河两岸陡壁,使之有利于防御,但也可能是一项水利工程。从字面看,‘堑洛’不含有修筑长城的意义。”陕西考古研究院于春雷《秦简公“堑洛”考》则认为“堑洛”不是长城,也不是水利工程,而是一项缮治津关的工程,这项工程的地理位置就在重泉城附近。《史记·秦本纪》简公六年(前409年),“令吏初带剑。堑洛,城重泉。”《史记·六国年表》秦简公六年“初令吏带剑。”秦简公七年(前408年)“堑洛,城重泉。初租禾。”笔者倾向于第一种意见,因为我的故乡就在古重泉附近,老家车渡村之北紧靠洛河就有“堑洛长城”的烽火台遗址,如今其地还安葬着我逝去的双亲,是我永久怀念的圣地。
二零二零年十二月十日
作者简介
冯宝哲,陕西蒲城人,一九三八年一月生。高级经济师,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华对联文化研究院研究员,北京华夏诗联书画院院士,陕西省楹联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诗词学会会员,渭南市楹联学会原常务副会长,现顾问。《渭南联苑》原主编、编审,蒲城县诗词曲联学会顾问。被授予“秦东联坛十老”、“渭南文化名人”“陕西孙髯翁终身成就奖”等称号。著有《风雨留痕》等书五卷,二百多万字。
编辑:叶子 莹心
美编:惜缘
文字审核:惠玲玲
制作:瀛洲居士
图片音频源自网络
投稿请加总编微信
中华诗经阁总社
荣誉顾问 张文汉 韩春见 熊静中 沈阳 石生 郭仁炳 浬鎏洋 王亚中 秦玉才 周镇添
总社长兼总编 瀛洲居士王连社 副社长 胡乃华 副总编 惠玲玲
总监 蓝天
文化总监 铃龙
中华诗经阁江苏分社社长 泰然 荣誉社长 陈立新
副社长兼总编 辛谷 副总编 汪雯 编审 铃龙
中华诗经阁内蒙古分社社长 夏青海
副社长 牛素梅 主编兼群管 刘东华
中华诗经阁陕西分社社长 惠玲玲
副社长 张培良
总编 李广远 副总编 翟英
中华诗经阁山东分社社长 赵芳香
总编 铃龙
宣传部
部长 刘建荣(河北) 副部长 左福启(河北) 副部长 明雪琴(河北)
宣委 李宗平 张志国 唐生平 刘莹心 王素香 李绍芝 王杰侠 暴金娈 赵富娥以及所有编辑部成员
诗经部
部长 董杰(河北) 副部长 卢华山(河北)
编委 韩爱华(河北)惠玲玲(陕西)刘书琴(河北)毛恒昌(上海)石富城(重庆)李延军(陕西)杨莹(陕西)彭小毓(陕西)刘德生(陕西)王荣(辽宁)张建民(陕西)(添加中)
楹联部
部长 白公平(河北)副部长 李彦蓉(河北)
编委 泰然(江苏)邱百灵(甘肃)周富成(江苏)(添加中)
音频部 特邀部长 巧丽(新疆)
部长 于冰(河北) 副部长 骏马(河北)副部长 梦露(黑龙江)
编委 香乡(北京) 冬日艳阳(黑龙江) 田浩(天津) 心语心声(山西) 碧海青天(河北) 喜洋洋 英子 张志国(河北)枫叶(宁夏)悠闲(湖北) 山涧红枫 李严 惠玲玲(陕西)冯文静(陕西)刘崇甫(陕西)李民龙(陕西)陈莉(陕西)谢丽(陕西)孙琦(黑龙江)宋淑平(山东)杨海荣(陕西)月儿(黑龙江)李红琴(北京)王秀茹(陕西)杨晓红(陕西)穆涓涓(陕西)默韵(陕西)贾景华(陕西)高晓莉(陕西)凌子(黑龙江)莫莉(陕西)婉清(陕西)张卫静 张颖 孟繁燕(秦皇岛)张晓凤(陕西)谢艳芳(陕西)罗玲珠(陕西)程亚利(陕西)大囡(河北)贞礼(陕西)杨海静(陕西)乔晓莹(陕西)姜雅范(黑龙江)
格律部
部长 翟英(陕西) 副部长 夏青海(内蒙古)副部长 刘激扬(河北)
编委 秋禺(江苏)乡音(湖北)孙春梅(河北) 刘淑芬(辽宁) 槐增良(河北)佘正发(湖北)么忠文(北京)白公平(河北) 马到成功(河北)李庆山(河北)李曼秀(河北)郝福生(河北)田永香(广东)孙上舒(黑龙江)娄洪魁(河北)朱建美(江苏)钟家奇(湖南)陈天培(广东)凌远科(广东)冯新民(陕西)(添加中)
词曲赋部
部长 汪雯(江苏) 副部长 文墨冰言 副部长 胜利(河北)
编委 周镇添(广东)张永庄 (河北) 李杰猛(湖北)连丙堂(河北)李振汉(辽宁)陈立新(江苏)铃龙(江苏)蒋兴国(江苏)葛君(海南)付胜光(陕西)冯宝哲(陕西)(添加中)
古风部
部长 李元超(河北) 副部长 魏增才(河北)
编委 闫俊山(河北)成俊峰(陕西)唐永恩(上海)李德宛(陕西)(添加中)
新诗部
部长 胡乃华(辽宁) 副部长 张荫成(河北)
编委 杨慧月(湖北) 卢庆学(河北)吴萍(安徽)赵雪梅(吉林)杨永振(北京)邓自然(湖南)赵芳香(陕西)王苍洲(陕西)李耀国(天津)攸春仙(山西)钟家奇(湖南)刘小奇(陕西)许增正(陕西)(添加中)
散文部
部长 莹心(山东) 副部长 李华(河北)
编委 铁裕(云南) 王玉(河南)清风月(河北)王新平(陕西)李东林(陕西)(添加中)冷月(北京)潘远芬(天津)袁占凯(河北)田方芝(山东) 李密林(河北)齐英华(山西)陈新安(陕西)王全峰(陕西)
小说部
部长 贺宝璇(山东) 副部长 张合军(河北)副部长 任春铭(山东)
编委 王振伟(吉林)李拴强(陕西)(添加中)
杂文部
部长 熊静中(河北) 副部长 王俊颖(河北)
编委(添加中)
书画部
部长 胡胜利(北京) 副部长 王栓柱(河北)
编委 王春阳(河北) 邢富强(河北)仇建庄(陕西)刘进海(陕西)周继业(陕西)支铁锤(陕西)姚万杰(陕西)许炳荣(陕西)雷鸿飞(陕西)计泽潭(河北)雷百计(陕西)乔永胜(陕西)岳七虎(陕西)田小弟(陕西)毛凯(陕西)齐宝田(山东)卢绪高(山东)冯登厚(陕西)张培良(陕西)贺志明(陕西)潘琦(陕西)徒超(陕西)周君明(陕西)王学艺(陕西)(添加中)
影视部
部长 耿进柱(河北) 副部长 高聪英(河北)
编委 宋闯(黑龙江)许毅斌(陕西)任山泉(陕西)(添加中)
榜书部
部长 胡兴民(陕西) 副部长 郭青凡(陕西)
编委 雨田四郎(陕西) 程引岳(陕西)田德有(陕西)张学印(陕西)赵云斌(陕西)胡玉全(陕西)肖红斌(陕西)陈宏伟(陕西)张培良(陕西)刘进海(陕西)潘琦(陕西)陈兴顺(陕西)齐宝田(山东)
美编部
部长 王彩维(陕西) 副部长 郑翠利(陕西)
编委 婉萍(山东) 王申未(陕西) 梁聪苗(陕西)赵香利(陕西)孟五利(陕西)(添加中)
诗评部
部长 秦本云(湖北) 副部长 宋京平(四川)
评委 刘朝智(陕西)李剑东(黑龙江)刘丰彦(陕西)高润南(陕西)(添加中)
直播部
部长 李海龙(陕西)
编委 李民龙(陕西) 任隽(陕西)
中华诗经阁——传播诗经文化,弘扬正能量,以公益为宗旨,以奉献为准绳。诸子因兴趣爱好而志同,因传统文化而道合。期待国内外才子佳人入驻,尽情展示您的风采!
温馨提示:投稿、荐稿、组稿、音频配制、赞赏、点赞、留言、转发、推介等均属友情体现!衷心感谢!
【免责声明】
1、本平台基于弘扬国学、传播诗经文化、发挥正能量之目的,发布链接,但并不意味着支持赞同所有诗、文的观点和态度,并不意味着保证其内容的真实性和文学的艺术性,并不意味着文体文本合格或合乎要求。诗、文是否原创,无法考证,坚持奉行文责自负之原则。
2、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平台下载、或以其他形式复制、使用本平台链接图片等,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本平台所采用的音频图片等,如有不妥,请及时通知予以删除。如无意中侵犯了某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信或来电告之,本平台将立即删除。
4、本平台对于涉及政治、文化、权益等一切责任概不承担,均由相关作者或单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