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赏析导语:
曾经盼望春生,转眼又至夏暑,炎炎烈日,星空无垠,彩云曼妙,岁月更迭,人间悲喜各品其味。同样一事一物,于我们每个人的感觉体悟都是不同的,今天让我们走进诗人静好的诗文世界,让她带我们一起于窗前读书品茶,仰望彩云,海鸥,予星空寄语,与慈母寄思,让我们一起历经岁月,共悲欢(蒋雯,中国)

望星空(外四首)
作者|静好 (英国)
赏析|蒋雯(中国)
小时候
我常常仰望星空
星星一闪一闪
陪伴安慰寂寞的我
长大后
我也常常仰望星空
寻找牛郎织女星
想象属于自己的爱星
在异国他乡
我常常仰望星空
遥想东方
抒发乡愁寄托思念
父母走后
我也常常仰望星空
寻找那颗最亮的星
父母点亮的指路明灯
照亮我回家的路

蒋雯赏析:
又值七月盛夏,天宇浩缈,繁星点点映空之际,因为空气的清朗干净,明晰,星月点点既浪漫又有诗意,望星空是人们的喜好之一,以此为寄托打发寂寥的光阴,可任意遐想,漫游远近。同一种夜色,同一片天空下,而人们目睹星夜的思绪却是百般不一,根据每个人的生活阅历,经历和年龄段不同,所赋予星空的意义也不同。夜晚因静谧可让我们走进并面对自心。人表面上看虽为群居动物,但内心是少依的,星空就成为了寂寞时最好的陪伴,对于你我皆有过类似经历。我们在静好这首诗中也充分感觉得到,诗人静好的《望星空》就是分别对于自己几个年龄段的心理阐述,以望星空做为媒介。分别对小时侯,长大后,在异国他乡,父母走后……几个人生阶段的思绪分别做了描述,我们可清晰看到她每个阶段的环境和心理变化,从在家乡到离别安顿自己的爱情再至父母离逝,星月皆予以了不同的寓示和陪伴,最终"点亮回家的路"将一直照亮她人生的后半程,相信绕了一圈后,渴望落叶归根是每个人的夙愿,这也是诗人内心星空的展现。

2. 彩云
以多彩的形式
装饰天空
不求名和利

蒋雯赏析:
"多彩的形式"却"不求名利",此首三行微诗,用了两种相反的意象形容一种事物,让我们在其中反复体悟彩云的特性,它无欲无求妆饰春夏天空的美丽,让世人尽享,这是彩云在诗人眼中的特质。本来很平凡的云,被她这么一写,就有了从形到质的崇高之美,以后愈发见它爱它了,诗者心也,也是诗人本性之体现。

3. 品茶
窗前对落英
茶洗尘心晚霞明
细尝春芽精
袅袅玉烟轻
宾客尽欢聊诗情
品茶悟人生

蒋雯赏析:
人经历的越多,品就的人生滋味也越浓。这首汉俳诗人借落英,晚霞暗示已阅尽千帆,依旧轻松欢快。《品茶》这首汉俳中,仅几句就把人物地理时间交代得很清楚。"窗前,晚霞,聊诗情悟人生。″短短几句一幅品茶时知性又欢乐的场景展现于我们眼前,不计较人生中太多得失,关注当下的快乐是诗值得品味的关键。把人物的场景为主做为铺垫,同时也塑造了茶的形态"春芽,玉烟。"那种茶叶在杯中和水汽升腾的情状是点缀更是烘托,没写"品"的状态,而品却贯穿了整个人文空间,让我们再一次看到了人与茶的关系于留白处,有待慢慢细品。

4. 海鸥
春绿大洋岸
海鸥迎风飞浩瀚
逍遥舞翠浪
孤影非情憾
穿越电闪雷鸣叹
追寻理想赞

蒋雯赏析:
这首《海鸥》映入眼帘的是无垠的大海和广阔的天地,给人一种很空垠的感觉,从围绕海鸥整体环境的颜色和声音着笔,"春绿""舞翠浪",一片欣然的情景,而正当此种美在眼前心间停留时,"电闪雷鸣憾"的到来,这一系列描写,让我们看到了海鸥不仅可享受轻松的春色,更可搏击天地的骤变,这就是它的精神。诗从环境的转变来烘托海鸥不变的追寻,值得阅赞!汉俳朗朗上口,画面感强,所传递的立意清晰。

5. 致慈母
五月康乃馨开得热烈
像我思念您一样奔放
在我的生日
我想到了您
儿的生日
母亲的受难日
妈妈,感谢您给予了我生命
在母亲节
我又想到了您
好想像往年一样
送您花和礼物
可您在哪里?
我该往哪里邮寄?
妈妈,我好想您
好想再看一看您慈祥的笑容
好想再听听您的唠叨
母亲您不在了
我无家可归了
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游子
家乡成了遥远的记忆

蒋雯赏析:
母亲,是一个身份的代名词,也是一份责任和担当的代名词。给我们的感觉就是点滴的关爱和任劳任怨的形象,她一生的伟大平实无以言表。不能言表却更想抒发应该是每个人的心愿,这就是历来有无数的人都会对母亲这个伟大的词给予不厌其烦的歌咏。今翻开静好这首《致慈母》也一样,由她及己,反复读后会不禁潸然。文句朴素却无比感人,作者因母亲节和自己的生日的到来而深念母亲,通过节日的鲜花和礼物从而联想到自己母亲得到礼物时的开心快乐的样子。如今母亲不在了,这份回馈将往何处寄送,由物生情,由情深而痛,思念因此陡增并泛滥,延至你我的内心深处后,久久不能平静。诗没有具写母亲的形象和品质,用反衬手法把母亲的爱和伟大展现并延伸,给了足够的空间让我们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经历去想象填充,这就是此诗的特点所在。"好想再看看您慈祥的笑容,好想再听听您的唠叼。"俗言道:有妈就有家,"如今无家可归,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游子","真正意义"让人看到了从身体到心灵的离乡背景之痛难以承受,如今不能再见家亲,此永远离别之伤将刻骨余生。诗人写忆母的诗不少,我们可随时感受到她的情深意切,相信此心此念也定会得到感应,愿在天母亲安好,人间子女吉祥,彼此心念永系!


作者简介:
静好,原名王静,英籍华人。现任海外凤凰诗译社社长兼总编、世界名人会荣誉社长,作品散布在各网络平台及报刊杂志。多次获奖,中欧跨文化作家协会会员,联合国《世界生态》杂志顾问。

赏析人简介:
蒋雯,笔名云竹。多年从事文学创作,是美国华人诗会会员,澳华诗艺会会员,抚州作协,剧协会员。澳华国际文学协会任秘书长,[驭风者诗社]任副社长及专栏诗评,《英国文学》诗评师,《凤凰山诗刊》特约评审。有小小说,散文及诗歌等作品在《飞天》《长江文艺》《黄河文学》等数十家刊物及被海外《世界华人微诗选》及《海外华人爱情诗精华》多种书籍翻译录用,现一直有文章在发表。
诗观:心中有诗,生活才会如诗。
本期总编:静好(英国)

注:本期配图部分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