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德南关一条街》 刘文西
26.5x32.5cm 1963年
《杨老庄老贫农》 刘文西
64x43cm 1964年
《陕北娃》 刘文西
26.5x34.5cm 1964年

《模范饲养员》 刘文西
56x46cm 1964年
《老李》 刘文西
35x27cm 1964年
《张后国》刘文西
35x27cm 1964年
《送参军》 刘文西
19.5x27cm 1972年
《李英》 刘文西
39.5x27.5cm 1973年

《孙台水库》 刘文西
40x27cm 1973年

《张忠兰》 刘文西
37x26cm 1974年

《学理论》 刘文西
18.5x26.5cm 1975年
《陕北娃西平》 刘文西
36x26cm 1976年

《陕北老农》 刘文西
33.5x25cm 1977年
《藏族青年》 刘文西
33x24.5cm 1978年
《割草》 刘文西
26x36cm 1978年
《陕北青年》 刘文西
33x25cm 1978年
《老农》 刘文西
71x50cm 1978年
《甘南藏区》 刘文西
25x33cm 1979年
《民兵训练》刘文西
25x35cm 1980年
《石工》 刘文西
36x26cm 1980年
《索科》 刘文西
36.5x26.5cm 1980年
《玉娇》 刘文西
36.5x26cm 1980年
《维族小姑娘》 刘文西
36.5x27cm 1983年
《喜日》 刘文西
27x36cm 1984年
《贺金义》 刘文西
36x27cm 1986年
《吴德禄》 刘文西
27.5x39.5cm 1988年
《买买提依木兰》 刘文西
37x26.5cm 1990年
《毛主席转战陕北旧居》 刘文西
25x35cm 2000年
《吴堡》 刘文西
25x35cm 2000年
众家评说
刘文西作为一个艺术家自觉践行了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以人民为中心进行创作。刘文西的农民形象在中国人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具有闪耀的现实主义精神,这值得我们后来的艺术家认真学习。——冯远(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刘文西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为时代画像,以描绘领袖、讴歌人民、赞颂生活为艺术创作的最高目标,是新中国现实主义绘画的杰出代表和引领者。——杨晓阳(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教授,博士后导师)水墨大匠,点春秋染沃野,延河神魂写革命风骨。
丹青巨擘,描冬夏绘生活,黄土气韵铸人民情怀。
——郭线庐(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平面设计艺委会副主任,西安美术学院原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文西先生一生坚持党的文艺方向,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并扎根黄土地,创作了大量的反映时代精神和人民情怀的优秀作品,为新中国的美术事业及美术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是一位值得我们永远怀念和学习的榜样。——贺荣敏(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西安美术学院原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文西先生作为西安美术学院的老院长,是丰碑、是旗帜。他是党的文艺方针的一面旗帜;是中国美术高峰的一面旗帜;是艺术为人民的一面旗帜;是中华民族经典艺术的一面旗帜;是诉说中国故事、传播中国风格、彰显中国气派的一面旗帜;是展现领袖伟人与人民鱼水相融的一面旗帜;是中国人民勤劳、勇敢、善良视觉表达的一面旗帜。——朱尽晖(西安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教授,博士后、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