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远的纪念
——忆黄金来老师《春风集》出版往事
史志强
惊悉黄金来老师辞世,学生悲痛万分。哀悼之际,撰挽联:
甲骨文文言文说文解字白话文现代文以文教人
教育人培养人让人礼贤滋养人影响人育人授文
风雅颂著书立说文坛大师
诗词赋填写吟唱古豳泰斗
以寄托对老师的哀思和悼念。
悲痛、悼念、哀思、哭泣等词语均无法表达学生对老师的思念之情。再读八年前与老师的书信往来,老师出版专著《春风集》的往事历历在目,难以忘却。
2015年2月17日,时年82岁的老师来信说:老师专著《春风集》,约20万字,由陕师大出版付印。考虑到由学生来写“书序”。
收信当天,学生诚恐诚惶,立即给老师回信:来信收到,著作拜读。老师信中提到:“书序”考虑由学生来写最好,因为这是久远的纪念,只要书在,任何时候都看得见,我们这样总在一起。这段话学生读起来热泪盈眶,这不仅是老师对学生的信任,更体现了师生情谊。这样的精品大作,学生只能认真拜读,怎敢妄评?还是请学界前辈作序为佳。《春风集》出版之时,学生定来祝贺!
常言道:写书难,出书更难!当学生得知老师为出版《春风集》,不顾年迈而四处求人凑集出书经费时,便召集县上经济口部门有关同志共同商议,解决了老师面临的这一资金难题。
6月26日,学生在西安出差,老师来电说:《春风集》出版了,今晚在彬县开元酒店略备薄宴,和县内几位文化学者共同庆贺,邀学生务必参加。学生马不停蹄赶晚8点左右返回彬县,老师已在酒店等候多时。学生为赴宴迟到表示歉意后即席讲道:
晚辈志强十分荣幸出席黄老师新作《春风集》小型庆贺宴会,首先对老师发自内心地祝贺!对各位前辈和各位同仁前来庆贺衷心地感谢!
老师的无私奉献精神无时无刻地在激励着学生。老师将毕生精力奉献给了教育事业,如今耄耋之年还在潜心著书,令学生敬佩、自豪和骄傲。我曾经对老师说过,我是20世纪彬中81级(6)班学生,老师给我们上的第一节课就是韩愈的《师说》,聆听老师的授课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而且是说文解字析理。35年前老师授课的情景还历历在目,老师“乐为桃李播春风”的高尚品德激励我无论在哪个岗位、从事何种职业都不敢有半点怠慢。的确,我每一次进步都与老师的教诲是分不开的。
老师高尚的道德情操每时每刻地鞭策着学生。读老师的书,特别是20万字的精神食粮时时处处都体现着老师的为人、处事,这就是甘为清贫、刚直不阿,这种道德情操是吾辈学习的榜样。今天老师的一大批学生勤奋敬业、无私奉献、不求名利,就是对老师的最好报答。
老师伟大的父爱精神无时无刻地鼓舞着学生。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写书是久远的纪念,这不仅是老师对学生的赠言,也是对文学爱好者的寄语。因此,学生在给同事、同学荐书信中写道:拜读《春风集》这样的精品大作,是吾辈的福分和荣幸。研读《春风集》,体会老师佳作新意,分享人生酸甜苦辣。
不久,学生又收到了老师亲笔所书的硬笔书法作品:
继志学传统,存史资治毖昆后;
铸文化丰碑,兴国教民壮河山。
盛蓝史志强雅存!
2015年仲夏于三问书斋
回想这段往事,学生泪满两腮。
老师呀,您曾说:作品是久远的纪念。今天,您虽然永远地走了,但以《春风集》《邠州志译注》《豳诗辑注》《中华谜语》《彬县方言》《汉字形似初文例释》《基础语文(文言卷)》等为代表的作品已深入到读者的心田,和文学爱好者永远在一起。拜读老师的著作就是对老师久远的纪念。
老师呀,请您放心,如今学生也退职二线,老师的“誓做拓荒一头牛,风霜雨雪无闲休。夕阳晚照催奋蹄,志播生机遍神州”的诗句将鞭策、激励学生学到老、活到老、改造到老。学生想说,学生这一代人将这首诗的涵义诠释在今后数十年间的生活之中、践行于行动之中。
这,更是对老师久远的纪念。
2023年7月2日于咸阳


史志强,男,汉族,1963年11月生,陕西彬县人,中共党员,大学学历。历任彬县永乐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彬县县委办公室主任,彬县县委常委、统战部长,彬县县委常委、副县长,咸阳市广播电视台台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