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欲望(十五)
文/乐天(北京)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家庭的兴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
由此可见,父母是天赐之师。
为什么不能说是天赐“良”师?一字之差,谬以千里!
说实在的,有的父母,还真不配这个“良”字。难道不是嘛!
国亦同理。国是最大的家,家是最小的国嘛!欣然。
爷爷和奶奶这个家,应该说是绝配。俺赘述提示一下,这里所言,不是俺北京的爷爷奶奶。
爷爷奶奶是早期的革命堡垒户。爷爷,牺牲于护送“老革命”们穿越敌封锁区的途中。
爷爷奶奶思想开明,家教极严苛。培养出了姑姑这样出色的“老党员”、“老革命”。
可俺爹,为什么像“纨绔子弟”?
俺到这个家时,爷爷已经仙逝,无从考证。奶奶把责任推给了“辈儿辈儿单传”。是不是俺爹内因的关系?俺没兴趣细究这些事。有些事还是糊涂些的好。
俺敬重俺娘。
奶奶健在的时候,有一次和俺唠嗑。谈起了她儿媳妇的一些事情。她认为她儿媳妇儿疯疯癫癫的,不像个女人。当然,老人家也认为她儿媳妇儿是个人物。
俺娘是县城人。出生于黑龙江绥化。
俺娘幼年丧母。姥姥是在一次与日本关东军的战斗中,弹尽粮绝不幸牺牲。那时,俺娘才三岁。
这也不是俺的亲生姥姥。俺亲姥姥是杨柳青人,也是当地有名的老党员。姥姥姥爷,培养出了俺妈这样出色的隐蔽战线的“特工”。
俺娘的父亲,也是东北抗联的一名老战士。
姥姥牺牲后,姥爷背着俺娘参加战斗,既当爹又当娘。后来还是组织出面,姥爷才娶了俺娘的继母,继母又给她生了两个妹妹。
姥爷经常给俺娘讲做人的道理,讲抗战一定会胜利。与俺娘一起憧憬新中国的诞生。
俺娘说,姥爷经常给她讲自己的战斗经历,讲他的战友“八女投江”的故事。
1938年夏天,日本关东军在松花江下游展开了“三江大讨伐”。东北抗联第4第5两军,为摆脱困境决定向西转移。途中多次遭到日军围追堵截,损伤惨重。
10月,东北抗联第5军第1师的一支百余人的队伍,被乌斯浑河挡住了去路。第5军妇女团的八名女战士也在其中。
生死关头,指导员冷云果断地组织女战士殿后,掩护大部队突围。敌人以为中了埋伏,慌忙组织兵力还击,大部队乘机跳出包围圈。
日军在得知只有几名女兵时,便猖狂地叫嚣:“乖乖投降吧!皇军不会亏待妇女!”
八名女战士战至弹尽粮绝,誓死不屈。冷云坚定地对大家说:“同志们,我们是共产党员,我们是抗联战士,宁死不做俘虏!”
她们毁掉枪支,挽臂跳入冰冷的乌斯浑河。
她们高唱着《国际歌》,壮烈殉国。
俺不由得暗暗赞叹八名女英雄。壮哉,英魂!
耳濡目染,俺娘从小就立志投身革命。看到了吧,这就是天赐之师的作用。
俺娘八岁那年,俺姥爷在一次战斗中牺牲。
俺娘的继母,带着俺娘和她的两个妹妹,回到了老家。
没有了父亲,继母也不太喜欢俺娘。俺有时就想,是不是继母们都一个“德行”?是不是没有血缘关系的原因?总之,俺没想明白。
十二岁那年夏天,俺娘奉县委县大队命令,巧妙穿越日伪封锁区,为被包围在雪村一带的冀中军分区送情报。
她把情报藏在头发中,提着一只篮子佯装成讨饭的孩子,及时把情报成功送达军分区司令员。
军分区的战士们是在执行任务途中,突遭数万日伪军包围。由于对当地情况不太熟悉,他们虽与日伪军进行了几昼夜的浴血奋战,仍被敌人死死缠住。
俺娘是本地人,从小胆子就大。她主动为军分区抗日将士突围带路,为保存我军有生力量作出了贡献。
她因此成为我党交通员。并于14岁那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俺娘也亲口跟俺讲述过,她参加革命过程中的一些经历。
一次,她奉命参加县大队组织的锄奸活动。她说她对汉奸特别愤恨,她认为这些“狗”,就是“耗子扛枪窝里横”,必须毫不客气地除掉他们。
组织上给她配备的是一把“独决”,这种枪每次只能打一发子弹。
她与另一位男同志,负责从房顶封锁屋门。双方交火时,她举起“独决”,冲着房下就是一枪。然后让另一位同志给她装子弹。
俺娘说到这里,俺笑了。
俺跟她说,你不应该参加这次活动。
她问俺为什么?俺说你不具备基本的军事素质,只会搂枪击,不会瞄准,不会装子弹,影响了另一位同志的注意力,并给他增加了负担。
俺娘说:“俺当时才十几岁,组织上就是有目的的培养和锻炼俺。”
锄奸行动完成的很圆满。俺娘也被任命为妇会副主任。
“您是县城人,又是干部,怎么会嫁这么远?怎么会下嫁给一个农民?”俺不解地问。
“这个你不懂!”
俺娘不愿说,肯定有她的苦衷。俺也不在刨根问底。
这个问题,就这样被永久的尘封。
后来,俺偶尔还是会想起这些事。
她为什么不服从组织决定,为什么不“南下”?
她为什么会下嫁给一个农民?
她究竟还有多少秘密?
她到底是什么人?
但,俺还是非常敬重俺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