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市铁路局长诗人张春新在研讨会上。
我为路局诗人张春新老帅哥操办作品研讨会
文:袁德礼摄:闲语

七月,我们怀着炽热的心,滚烫的诗。为路局诗人张春新老帅哥操办作品研讨会。
今年3月底,上海市铁路局局长诗人张春新特委办摄影师刘希平赶到办公室,给我送來他新近出版的《红霞满天》张春新诗词选一本厚厚的新书。

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张春新1962年毕业于上海铁道学院运输糸。他从扳道工从头做起,先后担任南京铁路分局局长,上海铁路局代局长,局党委副书记。他忙中偷闲先后在各大报刊上发表1800首诗文。出版发行过巜张春新诗选》《柳青枫红》等5本诗集。是我第一个在官媒上称赞他是"局长诗人″。

七一建党节,在江南村大酒店四楼大厅那天中午,局长诗人张春新作品研讨会暨新书首发式如期举行。
《文笔精华研究会》长,著名作家朱超群,教授诗人袁世全,公安诗人周裕华,老报人沈鹤,成莫愁,老作家徐慧敏,科普作家丁罗蕾,高中语文老师白莎等都作了专题点评。相关讲话录音我会整理成文发在各大官媒上的。

其中最感人的是:江荷花海文学总社常务社长陈敬标正在盐城老乡采风办事,接到我的邀请,6月30日驱车赶望上海。他和朱超群连做二则公众号,进一步扩大了局长诗人的影响力与知名度。

七律•张春新《红霞满天》夸(藏头诗)
(平起首句押韵•平水韵)
陈敬标
张扬诗意起惊雷,
春雨潇然净废埃。
新韵旧词申海涌,
红燃紫姹暖风抬。
霞消霓散绿皮退,(1)
满斗繁星高铁来。
天若有情彰耄耋,
夸褒局座是奇才。
(1) 绿皮:借代绿皮火车。82岁的张春新原任上海铁路局局长,见证了从绿皮车到高铁的飞跃发展。
2023.7.1

著名书画家刘俊国,费荣长给张局诗人赠送墨宝。
张春新在研讨会上发言
昨日江南邨
徐慧敏
文人雅士聚南邨
杯酒言欢畅叙情
豪客端庄高论爽
倩女诉情意更深
互赠书画存友好
高歌颂曲满堂欣
或诗或画或感慨
触动心灵扬精神
摄影师忙镜头抢
留下印象忆终身
本文作者袁徳礼在现场介绍
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潘幽燕高歌一曲表衷肠。
张春新先生诗歌印象散记
潘幽燕
一、从总体上看。
张春新先生才思敏捷,文采飞扬。他的诗量多质高,多姿多彩,不拘一格。让人如沐春风,回味良久。多年来,他在重要而繁忙的领导岗位上,坚持诗歌创作,耄耋之年笔耕不辍,硕果累累,精品盈盈,不愧为“局长诗人”。

二、从题材上看。
他的诗,既有宏大叙事,金戈铁马千万里,响彻云霄、令人震撼的英雄轨迹,又有微观关切,柴米油盐酱醋茶,家长里短、大街小巷的平民身影;既有山河挚爱、家国情怀的抒发,又有国泰民安、繁荣稳定的呼唤;既有不平凡生活的讴歌,又有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的赞颂。

三、从情感上看。
他的诗,情真意切,用真实的笔触记录生活,用善良的初心祈福苍生,用优美的辞章讴歌时代,用充沛的情感歌颂人民的辛勤劳动与成就,用深情款款的笔触反映作者对于人生岁月长河的深情厚意和无限感怀。用满怀豪情,点燃了人们对平凡又不平凡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四、从诗体上看。
他的诗,多以中国传统的古风体形式。有“二白”(李白、白居易)的遗风:
他的的诗,能够看出新诗和民歌的影响。有郭小川、贺敬之、田间的韵味;
他的诗,有一点类似但又不是俳句的形式呈现。可能是中外文学交融的收获。

五、从手法上看
他的诗,虽然充分吸收了古风、新诗、民歌的营养,但是更加注重诗的音乐美,很少有不讲究押韵的情况。所以,几乎每一首诗都是朗朗上口。
他的诗,独具匠心,用准确生动、简明易懂的话语,展现语言的张力,诗歌的魅力。常常寓大雅于大俗。
他的诗,注重细腻深刻的描写和独到的感触,将铁路局长的身影、视角与脉搏,融入到祖国的山川河流、百姓生活的冷暖炎凉的点滴之中,细致入微,洞幽察微,从而触动人的心灵。
以上五点,是对张春新先生的诗歌零星而粗浅的看法。他的诗多姿多彩,极俱创意,既有文学营养,又有美学价值;既能启发人生思考,又能催人奋进。这些,使我对”局长诗人”的敬意油然而生。
2023.7.1,江南邨。

潘幽燕,抒情女高音歌唱家,东京艺术大学独唱科硕士,中国音乐家协会、上海音乐家协会声乐专业委员会、上海市诗词学会会员,现执教于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长期从事诗歌、歌曲创作和日本经典抒情歌曲的译介、演唱与传播工作。出版专著《声乐美学与歌唱艺术》和个人传记《幽兰燕歌》,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和格律诗作品 200 余首。
张春新作品研讨会感言
九英
昨天相逢江南邨
黄昏路上见彩云
八十有二诗兴盛
晚照夕阳迎新春
感恩春新诗评会
导师品诗理论深
九英如沐雨露恩
到老诗情初心真
2023.7.2

最后,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教授诗人袁世全总结道:
由中国作协会员、资深记者袁德礼组织的张春新先生诗歌研讨会,一是价值大,二是层次高,三是气氛好,四是收获大。
作家陈敬标在表演。










袁德礼简历:
袁德礼:1954年生于上海。资深媒体人、专栏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糸。40年來,先后在报刊杂志发表过上万篇各类作品。先后出版过《百位老总谈人生》《女儿袁靓》《记者写天下》《袁德礼小说散文集》等书稿,累计1600万文字。作者曾在建筑与服装公司、团市委研究室、新闻报社、城市导报洒下过几多汗水。现为德礼传媒(国企)法人。
总编辑:山旮旯
责任编辑:袁德礼
负责校对:十一指、晚风
校对:十一指、晚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