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抹背影
--七一困境学生采集随笔
游雪莲/文
下午从菜市场回来,沿着街道走回家。
三点过的太阳,正大得很,街上的行人屈指可数,我眯着眼望望太阳,感觉眼前的路怎么也到不了头。路边的洒水车来得却不是时候,一阵水雾,扬起一阵尘土,在夏日炎热的空气中,简直闷得喘不过气。 远处穿着荧光背心的那抹背影在太阳下默默地低头工作。刚到一转角处,一位约莫七十岁的老人十分用力地推着一辆破烂的而且明显超载的垃圾收集车,正赶往垃圾集中收储区,或许是超载、或许是天气太热、或许是老人体力不支,上面放置的垃圾顷刻掉落在人行道上。我疾步走向前为其拾起,老人感激地说:“谢谢大姐,天气太热了就不要外出吧。”我与他同行一段路,顺便问他是拿月薪还是计时工资,他说他负责八栋楼住户的清扫工作,共计16个单元,每户每月收取12元的清扫费。炎炎烈日里,原来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生活努力而勇敢地活着。

晚上看志愿者群信息,7月1日建党102周年,到贡井区入户走访环卫工人子女,采集资料争取助学金,要参加的自愿报名。我首当其冲第一个报名参加。因为对环卫工人的崇敬、更因为可与他们面对面交流。
7月1日早上7点出门,刚出小区大门就看到清扫人员已经将收集好的垃圾正在清运。环卫工人“宁愿自己一身脏,换来万人洁”的崇高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上午采集的三户困境家庭的孩子,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尤其是那家有三个孩子的家庭,其中一对龙凤胎。姐姐电子科大研究生在读,龙凤胎在班级第一二名,我们把兄妹俩获得的奖状铺在地上拍照,分别拍了两次才全拍完整,三姐妹果然品学兼优。母亲告诉我们因为他们没有文化,吃了不少苦,希望孩子们多学习点知识。不能为孩子们提供好的学习环境,都很亏欠孩子们。只能教育他们怎样做人,大人不出远门,尽量抽出时间陪伴他们,让他们感受父母的爱,快快乐乐成长。唯一欣慰的是,孩子们都很争气,以优异的成绩汇报我们。母亲有点哽咽,泪水已溢满眼眶。通过给他们兄妹简单交流就能感受到他们受父母影响,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学习,通过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明显体会到好的教养跟家风有关,跟家境无关。好的家风,对一个孩子的成长非常有利。家风,才是一个家最好的不动产。

志愿这份工作有一种其他工作所不具备的妙处,就是可以接触到各种不同行业、不同阶层的人和事,而且因为采集信息这种接触常常是直接的、深入的。所以,现在的工作格局以外的收获特别丰富。能让自己快乐的,往往在工作之外。
2023年7月1日

作者简介:

游雪莲,四川自贡人,自贡市作家协会会员,荣县作家协会理事。作品散见《四川农村日报》《自贡日报》《四川关爱明天》《分忧》《蜀南文学》《盐都艺术》《自贡作家》《自贡三农》《自贡社会扶贫》等报刊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