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端棻赞赵以炯》
忆往昔,贵州虽然有了武状元,贵州依旧在翘首企盼着文状元,终于在一百八十三年后也就是1886年,贵阳又出了个文状元赵以炯,他不仅是贵州,也是云贵两省“以状元及第而夺魁天下”的第一人,终于结束了明、清五百年来云贵两地没有文状元的历史。
赵以炯中状元后,云贵两省皆是兴高采烈。《清代贵州名贤象传》有记载:“一门竟爽,彪炳当世,而炯竟以状元及第,大魁天下,为贵州前此所未有。”时任工部侍郎的贵阳人李端棻更是写下:“游钓纪芳踪,重看莲沼波青,君子高风同仰止;秀灵钟间气,为报杏林春满,状元及第正归来。”的文字,抒发自己扬眉吐气的心情。
沐熙朝未有殊恩,听传胪初唱一声,九十人中,先将姓名宣阙下;
喜吾黔今钟间气,忆神仙流传数语,五百年后,果然文物胜江南。
上面这副楹联,是贵州青岩人赵以炯中了光绪十二年丙戌科状元时,在京城任监察御史的贵筑县人李端棻,由于高兴,为祝贺赵以炯而写下的。
(监察御史相当于现在的中纪委纪检监察室的处长。)
监察御史,古代官名,掌管监察百官、巡视郡县、纠正刑狱、肃整朝仪等事务。隋文帝开皇二年始设,改检校御史为监察御史。唐御史台分为三院,监察御史属察院,品秩不高而权限广。宋元明清因之。明清废御史台设都察院,通常弹劾与建言,设都御史、副都御史、监察御史。
《新唐书·百官志三》:“监察御史十五人,正八品下。掌分察百僚,巡按州县,狱讼、军戎、祭祀、营作、太府出纳皆莅焉;知朝堂左右厢及百司纲目。”监察御史是明朝正七品的言官,隶属于都察院正七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