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好秸秆禁烧 守卫碧水蓝天
眼下正值“黄金铺地”的三夏农忙时节,伴随着丰收的喜悦,新年度的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也拉开了序幕。那么,如何做好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呢?个人认为,做好秸秆禁烧工作需要干群双方的共同努力,采用“疏”、“堵”相结合的方法,才能最终实现秸秆的综合利用,守卫好我们的碧水蓝天。
白杨镇正是这一做法的践行者。自从县秸秆禁烧工作推进大会后,白杨镇迅速进行了安排部署,将责任层层压实到每个村,落实到田间地块。连日来,无论白天还是夜晚,无论工作日还是节假日,秸秆禁烧的流动宣传车和“红袖章”们都活跃在全镇的田间地头、道路两侧。这样,不仅做到家喻户晓,而且大大提高了群众的环保意识。“天天都在宣传,我们都知晓了焚烧秸秆的危害和后果,都自觉地不再焚烧秸秆了。”正在收割小麦的张大娘由衷地感慨道。这也是干群双方共同努力迈出的第一步:群众理解和支持政府。
当然,仅仅群众理解和支持政府还是不够的;干群双方的共同努力更需要政府理解和引导群众。为此,白杨镇在秸秆禁烧“疏”字上下功夫,为秸秆想办法找出路,让秸秆变成农民舍不得焚烧的“香饽饽”。目前,该镇给秸秆找到了两条出路:一条是秸秆粉碎还田,一条是秸秆变废为宝。各村在秸秆禁烧期间,安排专门人员下到田间地头,加强秸秆综合利用的宣传,推广腐熟还田、生产饲料、养殖食用菌等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助力乡村振兴。同时,集中人力、物力帮助农民做好秸秆收集、贮存和运输工作,从源头控制和减少秸秆焚烧现象的发生。
此外,做好秸秆禁烧工作更需要“堵”字发力。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良好的问责机制是做好秸秆禁烧工作的有力保障。为使秸秆禁烧工作落到实处,白杨镇党委、政府还建立巡查机制和奖惩机制,村干部和秸秆禁烧巡逻员深入田间地头,全天候无缝隙巡查;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蓝天卫士”,开展全天候、全方位督查巡查,确保万无一失,坚决做到“不冒一处烟、不点一把火”。同时,严格督察处罚,严查“第一把火”,对禁烧任务完成较好的村部和个人予以奖励;对焚烧秸秆责任人依法进行查处,对村部监管责任人实行相应的责任处罚措施,真正让群众做到“不敢烧”、“不能烧”、“不想烧”。
为守卫一方碧水蓝天,白杨镇一方面做好秸秆禁烧“堵”的工作,一方面着手“疏”的努力。相信在干群的相互理解下,白杨镇的秸秆禁烧任务将会圆满完成!(文/高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