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欲望(六)
文/乐天(北京)
金钱叩问灵魂。
时间回答对错。
大表哥“捡”走原本不属于他的“巨资”后,终生难以实现自己的抱负。他的人生闭合了。他终生不得志,从本质上讲,“政审不合格”只是一个说辞一个托词而已。
妃子忘却初心,侵吞巨款,身陷囹圄。他的人生也闭合了。只是“装疯卖傻”,断指求生,亵渎了“忠诚”。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甭说,细想还真是这么个理儿。
河间县城的集很大,卖什么的都有。人也很多,熙熙攘攘的塞满了整个街筒子。
我在人群中挤来挤去,想尽快解决早饭问题。身无分文,怎么办呢?
不偷,不抢,这是我一贯坚持的“绅士”作风。跟“盗亦有道”一个理儿。
您听说过“饿死不吃嗟来之食”的故事吗?说的是齐国出现了严重的饥荒。黔敖在路边准备好饭食供路过饥民吃。有个人用袖子蒙着脸,跌跌撞撞地走来。黔敖左手端着吃食,右手端着汤说:“喂!来吃吧!”那个饥民则说:“我就是不愿吃嗟来之食,才落到这个地步!”黔敖追上前去向他道歉,他仍然不肯吃,最终被饿死。
我不懂。黔敖的做法有什么问题吗?饥民这是弄的哪一出呢?真是活人被尿憋死。
由此引申,我想到了信仰。
我觉得,信仰得依托生命,人首先得活着。说白了就是信仰得有载体。活着的生命才使信仰有了载体,具备了实现的可能性。如果连载体都没有,谈信仰就是痴人说梦。
端午之际,本来要写一篇祭奠屈原的文学作品。由于对一些事情的思考,久久难以成文。现在分享给大家,祈求给以点播。老叟这厢有礼啦!
毋庸置疑,屈原是伟大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官居三闾大夫。世界和平理事会1953年通过决议,屈原成为当年被纪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屈原有信仰,是不争的事实。而且从楚顷襄王六年起,屈原被流放了十八年。十八年呐,人一生能有几个十八年?流放十八年都没有投江,却于楚顷襄王二十一年自沉于汨罗江。
为什么?
一个有着宏大理想及崇高信仰的人,一个受尽磨难而不屈不挠的人,怎么会选择投江?
所以,有信仰,还得要豁达、乐观,懂得敬畏生命。
死,很容易。一狠心一闭眼一蹬腿,就欧沃啦。但死是不忠不孝不负责任的行为,是逃避。难道不是吗?
我比较崇拜金圣叹。金圣叹也有信仰。但他最大的特点是豁达乐观。
金圣叹幼年坎坷,才情过人,早年即中秀才。岁试时,他与主考官开玩笑。结果可想而知。他不在意,改名张人瑞后第二年又一举得中。
金圣叹博览群书,兴趣广泛,在多方面都有很高的建树。其所作“六才子书”,即《离骚》《庄子》《杜诗》《史记》《西厢》《水浒》的评点;金批《西厢记》等。可谓成就斐然。
顺治十八年,他因“哭庙案”被官府逮捕,同年被斩首。行刑前,他让刽子手先砍自己。并允诺死后口袋中的银票归刽子手所有。
行刑后,金圣叹的口袋中滚出两个纸团,分别写着“好”“疼”二字。由此可窥探金圣叹豁达乐观之一斑。
对屈原投江的思索,绝非“杞人忧天”。而是对历史真相的探究与敬畏,需严谨客观。我能力有限,把它交给时间老人吧。
我,现在大了。张嘴讨要,抹不开情面。真是一分钱愁死“英雄好汉”呐。
我继续在集上溜达着。忽然间感觉身后似乎有一个人总在跟着我。
我突然转身停下。一个头戴草帽,穿着还算整齐的四十岁左右的男子,推着一辆二八水管自行车,笑嘻嘻的径直向我走来。
在离我几米远的地方停下来,目不转睛地盯着我看。
我想,这个人真怪。
我转身向右挤去,这是通往饭店的方向。
我知道,那个男人也拐了过来。
我停住脚,想看看他到底要做什么。这回他没停,用一根带“V”字型的木棍支住水管自行车。从后面的花筐里掏出两个菜瓜,在身上蹭了蹭,微笑着走到我面前。
“你叫‘八一’吧?”我没搭理他。
“你饿(wò)不饿(wò)?”
我心想,真是闲的没话耷拉话。半天没吃东西了,你说饿不饿?
见我充满敌意,他不说话了。两手一伸,把两个菜瓜递到我胸前。
“给我的?”
“嗯呐。吃吧。”
我深情的给他一躬到地:“谢谢叔叔!”
我怯怯地接过菜瓜,蹲在地上大口啃了起来。
啃着啃着,我哭了。不知悲从何来,就是想痛痛快快地哭一场,大哭一场。
他也哭了。
我不明白。我自己哭,都不知道是为了什么。你凑什么热闹呢?真“膈应人”!
见我不吃了,呆呆的瞅着他。就笑笑说:“咱俩去饭店吃饭吧?”
不等我说话,直接把我抱起来放在他的水管车前杠上,推起车就向饭店走去。
阿弥陀佛,真是天无绝人之路。
路上,我心里一个劲地嘀咕:
他是谁?
他为什么要请我这个脏兮兮的流浪孩子吃饭?
他在玩什么哩根儿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