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说粽子
文/风吹那蓝
米粒与苇叶融合成了粽子,人与江流结合成了节日。
那个人纵身投入江水的时候,据说上游的水都呈了蓝色。他其实不想死,但浊世已不能容得下一粒洁身自好的米。那条名叫汨罗的江流,仿佛就是一片碧绿的苇叶,包裹了他的洁白。
他被整条江紧紧地抱在怀里,没有消失,直至裹成一个粽子。
我这样的写法可能太过于诗意了。
如今,我们已经无法还原一个粽子的产生过程,再丰富的想象力,也认不清粽子的身世。但不管怎样,粽子与屈原有关,却是不争的事实。
中国人的记忆里,被赋予历史和文化双重意义的食物,除了粽子外,大概就是月饼了。月饼让我们想到的是嫦娥,是传说中的人物。而粽子,却是活生生的一个人。月饼让人思乡,粽子却使人想到爱国。
想想,那个行吟江畔的苦命诗人,那个在“举世皆浊我独醒”中灵魂备受煎熬的诗人,他的死让所有大江大河有了新的流向。
在这世界上任何地方,只要见到粽子,你必定会想到中国,想到一个人,想到他比太阳还炽热的赤子之心,比月亮还高洁的灵魂。
一粒一粒的米,紧紧拥抱着,团结着,这是一个伟大的食物,也是一个伟大民族的象征之一。
写在端午节

本文作者风吹那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