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漫忆之一
天山行
吴高升
打开日记,首篇《天山行》便映入眼帘:“百旋千转入苍穹,疑是瑶池落凡尘,青龙吐焰红山赤,借来铁扇降降温。”这首小诗,记叙了我十多年前,第一次进新疆时的见闻感受。
2007年5月上旬,省经委组织赴新疆学习考察煤炭加工配送的经验,我很有幸隨团。从武汉飞乌鲁木齐要四个多小时,我无心欣赏变化无穷的天空云海,只觉得新疆好远好远。工作之余,我们一行游览了天山天池,火焰山等景点,虽说相隔多年,已是时过境迁,但那情那境,恍如昨日,仍是历历在目。
那时,公路没有硬化,更没有高速公路之说,客车在沙漠中的沙石路面上行驶,坑坑洼洼的,颠簸难行,车后卷起一团团的漫天黄沙,犹如一条长长的黄龙,成了吐鲁番沙漠公路上的新景观。天池坐落在天山博格正峰(海拔1980多米)的半山腰中,上山九曲十八弯,险象环生,坐在车上有时还惊出了一身冷汗。吐鲁番沙漠水贵如油,在沙漠边缘的天山中,藏有一个半月形的高山湖泊,那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天池边揽胜,更是让人回味无穷。池岸边绿草如茵,野花似锦;池水碧蓝如玉,清澈照人;四周群山环抱,松柏蒼翠;湖中青山倒影,如仙如幻。这藏在丛山峻岭中的一池春水,被誉为“瑶池”、“天山明珠”,真乃是实至名归。

先游览天池,再看火焰山,有水火两重天的感受。火焰山是天山山脉之一,是远古时地壳运动形成的,主峰青龙嘴,海拔830多米,山势连绵起伏,沟壑纵横交错,自然地貌独特。火焰山宛延起伏100公里,呈东西走向,横亘于吐鲁番盆地之中。裸露的赤褐色山体在烈日的照射下,红光缭绕,闪闪发亮,如火龙吐焰,格外壮观。这里遍地是红沙石,且长年缺水,高温炽热,寸草不生,鸟兽绝迹,人类难以生存
是中国最热的地方,夏季平均气温高达47。c,地表温度达80。c以上。这里是“中国极干”之地,年均降水只16毫米,且昼夜温差大,有“早穿棉袄午穿纱,守着火炉吃西瓜”民谚说词。

吴承恩的《西游记》给火焰山增添了神秘的色彩。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的故事更让火焰山家喻户晓,妇幼皆知。在火焰山下有唐三藏的栓马桩、踏脚石,八戒石等景观,这些景观都有着绘炙人口的神话传说。唐代著名诗人岑参曾作《经火山》诗:“火山今始见,突兀蒲昌东。赤焰烧虏云,炎氛蒸塞空。不知阴阳炭,何独燃此中。我来严冬时,山下多炎风。人马尽汗流,孰知造化功。”诗中对火焰山的描述可谓淋漓尽致,入木三分。
不到新疆不知中国大。新彊版图面积占全国的六分之一,与俄罗斯,印度,阿富汗等八个国家接埌,有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55个民族的人民在这遍热土中休养生息。清代左宗棠,为收复新彊,不顾高龄,抬棺出京,为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王震将军挥师新疆“屯垦戍边”,鼓励战士,扎根边疆,建功立业,为新疆的建设和发展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旅行是游览名胜古迹,捜罗名人轶事,饱尝当地美食,探求愉悦身心。只因相隔时间过久,且玩得也很仓促,加之记忆力和笔力所限,有些不尽人意。但对甘甜如蜜的吐鲁番葡萄,对原汁原味的新疆手抓羊肉,仍烙在心中,至今难忘。
作者简介:

吴高升,大专学历,高级经济师,从事农业农村和经济管理工作多年,年轻时喜欢动笔,曾在多家报刋上发表过新闻通讯类作品,现已退休,坚持游泳走路,练太极和书法,偶尔写点小文,打点小牌,喝点小酒,过着平淡安乐的晚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