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一九七一年冬天,
全团集结去拉练。
带病随军担重任,
因为你是卫生员。
夜晚露营在牛圈,
牛粪煮茶又驱寒。
烟雾萦绕浮幻影,
粪释草香春梦酣。
荏苒秋冬已经年,
鬓染秋霜弹指间。
邦达牛粪今犹记,
军营岁月如饴甜。


《雪域军魂》作品集锦
牛粪上的梦
作者‖潘瑞元
组稿‖夏宏霖(格桑花)
一九七一年冬季,全军响应毛主席号召,大搞野营拉练。我团也不例外,积极行动起来,分批进行走、住、吃,摸爬滚打方面的军事基本磨练,这是对部队毅力耐力的一个考验。


团里作了布置安排,营、连作了动员宣传,准备从邦达拉练到左贡方向。
我是连队的卫生员,也是当兵的第一个年头。接到命令之后,立即准备了常用药品,并给战士们宣传示范了一般的自救和急救常识。
拉练出发前,真不凑巧,自己却感冒了。高原上的感冒可不是小事,若不急时进行治疗,最容易引发成肺水肿,是要命的啊。我埋怨自己,怎么在这个节骨眼得病了呢?况且连队也离不开我呀。

自己坚决要求参加这次军事考验,便采取自救措施,抓紧吃药,尽快恢复健康。
部队野营拉练,我的责任就是保障战友们在途中不生病,做好预防宣传工作,使得途中生了病能急时医治,从而圆满完成这次拉练任务。
在拉练的路上,我跑前跑后,巡查有没有战友生病的情况,问这个看那个,并检查伙食,确保饮食卫生安全。


到了晚上,我们宿营休息,则选择了牧民的牛圈。毡子往干牛粪上一铺,因疲惫就睡下了。 随着人体温度的上升,闻到牛粪的清香味,渐渐地进入了梦乡……


我徜徉在广袤无垠的草原上,看着远方那群牛羊在蠕动着,白坨又黑坨,忽左忽右,寻找着那绿绿嫩嫩的小草,悠然自得的吃着。只见羊吃一口,又抬起头,不时地听到咩咩的叫声。它们的卫士藏獒也随时护卫着这群生灵。

我悠悠地散步在草原上,忽然闻到了一股清香,走进一看,牛粪上的山花开得那么艳丽,那么茂盛,随着微风摇曳着矮小的身材,点点头好象在欢迎远方的客人似的……
一觉醒来,眼望着星空,明亮闪烁,深夜寂静无声,一丝丝凉意扑来,我立即把被子往上拉了拉。

吃过早饭后部队继续向前走,连长肖邦富见到我满脸通红,象高烧的状态,建议叫我返回连队驻地休息。我想,自己是一名军人,完成任务是天职,这点小感冒算什么,况且这次是锻炼的最好机会,怎么能打退堂鼓?我是男子汉,要发扬一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充满信心,坚决完成这次拉练任务的考验。
我给连长说,我是卫生员,会给自己看病的,请连长放心。
通过抓紧吃药,身体渐渐好转起来。一天又一天的行走,终于园满完成了拉练任务,在全营的总结会上,我受到了营嘉奖,也得到了连队的表扬。

牛粪在内地对百姓来说,那是最好的肥料。常言道庄稼一技花,全靠粪当家,但是内地老百姓养的牛吃的是麦草饲料多一些,牛粪就有臭味,而雪域高原上的牛,整天吃的是青草,有些还有零零散散生长在草原上的中草药,牛吃了之后,所排出来的粪便就是草香味,所以藏族同胞就把牛粪当做宝。他们把捡到的牛粪粘贴在墙上风干,煮食全用的它,冬天又可以烤火,成了天然的燃料。
回到连队,空闲时组织战士们带着蛇皮袋子走向草原,又一次闻到了清香。裸手把那一块一块牛粪捡起来,装满之后扛在肩上,喜盈盈地赶回连队。

每个班把捡来的牛粪放进火炉里,水壶放在火炉子上,不仅温暖,又使我们有了热开水喝。到了冬天,晚上把牛粪装满火炉,把水壶放上面,当水煮沸而产生的水蒸气散发到室内,空气显得湿润,战士们的口干喉燥便得到了缓解。

牛粪它不仅给我们带来了冬天的温暖。还使我们闻到了清香味,感到了生活的乐趣。有句口头禅,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玷污了鲜花的美丽。而邦达的牛粪,却滋养着鲜花更艳丽、更茂盛。
牛粪不仅给我带来了美梦,而且解决了连队的燃料。
几十年过去了,七一年的那次拉练——牛粪上那香甜的一夜,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作者简介:
潘瑞元,男,四川成都新都区人。1953年1月出生,1970年12月入伍,中共党员。曾在七团二营四连当卫生员。1977年至1978年在清流巢硫厂当采购员;1979年至1982年在公社企业办公室任副主任;1982年至1985年在清流油毡厂任厂长和支部书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