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乐道
我们乐家村口
有一棵老槐树
听老一辈的人说
祖先在清初建村时
就已经栽下了
树上挂着一个大钟
每逢有急事
就会有人敲钟
人们根据钟声的次数
来判断村里有啥事
大槐树树荫下
是村里叙事的地方
每天都有一拨老人
有的坐在马扎上
打扑克下象棋扯闲话
有的躺在三轮车上
等外地人进村好载客
大挂钟许久没响了
响得最多的年代
还是抗战时期
鬼子进村了
人们敲响它跑反
今天大清早
大挂钟又响了
村民们赶紧跑出来
聚到大槐树下
只见村长一边敲钟
一边声嘶力竭大喊
鬼子要进村了
鬼子要来咱们村了
村民们听了大惊
准备回去带家人跑反
只听村长又大喊
鬼子这次进村
不带枪不带炮
村民们侧耳倾听
鬼子带个大钱包
村民们听了喜极骂道
敢情是鬼子投资来了
好你个毬村长
俺们差点给你
吓得都要走线了
老家的房子
文/乐道
在那遥远的小山村
有着我曾经的家
中间是正房
两侧是厢房
院子的中间
有一棵苦楝树
那是父亲的手植
每天早上
左厢房迎来朝霞
每日黄昏
右厢房送走落日
鸡儿叫狗儿跳
炊烟袅袅人儿笑
我在院子打陀螺
打着打着消失了
鹅儿鸭儿使劲叫
叫着叫着都没了
今天起床
已经是城里人的我
忽然思乡了
开着心爱的座驾
带着花枝招展的媳妇
几个钟头驾驶
终于回到了小山村
村里没有人烟
没有鸡鸣狗吠
呈现一片破败景象
穿过空寂的街道
到了老家门口
面对斑驳的墙壁
发觉自家的老屋
既矮小又破旧
童年时的记忆
瞬间完全变了味
媳妇儿不想下车
我失去怀旧的兴趣
为了表示回来过
擦去大门上的尘埃
写下了几个大字
乐道到此一游
老人院
文/乐道
每逢风和日丽
院里的老人们
都到院子里晒太阳
扎堆聊天
他们曾经有过故事
也曾经缔造过生活
现在的他们
活在另一个环境
原来创造的世界
被其他人享受着
偶尔有子孙来探望
都会引起轰动
是孤寂的老人们
经久不息的话题
直到下一次探访
死亡是经常的事
对死者来说
他只是一个数字
大部分老人
都盼着死亡早点降临或许这是一种福气
老人院
是老人们的恶梦
却是后代们的所爱
把前辈往这儿一搁
自己省下许多麻烦
自从外孙女住了校
我就再度孤独
习惯了独居的寂寞
终会有那么一天
失去自理能力的我
是否被送到老人院
了此残生
有没有第二种方法呢
我站在阳台上
俯视空荡荡的马路
计算阳台到路面的距离
陷入了
深深的沉思
盼望
文/乐道
我是多么不愿意
把惆怅化作诗行
在感情的栈道上
留下苦涩的芬芳
可是
总有解不开的忧郁
遮住路上的阳光
你不在的时候
我盼望春风
春风不来时
我默默凝望远方
旧房子新房子
文/乐道
我的童年时光
是在旧房子里度过
那青砖瓦顶的民居
有着太多的记忆
每年的春天
一对燕子夫妻
总会在瓦檐角落
建筑它们的爱巢
新居落成不久
叽叽喳喳的雏燕声
就会从巢里传出来
成群结队的麻雀
也在屋顶上凑热闹
有的跳着踢踏舞
有的唧唧大合唱
让古老的大屋
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
如今我的旧居
变成了一幢高楼
我住在其中的一隅
阳台和窗户
布满了防盗网
燕子飞回来看了看
伤心地说声永别了
再也不见踪影
而麻雀的叽喳声
只有在记忆中搜寻
这一格格的新房子
就像一间间牢笼
在旧房子里是生活
在新房子里是坐牢
这就是
新旧房子的区别
作者简介
冯炯照,笔名乐道。广东省江门市人。书法家,现代诗人 。性喜清静,活在自我中 。酷爱书法,每日临池不辍,书法由中国集邮中心结集出版。写诗纯属偶然,谁知一发不可收拾,每天一首,连续十余年。作品被许多家网络平台转载发表,颇受广大读者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