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儿媳妇
作者:赵玉文

一想到儿媳妇,我的嘴角就禁不住上扬。
儿媳妇进入我家已有十三个年头,娶妻嫁夫,家庭大事,媳妇好赖,不是看开始表现,起初都是靓丽光鲜的,像春天的花,不仅好看,还有香味,数年后,回头再望,或是另一番风景。我的儿媳妇心直口快,说话单刀直入,与我家的慢语轻风大相径庭,让我们难以接受。记得一次过年擦玻璃,儿媳要请保洁员,我说这点事不用花钱,自己就能干。儿媳马上强了一句,不用你干,这么高的楼摔着你了还是拖累我们。这话听起来很别扭,窗高危险不让我干,想法不错,摔着了拖累你们。这是什么话?该拖累就得拖累。
还有一次,炒菜没吃完,儿媳要往垃圾桶倒,我连忙阻止说,这么好吃的菜别扔,留下明天早晨我吃。儿媳瞟我一眼,说明天早晨不给你做了?你吃剩菜!这种菜过夜有毒。儿媳的说法让我很难接受。时间久了,知道她就这脾气,也就习以为常,只是心里不大自然,话也说得少,家里空气总是凝重,而接下来的事对儿媳的认识有了转机。
2022年10月,奥密克戎席卷都市,在千防万防中我还是被中招。记得那天下午,感到身体不适,儿媳拿来抗原让我测试,结果出现阳性。儿媳急了,给楼长打电话报告情况,楼长说隔离在家,不要出门,不要和任何人接触。我独住一处,楼长让家里人用胶带把门封上。儿媳搬来一箱方便面,又买来一大包蔬菜和一只熟鸡,还有牛肉,因避免传染,儿媳把东西放在门口,打电话让我取回。正当我沮丧这病毒咋就传到我身上时,嗞啦嗞啦的胶带声在门外响起,我清楚这是儿媳在落实楼长的安排,将门贴封,不让我出去,也不准外人进入。胶带的嗞啦声像秋天的落叶一片片压在我心上,让我喘不过气来,仿佛感觉自己犯下弥天大罪被囚禁羁押,看守者竟是自己亲人,我呆在门口,紧挨门板,儿媳就在我对面,离我不足半尺,此时的一扇门像一座大山搁在我们中间,一面光明一面黑暗。可恶的奥密可戎,你咋这么狠毒,让我受此“圈牢”之苦,听着门外的动静,心头一热,禁不住一股眼泪涌了出来。
第二天清晨,门上的胶带被撕掉,儿媳打电话,让我到门口取东西,给我送来烙饼、馄饨和一大盆饺子,还有炖好的猪肉,让我放在冰箱里,慢慢吃,另外还有药品,嘱咐我及时服药,不要着急,很快会好。随后儿媳又把门封上。

要说这些让我感激,后来发生的事才深入心底。隔离的第三天晚上,身体难受到了极点,嗓子疼得厉害,水也喝不下去,心想,怕是要命了,要死就快点死,别这样折磨人,折3腾了一夜。早晨楼长打电话,问什么情况?好点了没有?不行了就上报。我一想,上报也好,到了医院,起码有医生看着,比在家里耗着强。就给儿子打电话,儿子说再了解一下看怎样好?不多一会儿,儿媳打来电话,第一句话就是质问:怎么了爸?想去医院?你以为你想去医院就能去?如果上报,你现在只能被拉到方舱医院,知道方舱医院是什么处境?比你重的病人有的是,该转入医院不是你说了算。再加上方舱医院人多,吵吵闹闹,你睡眠又不好,去哪你会更加严重。儿媳接着说,不要嫌我说话直,虽然我是你儿媳妇,但我觉得我就是你女儿,我要尽到一个女儿的责任。爸爸!听话吧!在家好好静养,多喝水,等好了我请你吃大餐。儿媳的话一字字像一粒粒糖果砸在我心上,是那样沉甸甸的甜,我的眼泪又一次潸然落下。
我开始坚定起来,喝水,再喝水,不能大口喝,少点少点进,大葱萝卜加生姜熬汤,按照儿媳说的,一个劲喝。我一定会好起来,我一定要战胜奥密克戎。通过一天的努力,这天晚上睡着了,嗓子疼痛感也轻了。这让我欣喜若狂,我的病能好,不会要命,若不是儿媳妇连珠炮似的轰我,也许我真到了方舱医院,那会是什么情况呢?我会和好多感染者住在一起,互相交流各自的遭遇,晚上睡不着,也吃不好,悔恨自己来到这方舱医院,那天能转好?说不准。
按照儿媳妇安排,我每天发微信“交作业”,喝了多少水,吃了什么饭,身体状况。我竟然变得像个孩子。
一个星期后,我做了一次抗原,阴了,我高兴极了,把消息发布家群。儿媳在微信上发来四个字:祝贺爸爸!
两个星期后,儿媳请我在饭店吃了一顿涮锅,我说这涮锅真好吃。儿媳笑了笑,说是吗?那你多吃点。

有了这次经历,我感觉到儿媳妇一下走近了我,或者说我走近了儿媳妇。之后的交流也多了起来,说话再用不着深思熟虑,工作事情、孙子学业、奇闻异事,一个个能顺口说来,更欣慰的是能听我滔滔不绝讲述我经历过的事情,讲到亮点处,儿媳会开怀大笑,甚至追问一句,然后呢?家里的气氛热烈起来,每顿的饭菜吃得格外香美。有趣的一次,中午没回家吃饭,儿媳微信发问:不回家吃饭,也不申报,只此一次。口气咄咄,我看后回复:公公大人遵命!笑迎春寒。
和睦的家庭就像一株月季花,她时时刻刻都能绽放出美丽的娇容,她不光自己美,还影响着周边环境周边人,岁月静好是可望亦可即。
和睦相处,说容易不容易,说不容易也容易,有了时间、理解和宽容三样东西,一切都会迎刃而解。

【作者简介】赵玉文,男,石家庄市井陉县人,1960年出生,高中毕业。作品小说、散文多见于《天津文学》、《太行文学》、《当代小小说选刊》、《燕赵农村报》等,更多作品在《天津散文网》、《浩缘文学网》发表,一些作品曾或优秀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