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悠悠往事……
彭长义/文
2017年7月22日,在我退休三年后,决定离开尚志到外地生活。尚志是以抗联英雄的名字命名的城市之一。这里有赵尚志、赵一曼纪念馆。形成了传统的抗联文化。有暴风骤雨元茂屯的发展历史纪念馆,成为土改文化的源头。有尚志碑林博物馆,这是闻名全国的碑林文化。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都有很深厚的爱国情怀,从这里走出去了很多的优秀人才,工作和生活在祖国各地。

忆往昔,回想我们所走过的路程,1968年我们迈进了尚志中学,开始是六个班(那时叫几连几排),1970年底,毕业时编成了四个排,毕业时(除家是农村的外)分两批陆续分配了工作。我们这代人生长在毛泽东时代,长在红旗下。小学时以雷锋为榜样,爱憎分明,我们是捍卫“真理”的红小兵。中学时我们走“五七”道路,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那时提出的口号是“工人阶级领导一切”,我们经过文化大革命的年代。看如今,我们已经走过花甲之年,正走在古稀路上。美好的人生,我们要快乐的度过。我们建立了70届老同学微信平台,相聚在一个群体里,去寻回童年时的记忆,少年时的时光,梦回校园。当我们每天睁开眼睛时,知道还活着,就要微笑的面对人生。因为人生的每一个驿站,都会遇见不同的故事。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故事里的旅人,这一程的相遇,在下一个十字路口是否还能遇见,一切都是未知。

依着时光的韵履从容前行,一草一木皆是生命,一春一秋皆是轮回。可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我们每个人都有尘世里的一颗微尘,怀着对生活美好的希冀,用顽强的意志,卑谦的姿态,一路风雨兼程,历练一种淡定豁达,波澜不惊的安慰。特别是近年来,始终奔波生活在尚志与燕郊两地。时间真快,如今花甲已过,人是很留恋过去的岁月的,年龄越大越想少年和年轻时的时光。岁月有情,悠悠往事。想当年北京汽车制造厂工程师,计量室主任,我的棋友陈志东先生当年给我写的信,重读此信,浮想联翩。记得1977年到北京办事时,住王府井大街灯市西口,大博客胡同15号陈志东家里,他告诉我们怎样逛北京的情景,历历在目。

往事不堪回首,岁月悠悠,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吧!正像当年尚志新任文联主席刘延功赠予鼓励我的一句“老翼伏枥志在千里”,岁月悠悠已成过去,最后祝愿尚志家乡人民生活幸福,发扬抗联精神,爱国自强,繁荣昌盛!彭长义有感写于即将再次踏上这块抗联英雄命名的土地之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