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韵皇寺
文/秋韵
雾散一天晴,郊外翠岭横。闲邀三五友,结伴皇寺行。
沿皇羊公路到321省道左转两公里,向南一拐便一头扎进绿水青山的皇寺村。平坦的乡村小路尽头突然耸起一座山峰,名曰棋盘山,村前一条横贯东西的小河——玉泉河,河上并排雄跨两座古石桥,河水碧波荡漾,水草丰茂,微风过处,泛起层层涟漪,从眼前逶迤绵延至远方。
千年古村皇寺,一个水韵而诗意的所在。她三面环山,东连平原。南有棋盘山郁郁葱葱,北有雷公山高大威猛,马鞍山自西南向北蜿蜒起伏,势如蟠龙;村西玉泉水常年喷涌,飞珠溅玉。皇寺村地处山口,依泉而建,溪水环绕,泉水叮咚,物阜年丰。
棋盘山,传说张果老与吕洞宾对弈的地方,仰望满目青翠的山峰,一股遥远的仙气扑面而来。我们顺着北坡陡峭的石砌台阶,一步一步向上攀爬,山顶的古寺庙以及唐代石雕佛像,给我们一睹真容的力量。站在高山之巅,鸟瞰皇寺村 ,宛如一座四四方方的城堡,东西南北各有阁门,十字街两边小巷呈“非”字形排列。两条河流穿村而过,清泉潺潺,村里村外,沟渠纵横。 皇寺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明清时期曾设巡检司、兵戌秋防处、观察行台。抗战初期,则是八路军129师东进冀南平原抗战基地。1939年10月18日,这里发动了震惊冀南的皇寺起义。
顺着玉泉河向东,沿岸信步而行,石板路曲曲折折,石阶梯层层叠叠,石头民居依河而立。欣赏着两岸的古建筑,抚摸着承载家族创业史和历史故事的古石桥,遥想雨季时青青河边,村妇洗衣时的欢声笑语,仿佛置身于江南水乡。
大街右边是千年古刹“玉泉禅寺”,寺前有一泉池,古称玉泉池。清代诗人宋岳《玉泉》诗云:“半亩虚拟万斛泉,碧云高引日华圆;山围石窦灵源起,地接仙房喷玉湲。”玉泉清澈如玉,水中游鱼翩翩。泉池系明朝守备陈大宾所建,已有五百年历史。池面五亩有余,池中水波潋滟,凉亭耸立;池岸料石精砌,垂柳成行。池南岸有一座古色古香的石牌坊,其石柱、石梁、石瓦楼等都是银灰色的石料雕刻而成,龙凤图案形象生动,栩栩如生。牌坊上刻有“玉泉池”三个雄浑有力的草书大字,乃明代万历年邢台知县朱浩所写。 每当夕阳西下,在古刹的屋脊飞檐上,在鸟柏的树冠枝丫上,在玉泉池的凉台牌坊上,以及在四周的山林石崖边,均抹上了一层金黄的色彩,景观十分壮丽,这便是邢台八景之一的“玉泉夕照”。
“何幸玉泉能见梅,欣然乘愿向春开。坛前含笑勤迎客,道是慧公亲手栽。”在三宝殿前我们见到了一棵北方少有的梅树,梅子缀满枝头,酷似青杏。同行的陈占岭老师告诉我们:这是已故法师净慧长老,有感于玉泉寺周边有很多地名都带梅花,于2012年从湖北黄梅不远千里运来的。移栽的次年即育蕾吐芳,不仅在植物迁移史上堪称奇迹,也成为玉泉寺的一大胜景。 在乡村振兴战略中,今天的皇寺村在镇政府的带领下,遵循“旅游+民宿+美食”的发展理念,正在完成由传统农耕向现代旅游的华丽蜕变,这不仅是对历史的缅怀与传承,也是对古文化的一种创新和发展。
走在古老幽深的街巷,我们的心灵有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宁静。皇寺,原生态的地理环境,新鲜的负氧离子,佛教文化的清幽之地,是游客放松自己、休闲度假的最佳去处,更是我们抖落风尘,享受高雅生活情趣的一种时尚追求。 作者简介:张清亮,笔名秋韵,河北邢台市人,大学学历,中学高级教师,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散文学会会员,邢台市作协会员,邢台市信都区作协常务理事。河北名人名企文学院副秘书长,河北广播电视报特约记者、编辑,邢台市文学学会副主席、秘书长。著有散文集《岁月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