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合璧 特立独行
记画家王旭
文/郁三阳
近年来,在天津美术界,有一位特立独行的国画家特别引人瞩目,他就是敢于大胆在中国画中触入西洋画元素,并使二者有机融合的画家王旭。
王旭1957年生于天津,他自幼喜爱绘画,后考入天津美术学院,系统学习绘画技法,五年的寒窗苦读,为他日后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上大学期间,他被白庚延教授采用中西结合的笔法,画出的水所折服。白教授笔下的水千姿百态,或平静恬淡,或白浪涛天,或怒涛汹涌。白教授激情四射,放荡不羁的创作风格和手法令他汗颜。
毕业后,王旭被招聘到天津劝业场从事美术装潢工作。退休后,他遍访绘画名人和祖囯秀丽山川,汲取营养,并创作了大量作品参展并获奖。
齐白石大师震聋发馈的教诲:“学我者活,似我或亡”的教诲使王旭受益匪浅,他觉得自己要想取得新突破,到达新境界,必须挣破"师壳”,另辟蹊径,勇于创新,才能开辟自己的新天地。另一残酷的现实是,我国的中青年人对传统中国画逐渐失去了信心和兴趣,我们只有走中西画结合的道路,才能有更广阔的空间和市场。王旭在继承传统中国画皱擦点染的同时,又加入泼彩泼墨,有时还从画的背面进行二次加工和创作,从而使画面更加立体,也更具感染力和穿透力。他的作品一经问世就受到众人的广泛认可,好评如潮。
王旭擅长画牡丹,他笔下的牡丹色彩对比度强烈,有很强的动态感和冲击力。他在重彩处施以墨色,使牡丹显得更加雍荣华贵。用李白的诗句“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来比喻他的牡丹,再贴切不过了。
王旭对画鱼情有独钟,他笔下的锦鲤,百鱼百态,游姿潇洒,再加上浅黛色石头作底,更显示出作品的动态感和真实感,爱好者和收藏家无不趋之若鹜。
王旭的作品已编入《翰墨集锦》《中国书画名家信息图录》先后被蒙古、缅甸等大使馆收为馆藏。此外,他的山水画也别具匠心,《青山不寂寞》荣获全国二百位书画名家奖,并被授予"当代中国山水画优秀美术家”荣誉称号。
责编:许壮楣 张立巍
微刊制作:五子天地文化传媒工作室王广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