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张庄中学教书记
文/郁三阳
1973年,我在天津师院中文系进修一年,被分配到北郊区大张庄中学任教。
过去大张庄一带的学生都要到朱唐庄中学上学,学生上学路途遥远,有的路上要走一个多小时。于是,区里决定从朱唐庄中学分出来部分教师,成立了大张庄中学。当时学校只有一个大院子,教室只是几排平房,师资力量很薄弱,教学设备也很落后。报道后,我被安排到初中二年级教语文课。当时的学生实行"社来社去”,即来自农村的学生毕业后全部回乡务农,因此学生学习的热情不高,混文凭的思想很普遍。有一次上课讲《水浒传》中《智取生辰纲》一节,念课文没人听,于是我先有声有色地给他们讲故事情节,学生认真听讲,教室里鸦雀无声。等到分析课文,归纳中心思想时,学生们就乱作一团。别看学生们都来自农村,各村学生的学习风气却大不相同。北何庄虽然地处最偏,但是学生学习风气特别好,班里尖子生、班干部大都是北何庄的。而邻村李辛庄的学生很多都不守纪律,上课不好好听讲,让我感到很头疼。一天上课时,右边头排有个小个子学生搔首弄姿,左顾右盼,不好好听课。我问他是不是病了,他说:“我疼。”我问他:“哪儿疼?”他指着下颌右边说:“这儿疼。”我走近一看,没有什么症状呀。他指着我右下颌上的那个痦子笑着说:“就你那儿疼。”这不明明是不尊重老师嘛,我急了,厉声叫他出去,可是他动也不动。情急之下,我抓住他的两只胳膊从座位里一下子把他拎出来,课桌“叭”的一声倒在了地上。他的座位后一个李辛庄村的学生站起来喊:“老师打人了,李辛庄的给我上!”话音刚落,坐在最后排的北何庄村学生、班长何志华跑到讲台前大声喝道:“谁敢打郁老师?北何庄的都给我上来!”北何庄村的学生大都人高马大,马上把那两个李辛庄的学生团团围住,这俩人立马不敢声张造次了。
大张庄中学的教师们,在校领导的带领下,不甘落后,大打翻身仗,学校各项工作很快在全区名列前茅,我及时在报纸和电台上进行了报道,大张庄中学当年变成先进校。由于工作的需要,转年我被调到北郊区广播站从事新闻报道工作,上班一忙,后来我又调到市里,再也没有回过学校。
1977年国家恢复了高考制度,听说北何庄村不少我教过的学生都上了大学,毕业后有了理想的工作。班长何志华天大毕业后,被分配到天津市水力电力设计院工作,由于工作能力突出,后来担任了设计院院长、党委书记。他组织同学会,我还应邀去了两次。看到他们的成长变化,我感到十分欣慰。
近几年,大张庄镇重视新能源建设,这里的环境及环保工作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脏乱差的环境,如今变成空气清新,鸟语花香,街景整洁,刚刚被评为全国首个智慧能源小镇。
近日,我的老朋友、大张庄镇"启航教育文维书画工作室”高文维先生邀请我们前去参观踏青。所到之处,我深为大张庄镇的变化而感动。如今的大张庄中学早已建起了整齐的教学楼,学校秩序井然有序,校园里面书声朗朗。
这里的一切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大张庄镇在前进,这里的明天会更美好!
责编:许壮楣 /张立巍
微刊制作:五子天地文化传媒工作室王广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