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亲的眼泪
张亚
记忆中母亲乐观善良,虽到了70岁的古稀之年,却神采奕奕,容光焕发,留着齐耳短发的她,笑起来脸上还带着浅浅的梨涡,看上去比同龄人要年轻许多,岁月似乎格外眷恋她,并没有在她身上留下过多的痕迹。
我想这肯定与母亲的经历有关,16岁初为人母,生养了两位哥哥和我,26岁到城里顶了外公的职,为了给我和哥哥们更好的教育,带着我和兄妹三人在单位附近租住读书,与乡镇上班的父亲两地分居,独自承担着孩子们教育和成长的义务,为母则刚,正是因为母亲深晓自己身上的重任,所以母亲养成了独立自强的个性,我很少看见母亲流泪,也许夜深人静时,在生活的压力下,她曾偷偷的一个人抹泪,只是没让我们看见,印象最深的一次流泪我一直铭记在心,受益了一辈子。
我上初一的时候,母亲在一家大型工厂上班,三班倒的工作模式,熬完夜班的她还常常要给放学回家的孩子们做饭,那时,妈妈最欠的是睡眠,有时站着洗碗都能打起瞌睡。那时,我们一家租住在一间痩长的筒子楼里,不到20个平方,虽然贫困,但母亲用心操持,把家打理得井井有条,让小小家里充满了欢乐温暖。
有一次期中考试我语文得了110分,全班排名第三,那天我拿着卷子等母亲签字,本想给她一个惊喜,但上中班的她始终没有回家,等着等着,瞌睡连连的我把卷子压在书桌上,亮着台灯,以为母亲下班会看到的我倒头呼呼睡去,第二天醒来,发现台灯熄了,卷子却没有动,而晚回的母亲则睡得正香,因为害怕没有家长签字被老师责罚,自作聪明的我冒充母亲的名字在卷子上面签了字。
结果我的小聪明还是被老师识破,母亲被老师叫到学校,并告之一切,之后,老师又对母亲说:“其实你女儿很努力,这次考试成绩不错,进步很大,你回去不要再责骂她了!”我忐忑的跟母亲回到家,母亲一句话也不曾说,进了家门,母亲突然严厉地说:“你到墙角跪着,好好的想想自己错哪里了!饭没熟不准起来!”我委屈地跪在墙角边,气呼呼的想:“你还不是有错,卷子放桌子上,你都没有看见,光知道惩罚我,自己也不反思一下?”想着想着,烦闷的我趁母亲不注意,站起来,偷偷溜了出去,在马路上转悠起来,也不知道转了多久,天完全黑了,伸手不见五指,那时路灯特别少,路上基本上看不见行人,感到有些害怕的我偷偷地溜回了家,我蹑手蹑脚地推开门,看见坐在饭桌旁的母亲一动不动地背对着我,轻微的响声还是惊动了母亲,她条件反射地站起来,看到了我后,快速向我走过来,我呆若木鸡的站在一旁,不知道她想干什么,没想到母亲一把紧紧抱住我,像抱着一个失而复得的珍贵物品,声音哽咽地说:“你到哪儿去了,急死我了!”我慢慢抬起头,在微弱的灯光下,我发现两行清泪顺着母亲疲惫的面颊哗哗地流了下来,那是我第一次看见母亲流泪,心里很是触动。
后来哥哥告诉我,那天我出去后,母亲带着哥哥们发疯的找我,一边找,一边拼命地呼唤我的名字,在那个没有手机的年代,找一个人如同大海捞针,丈夫又不在身边,没有人商量,母亲显得很是无助,边走边哭,后来母亲决定坐在家里等我,免得跟回家的我错过了,哥哥说,那段时间显得很煎熬,做好的饭菜,母亲一口没吃,只要门口有点动静,母亲就会紧张地出去看看,每次没有看到我,母亲又失望地回来,反反复复,这件事让我很后悔,感觉因为自己的一时用气,不懂事,让本就操劳的母亲担惊受怕。
之后,母亲跟我好好地聊了一下,她说自己也有错,由于自己的疏忽,没有看到我的卷子,但我的做法其实就是撒谎,没人签字,卷子空着就好,就算被老师批评,起码我也是诚实的,没有弄虚作假,我冒充家长签字,自认为聪明,但这种投机取巧做作法只会害了我自己,孩子!以后的路还长,你不能用谎言来掩盖错了的事实,那样只会一错再错,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一步一个脚印,才是可取之道!
母亲说完,还给我拿了一件玫红色的连衣裙,母亲说,因为之前听见我夸同班女同学的红裙子漂亮,母亲留着心,熬了几个晚上,为我缝制了这件红裙子,我抚摸着这件充满母爱的裙子,内心里装满了幸福和感动。
后来我慢慢长大,这件红裙子也旧了,我也没舍得丢,就像母亲给我的教悔一样伴随着我一路成长:路很长,做个诚实的人,认认真真地过好每一天。
作者简介:

张亚,女,湖北黄石人,某局机关单位上班,爱好文学,有多篇诗歌散文在报刊及网络发表。喜欢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