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孙之观察与思考(35)
刘焱红
寓教于乐的关键点是不失时机。
在每一个场域里都有“教”的时机以及内容供家长或老师选择。
上面这个荡秋千视频,还可以不失时机地“教”另外的词语。我们就举另一例来说一下寓教于乐的妙趣。
比如与场景契合的另一个词“飞”。
爸爸还可以这样按照节奏推一下说一句“飞起来!”,再推一下再说同样的语词“飞起来啰!”——这样,她就很容易把这个语词的发音记住,更为重要的是她对这个语词有了一个切实的感受,这样好内化在自己的生命里,那么这个语词在她那里就是活生生的了。如果语词或者知识与生命感觉建立了链接,那么这个语词与知识在她那里就是活的。
假如我们换另一种说法来施“教”:“这就是‘飞’,记住了,这就叫‘飞’!”同样是教一个词,效果大相径庭。前者之“教”润物细无声,不留痕迹;而后者则是“教”大过于“乐”,甚至会被“乐”排斥。
这是教“语言”,教“技能”也大有可用心处;它们都需要在“乐”中取胜,方是行上策之“教”矣!
2023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