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叶诗学 (提纲 一)
一、关于“广义叙述”
1、关于广义“叙述”。瓦尔特·菲歇的定义:(叙述是)具有序列的符号性行为、词语、或事件,对于生活在其中的人,创作的人,以及解释的人,具有序列性和意义。
2、所有文学体裁当中都有叙述,因此当然包括诗歌。于我而言,这应当是自明的,是文学作为文学本身的题中之意。
3、在我看来,诗歌的本质恰恰正在于叙述。关于诗歌当中的抒情,可以把它理解成“自我情感叙述”。
4、进一步,讨论“所有叙述体裁的共同规律”会让我们更精准地认清“叙述”——世界作为叙述与叙述作为生活的人类。这是文学意义所在。
5、广义叙述学可以提供另一幅图像:从更高的层级来说,万物、万事都在叙述。比如一座庙宇、一块墓碑,它们显然在叙述,仅仅叙述的方式是非文字的。一汪湖水、一根树枝的叙述更是如此。这不同于古老的“万物有灵论”。如何转化到诗歌当中来?
6、由此延伸的思考是,它们果真的在独自叙述吗?如何确定或者假定它们在叙述?如果确定或假定成立,又如何去把握它们的叙述?
7、它们可以叙述什么、叙述了什么?
对于5、6、7的思考,似乎已经溢出诗歌作为文学的本体。它引导出我对于(9)的思考,也即,究竟何为非诗?
8、对于当代诗歌写作的有益启示则是,在认可诗歌叙述元素的基础上,如果考虑并关注到叙述不仅可以、并且可能广义地呈现,那么传统意义上对于诗歌叙述的理解显然是狭窄的;这个狭窄体现在技术上(诗歌叙述技艺)和内容上(所指与能指)。
9、上述讨论如果成立,那么会发现,传统意义上的诗歌,包括所谓的“现代诗”,它们的形式和内容很可能都是狭隘的。这将导致我们有理由革命性地打通诗与惯常理解上不接受甚至排斥的非诗,
——最终走向诗文本的广义叙述。
二、关于形式
1、重新定义诗歌的形式。重新理解平仄。
2、向(自然的)呼吸致敬。
3、“一二一”句式有可能的闭合及其开放性。
三、诗歌新技巧
1、停顿。
“停顿令事件具有深度。”(《德勒兹访谈录》,p.219)
停顿即定格。(运动诗学)
古诗中有抑扬顿挫,无严格意义的停顿。
2、引用。
实引与虚引。古诗基本无引语。西方诗歌以及现代诗多实引。
木叶提倡虚引。引用在现代诗歌里,往往意味时空的混搭。
四、其他
1、反对过于“诗意”的诗歌。本质上,那意味着太“熟”。
余论
概言之:
1.人类出自叙述,人类的本质就是叙述;
2.没有叙述就没有历史,没有当下,未来也无从谈起。包括诗歌在内的文学更无从谈起;
3.抒情,究其实质,是述情,因此也是叙述;
4.叙述与抒情同一之后,始为某种可能的“广义叙述”之开始;
5.叙述内容和叙述手段,构成“广义叙述”的基本面。
6、当代诗歌中的叙述当然是语言符号的叙述(传统的诗性叙述始终充斥在大量文本当中,即令如此,仍不能否认它们根本性质上仍然属于符号叙述,只是写作者无意识,或意识不够而已所造成的符号化不充分)。
7.考虑文本叙述中的“行为叙述”,属于传统叙述学概念。
8.行为的叙述,当被成功“转译”成语言符号,就意味它被作者有效符号化,应用于写作当中。成功“转译”后的叙述在文本中应当:(1)有特定组织,和(2)符号组成的文本应当被接收者理解为具有特定时间和意义向度。诗歌中的(行为)叙述同样属于符号叙述,与小说等叙事门类相比较,诗歌当中符号(叙述)的抓取,可能要远大于行为(叙述)。
目的:成就诗的叙述,或叙述出/成诗。
二〇二三年二月
附:木叶诗七首
从萌坑到汪村 给徽商古道
各自陡峭或平缓,无论一座村庄,还是一个人。
半岭上,
树、花和草
及谱名吴叶生、对乡村保护近乎痴迷的本村居民吴大湾,一齐冲我指点,
又摆手,
你往前走,我拍张背影,背影……时间
松散……热衷修缮历史的
当代政府,手法并不够熟练,痕迹
过于明显。
惊蛰第十一日,冬眠后的古道虽早早已翻过身,
仍蜷在
半睡半醒当中。
大墓
门前屋后的乡村墙头画,
年代、大小不一,果然驳杂。无边的
劝喻,彼此重叠。
说带我去看
尸骨塘。
知道夫差吧!勾践卧薪尝胆,夫差儿孙不得不逃难。后来夫差一子终葬此地,尸骨据讲就在这塘里。
这里叫大墓村。热烈的现实主义
梦幻如汪满田,在不远前的
正月,闪烁。
没什么,山里都这样,
靠河搞房子,成就你眼中风景;
朱熹所以存在
的奥义,乃其在宋代的执拗申论:鱼灯不可作为理的显身。大墓最终改称大茂,
有时用水墨,有时
用青绿。
青山不见我
鸟鸣越啭越快,是想逼退
近到眼前的这场春雨?
樟树,在村口
断续摇晃它已八百多年的哑语。这哑语的气息依然枝繁叶茂,嗓音却空枯,
无意再指点
迟来太久的我。
油菜花远远地,冲进绩溪县界。
尚有争胜之心,这让我羞愧
艺术的肇始无须等待人类。
——德勒兹、加塔利:《千高原》,第三二〇页
终于坐到近前,
新鲜鹅肝,红橘子,青天的蓝花翎。
从“无”逐渐变出“有”,——指的是挂在客厅墙壁上的数字电视里层出不穷的画面。
尚有争胜之心……这块手机敲击另一块手机。最终“胜”出的,是哪一块
同样出自“触摸”的显示屏?
……当充塞进胃,落日蓬松在“鑫拓大厦”顶层,
大厦内外,令人窒息的,缓慢、近乎“永动”的
“上班”和“下班”,让戴着口罩、身材臃肿的保安,明了,他也不过是
它被迫而必需的食物。
翻滚
无尽深
里,飞出鸟儿。相继拽出波菜叶、午夜剧场、蹄铁,和正在打嗝的月亮。
(万物互联,一物可毫不复杂地证明为
另一物的食物)
刚开走的搅拌机,忽然转回,
水泥倾倒出
月光下的工地。广场正中央,鸟与风筝一起高调地飞。
路边翻滚的笑,像气球,又像液体
涂在扁平的广告牌上。
苏果超市门口
——和陈先发《为弘一法师纪念馆前的枯树而作》
回想昨晚曾谈及
“悲欣交集”,西红柿从货架上不小心滚落。他往柜台里递进一张数目字显示不够清晰的纸币,
戴口罩的
售货员不得不主动泄露自己
脸上的迷惑。“没什么,”他喃喃自语:
“虽已过时,这张纸币自有它全部的历史——始于何地,经过何人;
现在,并不合适拒绝它
欲把自己变成
因跌落而轻微溃烂的那只西红柿,
虽然它看起来又破、又脏,如同‘悲欣交集’四个字。”
广义叙述学 46 过南过驿巷 给鹏艳
过南过驿巷,出北门,接着往北,
道路分别通向凤阳和洛阳。驿站不知所踪,高铁两边,郢子
不再有任何特别。
黄主席说,这里以前,基本都是平房,
现在,看,高楼,从楚墓深处
迅速拱出。的确“巍峨”。他暗想,南过驿巷是否已经拆除干净?
城楼下,夜景灯光照料的
柳枝,太幼稚,未曾经历过宋代、更不要说
东晋和前秦的春天。
——零星的、更幼稚的蛙声,响在城外“聚红盛”近旁。
木叶安徽宿松县人,1970年11月出生于含山县。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文学硕士。著有诗集《大运》(2021)、《象:十三辙》(2019)、《我闻如是》(2016)、《在铁锚厂》(2012)、《流水中发亮的简单心情》(2012)等五种。另有小说及评论若干。随笔集《<三国演义>诗词赏析》,简、繁体字版分别在大陆(2015)和台湾地区(2016)出版。


《南方诗歌》2021年总目录
《南方诗歌》2022年总目录
《南方诗歌》2023年元月总目录
《南方诗歌》2023年二月总目录
《南方诗歌》2023年三月总目录
《南方诗歌》2023年四月总目录
《南方诗歌》2023年五月目录
孙谦:慕士塔格黄昏(组诗)
蔡建旺:每滴水都是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