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五一口号”“马叙伦与国歌”
李伟华
4月27日上午,去杭州师范大学图书馆参加“纪念‘五一口号’发布75周年暨“马叙伦与国歌”主题艺术展开幕式和笔会。这次话动指导单位是杭州市委统战部,主办单位是民进杭州市委会、杭州师范大学、西泠印社集团。
民进杭州市委会主委、杭州市科技局局长楼秀华,杭州师范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戴丽敏,西泠印社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陆元峰,中共杭州市委统战部党派处三级调研员潘小兵,杭州师范大学统战部、各民主党派代表,西泠印社社员代表、西泠印社美术馆,民进杭师大基层委班子和会员代表、杭州民进开明画院画师等参加开幕仪式。

对于展览标题中的“五一口号”和“马叙伦与国歌”,我略作介绍。
“五一口号”,特指1948年4月30日中国共产党为迎接全国解放、成立民主联合政府而发布的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在多党合作、统一战线历史上具有标志性的意义。民进的重要创始人之一马叙伦先生积极响应,复电并撰文。
关于“马叙伦与国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于1949年9月21日开幕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诞生,而国歌尚未定下来,引起与会各民主党派代表的关注。
在9月25日召开的座谈会上,马叙伦提议用《义勇军进行曲》暂代国歌。马叙伦第一个发言,他说:“我们政府就要成立,而国歌根据目前情况一下子是制做不出来的,是否我们可暂时用义勇军进行曲暂代国歌。”
《义勇军进行曲》是1935年田汉作词、聂耳作曲,为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在抗日战争年代,这首战歌鼓舞了亿万中华儿女用自己的血肉,筑成了万众一心、团结御侮的新的长城。9月27日,会议通过决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未正式制定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从此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019年11月1日,馬叙伦历史资料陈列馆在杭州师范大学开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蔡达峰出席开馆仪式并讲话。马叙伦与杭州师范大学有深厚学脉之缘,1912—1913年,他任教于杭州师范大学前身——浙江省立两级师范学校(1913年更名为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21—1922年担任学校校长,是杭州师范大学早期办学的开拓者之一。这样一位擅长书法、博览群书的老师和校长,对该校大学生提高学识素养、自觉成长成才、建立文化自信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马叙伦先生(1885年4月27日-1970年5月4日),浙江杭县(今余杭)人,是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教育家。中国民主促进会的主要创始人和首位中央主席。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政务委员、文化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高等教育部部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等职。
我对马老的了解,缘于2013年,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阅读民进以及马老的书籍。10年来积极参加统战理论学习和有关民进的书画活动,得到了一些进步。

民进杭州市委会主委、杭州市科技局局长楼秀华
杭州师范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戴丽敏
民进杭师大基层委主任委员朱炜主持开幕式







开幕式后,大家参观了展览并举行笔会。午餐安排在杭师大餐厅,让我重回到大学时代。

作者在自己的参展作品“肝胆相照 荣辱与共”前,与杭师大学生留影
2023.4.27下午
李伟华:号五一居士,民进会员。就读大学中文专业、中国美术学院山水画高研班等。
杭州伟致书画院院长,浙江开明画院院务委员,中国书画院高级院士,中国楹联学会会员,CCTV华夏之声特约艺术家,中国硬笔书法协会教培中心教授,山东省文史书画研究会会员,孔子美术馆培训中心客座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