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赏析导语:
这组诗可浓缩诗人一天的生活和心情写照。从清晨醒来观察一滴美丽的露珠开始,到与诗书为伴,显露一身的书香气韵,再至借物思人,以竹为依托念念思故亲,最后至灯火阑珊时感恩城市之光的温情和馈赠。通过一天中对人与物的观察写照,我们能感受到诗人心地的纯良美好,达到自心优良才见万物佳的情境,可赏可赞可学习!(蒋雯,中国)

晨露(外三首)
作者|静好 (英国)
赏析|蒋雯(中国)
宇宙的精灵
吸纳月下之华荣
阳光里消融
花间看晨容
反衬朝霞的绚烂
灼灼探人魂

蒋雯赏析:
晨露在诗人笔下把露的特性,形象写的惟妙惟肖:"精灵""吸纳"然后"消融"。其小巧可爱处可见一斑。但更令人赞叹的是通过清晨花间晨露的降临看天地间整体之容貌在一小小露珠中的反衬和映照出的各种唯美和变化,就足以让人消魂不舍,此汉俳第二节由观其外形到内质的转化,由实物至想象的延伸,让人从感觉进入意识思维中,足以让读者再去观露,探研并共鸣,小小一晨露带给人间如明镜般美好晶莹,谁能不爱不多多走近玩味并沉浸人间美好的早晨?

2.书香气韵
窗前月下花
春风浩荡书香家
腹有音律雅
涵养气韵佳
缘聚新西兰汉俳
群芳写章华

蒋雯赏析:
书香气韵,一般皆会围绕书籍及读书人的气质来完成。这首诗我们同样看到静好对这个名词的解读,第一节给人一幅温馨柔和典雅的画面。"窗前,月下,花,春风,书香和音律……。"一幅充满书韵的场景栩栩眼前,主人公的书香气质也随主体浮现眼前。但这首汉俳不仅是描写个人于诗书熏陶的气氛,更看到因″缘聚新西兰汉俳。"因众多个人合于一体的整体气韵,才使其汉俳日渐增辉。″群芳写章华。"世界各地汉俳英豪齐聚此群读写交流,也同样增加了个人书香气质,瞬间个人气场弥漫在新西兰汉俳的集体中,其友好和谐因团体而得以提升,这就是书香的薰陶也是集体的薰陶,有集体之爱的人个人气质也会大大增色。

3. 竹音
新月竹影斜
烟水悠悠竹声寒
凭窗忆当年
相思隔重远
静闻风舞青竹喧
湘竹泪斑斓

蒋雯赏析:
一首《竹音》呈现,一幅竹图随之美轮美奂展开。我们看到了″月下竹影,烟水点点,凭窗而立"等几个特定的物象中主人公的伴竹而思的情景依稀袅袅,清新又古典。"竹"贯穿上下文,物与人交相辉映,相辅相成,是意境中的点缀亦是主体。一幅竹图亭亭升起一片思乡之景。诗人凭窗而立,见此竹念彼竹……诗境优雅,思乡之情生发蔓延。诗在于抓住了"烟波″"凭窗"的特点,从而借此媒介寓意望穿秋水之意,突出思乡之情。而此诗在此之上,更用竹音之音带动视角,让感官互助。"竹声寒"″风舞青竹喧″,以竹音传达出诗人的心声,念念之际,更让我们深深地走入了这种情境,感慨万千。

4. 城市之光
城市之光
城市的守护者
若明若暗
温暖着城市
防止城市陷入睡眠
黑暗中闪闪发亮
越夜越光明
使夜行者不害怕、迷路
使迷茫者找到方向
当万物沉睡
城市之光守卫人间梦境
不分高低贵贱
给每人同等呵护
多款设计时尚新颖
点缀美化城市
默默贡献着自己的光和热
把那份挚诚
献给城市灯光设计先驱

蒋雯赏析:
蒋雯赏析: 大略看上去,诗的四节中有三节写了城市之光的优点。第一节中用了昼夜中醒与睡的比较,让人瞬间觉得黑暗中亮光的难得。"使夜行者不迷路害怕。″就能散发出夜间的温暖。作者抓住了亮光的特征,由远及近,由粗至细描述它在夜间的作用,让我们一次次感受,再度身临,倍觉光的可贵。整首诗借喻灯光,处处以光的形式呈现,照亮人间,这是此诗的亮点。正如新颖设计美化城市灯光的设计师,无论外形或实质,把光明的美好年年岁岁无私奉献,诗借城市之光歌颂人的奉献精神,值得看好学习,有了如光的奉献,人间将处处温暖幸福。

作者简介:
静好,原名王静,英籍华人。现任海外凤凰诗译社社长兼总编、世界名人会荣誉社长,作品散布在各网络平台及报刊杂志如《人民日报》《中国诗刊》《国际日报》等。多次获奖,中欧跨文化作家协会会员,联合国《世界生态》杂志顾问。

赏析人简介:
蒋雯,笔名云竹。多年从事文学创作,是美国华人诗会会员,澳华诗艺会会员,抚州作协,剧协会员。澳华国际文学协会任秘书长,[驭风者诗社]任副社长及专栏诗评,《英国文学》诗评师,《凤凰山诗刊》特约评审。有小小说,散文及诗歌等作品在《飞天》《长江文艺》《黄河文学》等数十家刊物及被海外《世界华人微诗选》及《海外华人爱情诗精华》多种书籍翻译录用,现一直有文章在发表。
诗观:心中有诗,生活才会如诗。
本期总编:静好(英国)

注:本期配图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