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邀为“海南东坡坊”(牌坊)撰对联四副(并附创作文案):
李盛华·撰
第一联、【海上春风】
上联:东坡功业;
下联:儋耳诗乡。
横批:海上春风
[创作文案]
上联:功业,功力,佛家术语,指生前作业的良因善果,形成功绩关照现实并影响未来。此处引用,化入东坡居儋诗“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东坡居儋功业可概括为:劝学,劝农,劝和。
下联(横批):儋州古称儋耳郡,汉武帝时就已“海外”归统。东坡居儋期间敷扬文教,于海外传播中原文化,如今地方民间艺术儋州调声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还被评为全国诗词之乡楹联之乡书法之乡,美誉诗乡歌海,皆是深受得益于东坡遗风的影响。正如东坡居儋咏唱“无限春风来海上”句。横批既化用了东坡居儋诗句,又暗寓海外海上海南海花岛如今春风骀荡。
第二联、【仰慕子瞻】
上联:东坡门下风流儒道;
下联:儋耳歌声快意情缘。
横批:仰慕子瞻
[创作文案]
上联:起笔即开宗明义,点明此联专为“海南东坡坊”所作。“东坡门下”是双关,实指高大的东坡牌坊建筑,亦虚指苏门、苏学,即古代门学是专有文化名词。“风流”属引用、化入点化,见坡词“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儒道”,是双关,既指牌坊之下行走的游客通道,也指来往游人皆会吟唱意会作了苏门弟子,且博学多才,饱学儒学道学以及诸子国学。
下联:儋耳,儋州古称。大凡游览儋州、海花岛的客人,就先了解儋州在汉武帝时,就已有儋耳郡之治之统。歌声,泛指儋州地方民间艺术山歌、调声以及诗词,皆深受东坡文化影响,具有悠扬且充满风情魅力。“快意”属引用、化入点化,见东坡居儋诗句“垂天雌霓云端下,快意雄风海上来”,也彰显儋州山歌和调声的快乐和奔放。“缘”,佛家术语。由于儋州山歌调声多表现男女爱情,故“情缘”表示男女相识相恋相爱相欢皆有因缘。
横批:仰慕,泛指所有人路经牌坊门下,都会虔诚拜谒东坡。“子瞻”,是双关,既是东坡号,也指所有游客到此都会仰首观瞻、瞻仰东坡牌坊且肃然起敬。横批尾字“瞻”与下联尾字的“缘”,按联律押住平韵,易上口,宜记忆。
第三联、【月梦东坡】
上联:阅书阅历阅人,阅尽风流人物;
下联:缘释缘儒缘道,缘由道大才高。
横批:月梦东坡
[创作文案]
此联共24个字,高度涵盖了坡公学富五车、命运多舛、起伏跌宕、文史哲并蓄璀璨的生命历程。
上联:运用引用、反复、铺陈手法,即所谓阅书无数阅人无数阅历无数,从而内涵了东坡的才学、经历、阅历以及一生贬迁沉浮的人生彻悟。下半句引用、裁剪、化入、嵌入他的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词汇,点化凸显他豪放、旷达的词风与品性。
下联:下联用典、融入、反复,言他对中国传统儒释道哲思之本教、本学,有着精辟地探究和感悟,其一生重大的学术研究“三书”巨著完成于居儋期间,亦对随缘了缘投缘之因缘说有洞悟与明晰。下半句引用、裁减、化入了“苏门四学士”之一张耒为东坡所撰挽联“才高为累,道大不容”,点示东坡的东方古典式悲情色彩。
横批:四字格,落平声。以东坡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做内涵、里衬和基调,一锤定音,点化昭示了通透高洁、德才伟岸的历史人物形象!
第四联、【词赋雄风】
上联:劝学劝农劝和,儋耳东坡功业;
下联:融儒融释融道,天涯苏学文忠。
横批:词赋雄风
[创作文案]
上联:功业,开宗即引用、化入佛家功力功绩术语,但见东坡居儋诗句“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指明东坡居儋功业主要是“三劝”。
下联:儒释道圆融、融合,即明晰了东坡是中华国学、文学、哲学、宗教学、伦理学、政纲学等诸多方面的集大成者。其圆融儒释道的巨著“三书”就完成于儋州,是文史哲的圣典,故北宋朝廷追赠谥号为“文忠”。苏学,海南、儋州皆有苏学会或东坡研究会。文忠,双关,即指东坡谥号受到后人追崇,亦指海外文教兴盛人才辈出,皆应感恩文忠公。“学”,古入声为仄。此处不可调整,因为本作者就是海南苏学会的,“学”又处在联格的关键处,故仄律必须明确。
横批:东坡史称词圣,文赋盖世。“雄风”,引用、化入了他在儋州留下最后一首诗《儋耳》句“垂天雌霓云端下,快意雄风海上来”,由此可见他为海南为儋州描绘了一幅奇丽的景观,也寓意寄托着宏大愿景!也属双关句,一关乎他的诗词文赋犹如雄风豪放,也关乎他对海南对儋州的遥远希冀。横批尾字“风”与下联尾字“忠”,按联律押在平韵,易上口,宜记忆。
正式镌刻楹联时,联中的标点符号可省略;亦可省去横批。

作者简介 :李盛华,号西塬斋主人,原海南儋州市教育局长,中学特级教师,中国民盟儋州市主委。主要著作有《西塬斋集》(七卷),《我本儋耳人》,《小坡之隐者归来》,《海南出了个白玉蟾》《冼夫人》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