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久弥坚 · 追光之旅
——《山水之恋·归期》艺术分享
4月20日,澳大利亚著名华裔诗人、当代艺术家艾琳受花江论坛邀请,参加《山水之恋·归期》艺术分享活动。此活动由桂林电子科大、桂林师范同期举办。艾琳女士用三十年的艺术追求的心路历程,鼓励学子们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心有所归·梦有可期”用持之以恒的毅力自我省思,将梦想付诸实践。
在“遇见艾琳”艺术成长的分享部分,艾琳女士用声情并茂的表演与青年朋友们一起感知到了那个十四岁开始用无数自相矛盾的排比深刻自省的女孩; 十七岁用铿锵的诗句决绝叛逆的少女; 二十岁含情脉脉满怀期许的青年…… 随着对艺术持之以恒的追求,艾琳从一个少年诗歌爱好者到诗人、诗歌评论人、成为上海青少年诗书画大赛现代诗歌的评委会主席,她从未停止对艺术的追求。四十岁的年纪在全职工作和肩负家庭重任的情况下完成了艺术管理学硕士及首个当代艺术个人展。她用三十年的时间完成了“跬步以至千里”的艺术实现,成为著名的当代华裔艺术家和美育教育引领者。在分享期间, 青年朋友们不断爆发出发自肺腑的掌声。

艺术论坛互动环节,学生们的互动非常热烈。艾琳女士不仅带领着观众们朗诵和赏析诗句,更是将诗句关联到绘画、音乐、戏剧等无数的艺术分支。学生朋友们从李白、杜甫、王维的诗句聊到小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将论坛推向一个个高潮。

论坛尾声,艾琳女士将学生朋友们最为关心的关于梦想实现与现实困境的困惑、艺术对情绪管理和自身修养提高的重要性等问题一一进行了回应。艾琳女士说:“每个人在不同的时期都有自己的困惑, 每天进步一点点, 和自我竞争,与世界和解”。 为庆祝世界图书日并鼓励青年朋友们“心有所归·梦有可期”,艾琳女士将诗集《鸢尾的情绪》赠予参与问答环节的同学。
“生活予我浓墨重彩,我把生活轻描淡写”,鸢尾的旅行校园行美育教育艺术互动在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桂林电子科大、桂林师范、华东师大附中等大中小学陆续开展,以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和形式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 艺术互动延展到各大美术馆和艺术空间,用艺术引领文化,用爱感知世界,从而鼓励青少年朋友们文化自信、多元包融。

荐稿:艾琳( 澳大利亚· 悉尼)
当代艺术家、独立策展人、艺术评论人
用生命奋不顾身体味生活的追光者,把日记和书籍藏进旅行箱,无畏行走的流浪者;把漂泊的孤独、肆意的不羁、刻骨的柔情落于笔尖,融进艺术表达,用一首首动人的诗句和一件件艺术作品将自身的感悟雕刻进时间长廊的无我之旅。
著有《Iris Lovers》《鸢尾的情绪》《艾的绪语》诗文专辑, 《鸢尾的情绪》《鸢尾的旅行》《鸢之花》系列艺术分享会,《陪孩子写一首诗》《给孩子们的诗》《山水之恋》《有没有一首歌》《粉红十月》主题活动策划人。艺术主题与对话关注女性成长与权益、多元文化与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化自信、城市化进程中人于自然的共生关系… …
本期总编:静好(英国)

注:本期配图由艾琳女士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