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从一本书开始
文/秋韵
那天清晨,窗外的鸟鸣婉转入耳,睁开眼朦胧中看到枕边那本毕淑敏老师的手记《我很重要》,封面一只可爱的白色小猫,蹲在如豆的灯光里,心中便涌起一股莫名的情绪,蓦然想起中学时光。
我上中学时正值贫困年代,不仅物质匮乏,而且文化生活单调无比,书店里文学类的书籍极少。毕淑敏在《让我们倾听》一文中说:“读书是一种更广义的倾听。你借助文字,倾听已逝哲人的教诲。你借助翻译,得知远方异族的灵慧。”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得到一本《古今诗词选》,从此,认识了李煜、李清照、戴望舒、徐志摩等名家,当年那份惊喜连同他们婉约的诗词以及阅读时震撼的心情,至今了然于心。
一首诗词,总有那么一处,触动人心,让你陶醉。“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不仅写出了李清照少女时代无忧无虑的生活,而且把作者那种俏皮、贪玩的少女性格,也刻画得活灵活现、惟妙惟肖。我们中学时代,何尝不是这样,常常贪玩至天黑不曾回家,直到母亲站在门口大声喊我们的名字,才恋恋不舍地与伙伴们告别。初次读到此句,便和李清照有了一种情感共鸣。“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地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这首《一剪梅》让我惊叹世间竟有如此美妙的文字,表达离愁别绪,一下子就跌入哀婉忧伤的气息里。
李煜是一个亡国之君,与旷世才女李清照都是婉约词人,相同的经历让他们的词风有不少相同之处。比如都写愁绪,李煜的《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表达的是社稷倾覆的家国之恨。李清照的《武陵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写的却是国破家亡的满腔忧愁。读懂了他们所处的时代和个人生活感受,就会了解他们词风的差异。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读着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带着憧憬与眷恋,与同学和校园挥手作别,走向人生的下一个驿站。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正是这首朦胧忧伤的诗词,让我们这些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青春悸动,柔情满怀。
文字之美,不仅在于它的语言,更在于字里行间所流露的细腻情感。每日清晨,捧一本唐诗宋词,或托尔斯泰、莎士比亚的名作,让思绪在书中辗转飞扬,心中便盛开出一朵花。无论雪花飘飞的冬日,还是细雨绵绵的春天,寂寞的时候,打开书本,一个个晶莹的名字,就会从里面走出来,李白、杜甫、沈从文、雪莱、泰戈尔。敞开心扉,与他们交谈、叙旧,听他们浅吟、低唱,仿佛见到久违的故交,满眼亲切,满腹欣喜。
“一天之计在于晨”,清晨,从一本书开始,你会一整天诗意栖居,欢欣愉悦。 作者简介:张清亮,笔名秋韵,河北邢台市人,大学学历,中学高级教师,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散文学会会员,邢台市作协会员,邢台市信都区作协常务理事。河北名人名企文学院副秘书长,河北广播电视报特约记者、编辑,邢台市文学学会副主席、秘书长。著有散文集《岁月星语》。 朗诵:雨莲【雨莲为你朗诵】微信公众平台声音杂志创办人,河北省朗诵协会创始会员,多项朗诵赛事评委,邢台市朗诵艺术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教育电视台新声线少儿语言艺术培训师,普通话一级乙等,有声网站签约主播,代表作品有:蜻蜓FM有声小说《试婚丫头 冷王难追 》883万点击收听量,企鹅FM 双播小说 《名门》,懒人听书《第一夫人们》,启蒙听听《雨莲姐姐讲故事》等等。不同风格的有声及朗诵作品细腻深情,生动形象,受到众多听友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