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廣義
平輿史志辦 吳岸傑
畫幅全憑麥稈香
胸中筆妙意疏狂
雄風咫尺驚虎氣
巧藝纖毫溢雀裳
細密惟精堪入鏡
偏工有度可稱王
隔屏猶歎拿雲手
弟子三千日景長
注:今年60歲的齊勝廣,魯山縣下湯鎮老街村人,兩歲時不幸患上了脊髓灰質炎,雖然雙腿行動不便,卻身殘志堅,經過不懈努力成為創業典範,並把幫助殘疾人當做最快樂的事,30年從未間斷。1996年,參加由省殘聯主辦的麥稈畫培訓,學成後立即付諸實踐,在經歷了多次失敗後終於獲得成功,之後不久,他自創魯山縣非物質文化遺產齊氏麥稈畫傳承保護基地,免費招收殘疾學員傳授麥稈畫製作技藝。

齊勝廣老師
他在繪畫、書法方面有較好的基礎。現主攻麥杆畫工藝,取花卉、山水、動物、人物、樓閣等題材,利用天然麥稈的自然光澤和質感,精心製作而成精美工藝品。齊勝廣說:說著容易,做起來難。一幅畫從精心挑選材料,到製作成品,要經過熏、蒸、漂、刮、推、燙、剪、刻、編、繪、粘貼、組合等十幾道工序,在保持麥稈自然光澤和紋理的基礎上,將傳統的國畫、版畫、剪紙、烙畫、刺繡、書法、雕刻等藝術有機結合、互為滲透,往往要經過數天的辛勤勞作。一幅偏大的麥草畫,常常需要幾個月才能完成。麥草畫具有光澤透亮、裝飾效果好、藝術感染力強等特點,製作出的人物、花鳥、動物栩栩如生,活靈活現,富有古樸自然,高貴典雅之美。
齊勝廣老師作為非物質文化齊氏麥稈畫代表性傳承人,積極回應政府號召,充分發揮自己的一技之長,帶動更多的人創業就業,助力鄉村振興。

麥草畫
編後語:平輿縣誌辦主任吳岸傑攜夫人與好友一行應邀來魯山采風,吳主任在參觀了非物質文化齊氏麥稈畫展廳參觀時,有感而發,賦詩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