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许多时候,我们贪婪世间美景,总是向往着远方,而恰恰忽略了近在眼前的大好风光。
金泉山就是这样一处长期不被我在意的地方。出邢台市西行20公里从黄店村转入抗大路,不远处就是东川口水库,水库南岸一座大山突兀而起,这就是金泉山。抗大路通车以来,每每进山出山,我都从山脚下经过,也知道这里正在开发为旅游区,但一向认为这样一座司空见惯的山没有什么可看的,于是一次又一次匆匆而过,从来不曾踏上金泉山半步。
前些天,为开发研学课程,受景区邀请我终于专程去了一次金泉山。也正是基于这一次山行的所见所闻,令我对金泉山刮目相看。金泉山上,峰峦叠嶂,断崖壁立,幽谷奇峡引人入胜;金泉山下,两山对峙之处天然形成一道关隘,此关名曰“宁塞关”,扼出入太行之咽喉,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有“邢西第一关”之称。这里的每一处景观,都浓缩了太行山的精华,也承载着神奇的故事和传说。
从东川口水库南岸盘旋上山,大约行驶两三公里的路程,我们来到了一道山梁上。进入景区,迎面看到的是一个水潭,潭内碧水汤汤,清澈见底。据介绍自古至今无论旱涝,潭中泉水喷涌,不涸不溢,因为观其形貌酷似在山梁上嵌入了一块金元宝,人们称其为金泉,金泉山也因此而得名。潭的南侧塑有四尊石像,他们披甲执剑,威武潇洒,大有指点江山的英雄气势。旁边石碑上有文字介绍,领头的那位将军正是东汉光武帝刘秀,侍立旁边的是三位部将刘植、耿纯和邓禹。汉更始帝元年,刘秀领大司马衔在河北收拾乱局,迫于在邯郸称帝的王朗步步追杀,不得已躲避在金泉山。一日,与部属讨论时局,军师邓禹望着金泉山秀美景色感慨道:“此山北有川南有川,两川夹一山,不出皇帝出神仙。大司马刘将军命中一定会君临天下的。”刘秀闻言热血澎湃,遂与三人歃血为盟,立下了图谋天下的宏伟志向。几年之后,刘秀果然登基称帝,创建了“光武中兴”的千古伟业,“金泉会盟”的故事遂被传为千古佳话。
金泉水潭旁边有一座玻璃塔高高矗立,塔身上下五层,高数十米。攀援塔梯登上顶层,景区全貌一览无余,方圆几十里内的景象一股脑儿扑入眼帘。近观眼前,悬崖绝壁下梯田层层,村庄屋舍俨然;眺望远处,峰峦起伏间光影明灭,天与地浑然一体;仰望高空,蓝天如镜,白云悠悠,一轮红日照射出灿烂的光芒;俯视脚下,东川口水库波光粼粼,晶莹湛蓝,如镶嵌在高山峡谷中的翡翠碧玉;抗大路蜿蜒西去,宛若一条彩带悠悠然飘向远方。美景满目,令人不知不觉陶醉其中。
离开玻璃塔,从东侧顺坡而下就进入了金泉谷。这是一处神奇的地质景观。山谷北边入口处呈峡谷地貌,两岸崖壁嶙峋,崖高谷深,窄狭处不过数尺,直挺挺伸展数百米,犹如用宝剑辟出的一道缝隙。相传二郎神赶山至此,挥剑劈开山峦,留下了这道剑痕,故而人们称这道峡叫“剑峡”。东侧的崖壁上,有一条天然的栈道,仿佛在断崖间拦腰系了一根腰带,不仅为游峡观光提供了便利,而且自成一道奇景。山谷中间一段时而狭窄,时而开阔,宽阔处蓄水成潭,一处处水潭宛若一颗颗碧玉,阳光透过山崖的缝隙洒在水面上,闪烁着一缕缕、一片片粼粼的波光。潭水中时而冒出一丛芦苇或者蒲草,时而窜出一棵或者几棵柳树,柳枝已经发芽,嫩嫩的,绿绿的,给这凄清的山谷点缀出一抹生机。行走在谷中,看峰回路转、奇石嶙峋,听溪流淙淙、飞鸟和鸣,沐浴着飒飒的山风,仿佛身心都在经受一次洗礼。山谷中最不缺的是树木,灌木、藤木间杂,溪谷间、崖壁上到处都是,如果是夏日,遮天蔽日的浓浓树荫定然会“匝”出一片美妙的清凉世界。
沿着溪边的石阶一路上行,山谷渐渐变得开阔,漫山遍野的杏树出现在眼前。杏林绵延数里,从山谷直抵山腰,面积达千余亩。由于四面被高山屏蔽,谷内空气湿润,杏树生长十分葱茂,树干粗到需双臂环抱的老树不在少数。这儿环境幽静,自古就是仙人名士隐居之地,人们送它个雅号“杏仙庄”。杏仙庄的杏树很有来头,相传赵襄子在山南太子井居住时曾带人在金泉谷大量种植杏树,至今赵襄子植杏的故事仍然广为流传。如此算来,这里的杏树少说已有两千年的历史,即使中间更迭换代,现在看到的众多大树也有数百年的树龄。此时正值杏花盛开的季节,层层叠叠一片芬芳,整个山谷弥漫着浓浓的花香。迷醉于杏花林中,大有流连忘返的感觉。
从杏仙庄盘旋而上,越过石崖,接近山顶处坡势反而变得舒缓,眼前出现大片的开阔地,我们来到了“空中草原”。尽管现在未到草木生长的季节,但从衰草平铺的情状,完全可以想象到夏日里碧草连天的繁茂景象。四周悬崖峭壁,高高的山顶上却有如此一大片草地,这显然是上苍赐予金泉山的一大奇观。草坪上建有多个供游客食宿的蒙古包,建筑装饰一概是地地道道的蒙古族风格,把异域风情渲染得淋漓尽致。循着“咩——咩——”的叫声望去,不远处“令公垴”下正有一群山羊在游走觅食。此情此境,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那“风吹草地见牛羊”的动人画面。
在金泉山,随处都是美景,到处都是历史的痕迹。距金泉池不远处就是“守敬测井处”,据说少年郭守敬西游太行,在此地运用“盈亏法”仅凭一根绳索就测出了井的深度,其他如春秋古战场、战国栈道、孔夫子讲学台、宋金古堡、牛皋营寨等多处遗迹虽难以考证,但仅凭上千年来口口相传的故事就足以印证金泉山人文历史的厚重。奇特的自然景观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成就了金泉山丰富优雅的品位。
现在,金泉山景区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奇花异木遍植山间,望关亭、揽月亭、茶仙台等亭榭台阁异彩纷呈,享来乐园、露营公园、侏罗纪公园等园中园特色独具,金泉山正成为一个集观光访古、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绝美去处。
【作者简介】青山依旧,本名郝永渠,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人,大学学历,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邢台市作协会员。中学高级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原邢台县浆水中学校长。有多篇作品在《中国教师报》《散文百家》《邢台日报》《牛城晚报》等报刊杂志发表,著有散文集《青山情依旧》